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创新数字资源建设体系探究

2021-07-01 13:11崔娜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数字资源公共图书馆

崔娜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体系;盘锦市图书馆

摘 要:建设数字资源体系是数字阅读时代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心。文章以盘锦市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体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了全新阅读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创新数字资源体系的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5-0012-03

在数字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需整合数字资源,创新数字资源服务方式,建设优质共享的数字资源平台,全面适应数字阅读环境下的读者需求[1]。盘锦市图书馆充分把握数字阅读时代的发展契机,在全面整合馆藏文献资源的基础上,全方位、多渠道整合数字资源,深度解析馆藏数字资源的知识关联与内在规律,搭建多屏协同的馆藏数字资源载体平台,形成了有机融合、全面创新的数字资源体系。

1 盘锦市图书馆直面数字阅读时代的尝试与实践

1.1 加强资源整合,拓宽数字资源服务半径

建设数字资源体系是公共图书馆保存和利用馆藏文献,推进特色资源数字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公共图书馆对馆藏古籍文献、图书信息和特色阅读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构建完善的数据库体系,可实现数字资源的高质量、创新性应用,推动馆藏资源数字化。盘锦市图书馆借助不断成熟的数字技术,推动馆藏文本资源转化为不同类型、不同格式的数据信息,在购买数字资源的同时,把握开放获取数字资源机遇,不断完善数字资源共享体系,夯实数字资源建设基础。公共图书馆在合作共享理念基础上完善数据库资源评价体系,加快数据集约化、规模化整理,可有效提高数据库建设质量[2]。盘锦市图书馆通过资源共享、自建数据库和阅读资源采购等形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数字资源体系,在采购CNKI、读秀等数据库的同时,对本馆特色文献、地方古籍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了“辽宁省全民学习中心”平台、红色讲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文化讲坛数据库等优质数字资源,并与其他图书馆联合共享阅读资源,全面拓宽了数字资源的服务半径。

1.2 突出资源优势,完善数字資源服务体系

建设数字资源体系是数字化时代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公共数字文化特色资源体系的重要环节。公共图书馆建设数字资源体系要立足已有资源,优化资源利用机制,完善数字资源服务,充分把握数字服务趋势,搭建多类型资源服务共享平台,全面提升数字资源体系的建设质量[3]。盘锦市图书馆通过制定包含数字资源内容及质量、检索系统、采购成本和用户满意度等多项指标的评价体系,依据元数据和关联数据等方法组织资源,按照获得性、应用性质量分析体系及成本与效益分析体系对拟采购的数字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全面优化了数字资源结构。数字资源是全新阅读环境下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公共图书馆将馆藏文献资源“碎化”为可供利用的知识信息,再依据关联重组将文献服务升级为知识服务,能够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盘锦市图书馆与超星集团协同开发了移动图书馆App,以移动网络为基础,以移动智能终端为载体,为读者提供了丰富便捷的数字资源和个性化的阅读服务,读者可在移动图书馆App阅读超过2万种EPUB格式的图书资源、100余万种原貌图书,以及2万余集学术视频和3,000余种实时更新的专题资源。此外,盘锦市图书馆还把握地域优势,积极履行文化传承使命,以彰显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为理念,挖掘地域特色资源,汇聚区域内精华资源,以共建共享为手段,建设了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盘锦乡贤、老盘锦、盘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7个专题数据库和1个盘锦地区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实现了地域文化的数字资源转化[4]。

1.3 对接用户需求,搭建数字资源服务平台

公共图书馆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记录,利用智慧系统对区域内的阅读资源进行整合,构建综合化、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实现读者阅读需求与数字资源应用的精准衔接。为更精准把握读者的阅读需求,盘锦市图书馆从数字时代的复杂环境、读者数字阅读习惯和提升读者服务能力等角度出发,为读者提供智能预测、实时推送和个性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提升馆藏数字资源的应用效能。在全民阅读环境下,盘锦市图书馆坚持全面开放、全员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建设“图书馆+”平台加快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同时借助移动图书馆App等数字阅读平台,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数字阅读服务,精准对接全民阅读需求[5]。

1.4 优化服务场景,营造数字资源服务新生态

在数字阅读环境下,面对读者数字化、智能化和移动化的阅读需求,公共图书馆需细化服务项目,创新服务体系,通过为读者提供精细化的深度阅读服务,营造数字资源服务的新生态。在构建全新服务架构方面,盘锦市图书馆抓牢服务创新方向,通过创新数字资源建设体系,将数字资源与虚拟现实技术、5G技术等相融合,对服务方式和阅读资源进行智慧化改造,为读者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形成了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全新服务架构;在创新服务体系方面,盘锦市图书馆经过长期探索,不断创新服务思维,拓宽服务路径,组织开展种类丰富、特色突出的阅读推广活动,为读者提供智慧立体的数字资源阅读服务,有效扩大了服务范围,实现了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全面升级;在提升读者体验方面,盘锦市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在线阅读、文献下载和多屏阅读等服务,拓宽了数字资源体系覆盖领域,形成了不受时空限制的交互式阅读方式,为读者提供最佳的数字阅读体验[6]。

