“解放教育”让学生自主成长

2021-07-01 09:14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1年5期
关键词:孝心研学德育

武汉市解放中学遵循《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落实“解放教育”理念,努力解除学生发展所遭遇的各种困难,珍视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进学生自主生长。目前,“规则自定、班级自管、活动自办”三种管理平台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规范行为。“十好课程、孝心课程、共享课程”三类校本课程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培育责任。“八大走进、研学旅行、志愿服务”三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体验成长。

三种平台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规范行为

学校秉持“解放教育”的理念,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管理活动,让学生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以此促进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实现自然生长。

自己的规则自己定,规范个人行为。学校重视学生的规则教育,尤其重视与学生年龄特征、主观诉求和客观发展基础相适应的规则需求。因此,在“解放教育”的理念下,学校充分考虑规则的普适性、包容性和灵活性,积极探索和推行校长接待日活动,定期召开校长圆桌会议,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组织学生制订常规管理制度,编撰《解放中学学生必读手册》,实现规则自定。

在一日常规管理中,学校实施岗位双向聘用制度,因事设岗,以岗聘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会、班委会、学生志愿者认为常规管理的主角,分别参与校园安全、校园卫生、课间操、午休等管理,实现常规自治,以此达到让学生在自我检查、自我评价中实现自我教育,规范个人行为的目的。

自己的班级自己管,规范班级行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积极探索实施班级岗位责任制和班级小组管理制。其中,“36N自主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它着眼于班级民主管理和学生的成长体验,通过自主建构班级民主管理体系,达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管理格局。在班委会层面,实行“三权分立”,建立班务部、学习部、中队部(团支部)3个中枢机构;各机构根据班级管理需要下设6个职能部门,组建班级管理智囊团;而通过“选秀”的方式组建的N个学生小组就是具体的执行部门。各部门的负责人和各小组长均通过民主竞选的方式产生。这一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所长参与班级管理,为自己的班级尽一份力。

自己的活动自己办,规范校园行为。学校积极创设条件,坚持“学生活动学生办”的原则,晨会、运动会入场式、科技艺术节、读书节、活动成果展等活动,都大胆放手,由各班学生自主设计和组织。通过多种创意活动的开展,锻炼学生能力,规范学生校园行为。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主体验、自主感悟,逐渐将规则内化于心。“我的活动我参与,我的活动我当家”的学生自主管理文化与“解放教育”这一办学理念相得益彰,深受学生喜爱。

学校不断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如志愿者工作制度、学校大型活动管理制度、学生奖惩条例等。这些制度基本涵盖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营造出良好的制度文化。

三类课程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培育责任

学校积极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愉悦的,智慧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实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目前,学校共开设有文学艺术、自然科技、运动健康等20余门校本课程,逐步形成了“自主选课走班”的课程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每周全员走班参与学习,从入校到毕业要修满两年。其中,“大思政”观念下的思政德育课程群真正实现了德育的课程育人,使立德树人工作落地生根。

“十好课程”育“自我责任”。自我责任是武汉市江岸区责信德育致力实现的“八大领域”之一,旨在引导学生逐步实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设计自我、完善自我的成长过程。为了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责任,学校将多年实施的“十好教育”活动开发成“十好课程”。“十好课程”的核心内容为“穿好衣、理好发、背好包、走好路、说好话、上好课、写好字、做好操、扫好地、交好友”。学校分年段开设修身课、经典诵读课、演讲与口才课、劳动教育课等科目来具体落实“十好课程”;学校定期开展武术操比赛、校园书写大赛、劳动作业评比、经典诵读大赛等主题活动来推进课程的实施;学校推行全员德育评价制度,例如,让学校清洁工参与评价学生“扫好地”、让学校安保人员参与评价学生“走好路”等。学校每年获评“十好单项代言人”或“十好标兵”的学生累计1000余人,每月定期召开学生议事会例会,每年征集学生“议员”提案达30多件;由学生自主策划的活动更具亲和力。

“孝心课程”育家庭责任。学校从2003年开始启动孝心教育,经过18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实现了孝心教育课程化,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新时代孝心少年。学校孝心课程标准是“孝心十条”:自己的事自己办,不给父母添麻烦;家务劳动帮着干,多为父母减负担;对待父母有礼貌,早晚起居要问安;探亲访友离家前,禀告父母莫牵挂;衣食住行牢牢记,尊长敬老想在前;艰苦朴素少花钱,不与别人比吃穿;思想学习勤汇报,恳求父母多指点;批评教育不顶撞,感谢父母要求严;养育之恩重如山,儿女责任勇承担;为人在世品行高,孝敬父母最当先。学校每年举办孝心讲堂10余次、孝顺子女颁奖典礼1次,征集优秀孝心日记500余篇,编撰《孝本教材》1本。

“共享课程”育社会责任。学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家庭资源、社会资源,积极构建“共享课程”,形成了自主实践教育系列课程。其课程目标指向培育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课程实施形式多样化,如把课堂搬到社区、军营、教育基地、公园、其他学校……总之,社会处处皆课堂,有资源处即课堂,社会到处有师资。学校每年举办共享课堂40余次,2000余人次参与其中,每年有300余人次在艺术小人才、科技、环保、经典诵读等比赛中获奖。

三大实践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体验成长

“八大走进”开阔学生眼界。学校开展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社会实践教育,形成了“八大走进”:走进现代农业、走进军营、走进现代企业、走进社区、走进艺术殿堂、走进现代交通与服务、走进科研院所、走进偏远山区与革命老区。“八大走进”让学生能够走出校园的围墙,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绿色植物认养、体验军营生活、尝试科技小发明、陪伴孤寡老人、争当小小讲解员、体验农耕年华、开展艺术创作、牵手同心圆梦等各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

研学旅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以世界为书本,以实践促研学。作为武汉市首批研学试点校,学校确定了以“解放教育”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为指导的研学理念,立足于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在研学实践中丰富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和個性化发展。每年有20余人次参加武汉市创新素质实践行、自然笔记评选等活动并获奖。学校将研学实践活动与责信德育相互渗透,积极寻找责信德育新载体,在研学中进一步培养敢于担当、值得信赖的责任公民。

志愿服务涵养个人品质。为了增强“解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搭建了学校、家庭、单位、社会“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举办“家长学堂”,把家长请进来,为家长提供优质多元的教育资源,既有专家讲座,也有家长志愿者为家长讲家庭教育故事,不断加强家校互动与沟通,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加强社区德育和社会德育,不断拓宽德育途径。学校“本禹志愿者服务队”,常年坚持利用周末、假期、团队活动或班会活动时间到社区开展定点服务,弘扬志愿精神。志愿服务队每年参加志愿者活动人数累计500人次左右,累计服务时长超500小时。在“本禹志愿服务队”活动中,学生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周小益

猜你喜欢
孝心研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中国德育》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排毒孝心汤
研学之旅
用爱和孝心撑起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