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现状调研及思考

2021-07-01 13:11肖凯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优化策略

肖凯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优化策略

摘 要: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影响。文章简述了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必要性在我国的具体体现,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并提出了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5-00018-02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所有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由政府拨付经费维持日常运营。公共图书馆进行法人治理結构建设是为更好地服务大众,更好地将政府税收分配资源进行优化,确保可以有效进行社会监督,促使公共图书馆真正为社会公众所利用。

1 法人治理结构必要性在我国的具体体现

公共图书馆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有效地将事业单位与现代化企业思维进行融合发展的新举措,在新形势下应用新理念改变以往传统而僵化的运作体制,对管理方式进行优化调整,从而建立充满活力的新型现代化公共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通过法人治理结构调整,一方面可使理事会参与图书馆的日常运行,使理事会在图书馆的事务决策中拥有一定的权利;另一方面通过收集图书馆员及读者的意见与建议,可以得到科学发展的决策建议,使图书馆更好更优地发展。公共图书馆对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有利于法人在公共图书馆的运转中突出其管理者的职责优势。因此,公共图书馆需制定一系列优化发展目标,并将发展目标贯穿于公共图书馆的全流程管理中,通过民主参与图书馆建设流程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并集集体智慧于整体发展之中,从而体现法人治理的优势与必要性。

法人治理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事业单位总体改革进程,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模式的相关理论在不断深入发展。公共图书馆运用法人治理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有效体现法人治理模式的优势,通过图书馆员、读者等多主体参与图书馆治理,最终实现“管办分离”的新型运行目标。

2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19世纪末,清政府维新派倡导建设公共藏书楼,当时的公共藏书楼已经体现出一定的公共服务特性。20世纪初,我国开始出现公共图书馆,如1904年湖南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建成并开放。1909年清政府颁布的《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有效地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建立与发展,江苏、陕西、浙江、河南等省都建设了省内公共服务型图书馆。

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使用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平均每46万人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全国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27册,而公共图书馆在农村的普及率仅为5.9%。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引导下,200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改革取得新突破,十七届二中全会就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系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逐步推进公共图书馆的公益属性地位,提出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在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上进行改革优化。2011年,中共中央明确指出公益服务型单位需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落实落地发展,并出台相关文件制定了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机制与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共图书馆理事会构想,规定要尽可能多地将专家学者及社会知名人士吸纳到图书馆理事会中,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出谋划策,使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图书馆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完善。自2014年开始,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从南方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开始,如南京图书馆、镇江图书馆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已逐渐将法人治理结构融入图书馆的运行体制当中,形成了较为独立成熟的事业单位模式,并通过加强图书馆人才培养、制定图书馆建设制度等措施,使公共图书馆的法人治理结构在理论支撑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实践和深入发展。

3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建设策略

3.1 实行理事会制度

从国家层面看,法人治理结构应运用顶层化逻辑进行思考与构建。公共图书馆通过多年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证明了党和国家推进法人治理结构发展的必要性。我国政府部门应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更好地维护和保障公共图书馆的良性运行与发展。公共图书馆实行理事会制度能够更好地开展内部治理工作,因此应明确理事会存在的意义及其性质,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理事会部门设置和职务分配以及其与图书馆之间的商议方式等进行梳理,使图书馆理事会各项规章制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文件政策精神,推动图书馆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前进。专业人才能够为公共图书馆理事会提供更加专业的决策参考,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建言献策,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因此,公共图书馆应明确制定理事会的人才聘用制度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面向全社会公开、广泛招聘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

3.2 优化管理体制

在法人治理制度中,法人被赋予了管理者的身份和权利,法人的管理权利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随着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调整及发展,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简政放权,赋予了公共图书馆部分权利。公共图书馆法人应明确政府简政放权的目的与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及工作目标,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政府有关部门不应过度干预公共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应协助公共图书馆制订发展规划和方案,为公共图书馆的法人治理模式提供制度保障,维护公共图书馆法人的决策权。理事会作为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层,有权向社会公开招聘法人代表及馆长,公共图书馆的馆长可兼任法人代表,其应正确规划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及时向理事会汇报发展状况及其他相关事项,并接受理事会的监管。另外,公共图书馆管理层内部应实现即时沟通与相互监督,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管理人员应明确自身责任义务,努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落实国家宏观政策及相关制度,以推动公共图书馆在多维治理下的良性发展,充分释放法人治理模式的优势。

3.3 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公共图书馆现已发展成为公益性的法人事业单位,应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内部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投身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建设当中。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应对政府财政拨款进行优化分配,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提升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指数,充分彰显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使更多人才自愿加入图书馆建设队伍,推动全民阅读的开展,提升社会公众的整体素质。

3.4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共图书馆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更好的发展。例如,公共图书馆可实行预约机制,读者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提前预约到馆时间和阅览座位等,不仅能够有效维护馆内秩序,还能实现馆藏资源和相关设施的最大化利用,提高馆藏资源和相关设施的利用率。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可建设智慧图书馆,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馆藏资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霍瑞娟.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现状调研及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4):117-127.

[2] 宣泽文.后发展地区公共文化机构改革之北海探路:北海市图书馆法人治理改革创新探索实践[J].科技传播,2020(20):97-100.

[3] 徐玉兰,伍德嫦,陈嘉敏.广东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调查[J].图书馆论坛,2020(8):138-145.

[4] 孔令超.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四位一体”建设研究:以南京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12):56-58.

[5] 周子强.江西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图书馆研究,2017(3):45-49.

[6] 肖容梅.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现状与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3):22-28.

(编校:徐黎娟)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优化策略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