2 全新阅读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创新数字资源体系的建设策略

2.1 精耕细作建设优质数字资源体系

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纸质资源比重不断下降,数字资源比重不断增加,类型也更加丰富。公共图书馆在建设数字资源体系时,要始终坚持精品、优质的建设理念,精耕细作,剔除冗余资源,主要措施包括:一是优化资源采购体系,合理把控数字资源总量,建设完善的数据库,重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保存地方数字资源。公共图书馆要以共建共享理念为基础,搭建数字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建设符合本馆、本地域文化特色的数字资源体系,推动区域内各级各类图书馆资源共享,全面优化数字资源结构[7]。二是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把控数字资源质量。公共图书馆可建设统一的检索平台,对各大数据库进行整合,采用主题检索、关键词检索等方式剔除馆藏数字资源中重复、无效的数据信息,以构建优质的数字资源体系[8]。三是将建设数字资源体系作为馆藏资源建设的主要方向,构建特色突出、内容海量的数字资源体系。例如,首都图书馆共建有108个商业数据库、7个自建数据库,并依托“北京记忆”大型多媒体数据库整合馆藏图书、期刊、老照片、拓片等文献资源,形成了覆盖电子图书、数据库和工具书等多种资源类型的数字资源体系,夯实了数字阅读基础。

2.2 以技术推动数字资源一键即得

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要重视打造新型、智能的在线学习平台,整合、挖掘各类优秀数字资源,打破传统的馆藏数字资源的传播和阅读方式,发挥馆藏数字资源优势,使阅读真正走进读者的生活[9]。例如,中文在线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数字内容提供方,整合数字资源超过百万种,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云屏数字借阅机、T520评书机、蓝悦移动阅读平台等阅读产品和平台,实现了数字阅读平台与全民阅读实践的全面融合。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要利用智能系统为读者提供个人学习空间、公众交流空间。读者在个人学习空间可依据自身阅读需求筛选、整合相关资料,形成阅读档案,记录阅读感受;在公众交流空间交流、分享阅读心得,优化阅读体验。此外,公共图书馆还要积极引领读者阅读,通过线上线下一体融合的阅读服务模式,完善馆藏数字资源的阅读推广机制,提升读者对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认可度和了解度。例如,烟台图书馆利用抖音App举办培训直播、VR“君子六艺”体验和3D互动立体书阅读等活動,为读者创建虚拟阅读空间,实现了读者阅读体验的全面立体升级。

2.3 打造高质量的数字阅读资源内容

公共图书馆提供数字资源要以读者的阅读习惯为依据,优化服务理念,完善数字资源推广机制,构建实用高效的数字资源服务体系,实现馆藏数字资源的最大应用效能。例如,国家图书馆以一站式数字资源平台为基础,对各类资源元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形成了超过2亿条元数据的元数据仓储,读者在一站式数字资源平台搜索关键词就能获取其所需的数字资源,充分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此外,公共图书馆还要加强读者服务引导,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在收集、分析读者阅读时间、阅读内容和阅读频率的基础上,及时为读者推送相关的阅读资源,提高读者阅读与数字资源体系的匹配度[10];精准把握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通过科学统筹规划馆藏数字资源体系,既要形成覆盖全年龄段读者群体的数字资源库,又要重视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数据库。

2.4 优化数字资源阅读展示体系

公共图书馆创新数字资源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服务,因此需搭建数字阅读平台,形成全终端展示体系,规范馆藏数字资源采购、传输和共享,拓宽数字资源整合、挖掘和分析的深度与应用空间。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要建好移动智能端,通过数字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等为读者提供电子图书、有声读物和视频等数字资源,在为读者提供丰富数字资源服务的同时,引导和培养读者的数字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要优化阅读空间布局,建设数字体验区、综合视听室等,为读者提供便捷发现和获取数字阅读资源的新途径,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例如,绍兴市图书馆利用电视平台创新“电视图书馆”服务,使绍兴读者借助电视终端就能获取数字资源,实现“书海畅游”。

3 结语

公共图书馆要把握数字图书馆工程和共享文化信息资源工程等发展机遇,结合读者服务规模、阅读要求,立足基础服务、特色服务,收集地方特色资源,整合、增加馆藏数字资源,建设内容丰富、特色突出的数据库,通过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精准化的知识服务,实现图书馆优质数字资源的及时阅读和全面应用,真正助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建设。

参考文献:

[1] 吴高.地方公共数字文化特色资源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6(1):39-46.

[2] 肖希明.用户参与图书馆资源建设研究的开拓与引领:评《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6(5):95-96.

[3] 张宁,李雪.用户体验服务模式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实践:以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体验区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17(2):33-41.

[4] 王美琴,周建屏.新时期图书馆联盟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转型思考:以苏州高校图书馆联盟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6):25-28.

[5] 只莹莹,甘蒂,赵金柱.基于唯一标识符的数字资源与纸质文献整合研究与实践:以国家图书馆馆藏自建数字资源与纸质文献整合展示项目为例[J].图书情报导刊,2018(5):20-26.

[6] 温暖.基于用户反馈行为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保障研究:以东北大学Elsevier SD数据库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8(1):48-53.

[7] 王英,杨新涯.面向扁平化服务的数字资源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以重庆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9(15):121-126.

[8] 戚敏仪.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6):10-15.

[9] 史叶明.融合型存储策略在公共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中的应用:以南京图书馆为例[J].公共图书馆,2020(1):43-46.

[10] 张明乾.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0(5):57-60.

(编校:徐黎娟)

猜你喜欢
数字资源公共图书馆
美术教科书使用应把握的几个视角
图书馆员新角色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高校数字资源云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