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视角下高校经典阅读推广模式创新

2021-07-01 13:11杜安平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经典阅读创新模式阅读推广

关键词:人文关怀;经典阅读;阅读推广;创新模式

摘 要:文章对人文关怀的理论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经典阅读推广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必要性,探讨了人文关怀视角下阅读推广活动的设计原则,构建了人文关怀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创新模式,即精准式阅读推广、立体式阅读推广、挑战式阅读推广、共享式阅读推广等,以期推动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持续开展。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5-0055-04

经典阅读推广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大学生经典阅读意愿不强的现象令人忧心。面对图书馆策划开展的经典阅读活动,不少学生反应冷漠,主动参与者较少。经典阅读为何难以走入读者内心,值得图书馆界深思。究其原因,阅读推广人过度关注经典文本的知识价值及活动的开展形式,忽略了读者的真实需求、阅读感受,导致阅读效果不佳。近年来,国内外涌现出一些优秀的阅读推广案例,这些案例聚焦读者的阅读心理及诉求,对读者实施人文关怀,优化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活动成效显著,值得图书馆广泛借鉴。笔者认为,图书馆对读者实施人文关怀能为经典阅读推广模式的创新提供独特的视角和路径,值得推而广之。

1 人文关怀理论概述

现代公共图书馆产生以来,读者服务一直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1931年,印度学者阮冈纳赞提出了著名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即“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1]。“图书馆学五定律”简要地概括了图书馆工作的基本规律,清晰地表达了图书馆人所应秉持的永恒服务理念:图书馆因读者而存在,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满足读者的需求。在“图书馆学五定律”的指导下,图书馆界努力践行“为书找人、为人找书”等服务理念,对读者实施人文关怀。

20世纪90年代,英国兴起并广泛开展的读者发展(Reader Development)运动首次提出在阅读推广活动中以读者为中心、满足读者需求的阅读关怀理念。英国开卷公司主管里尔认为,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不应过多关注工作模式是否完善,借阅量是否增加,而应树立读者发展理念,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帮助读者增强阅读自信,引导他们主动分享阅读经验,提高他们的阅读选择能力[2]。在读者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快阅读”“夏季阅读挑战”等一批项目得到图书馆、书店、出版商、政府部门、BBC等英国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成为影响深远的活动品牌。

近年来,我国学者已经认识到阅读关怀的重要性。有学者认为,当下阅读推广活动成效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阅读理念落后,因此,图书馆需要转变阅读理念,对读者实施阅读关怀,关注他们的阅读动机,尊重他们的阅读选择,对他们施以引导与关爱,提升他们的阅读幸福感。王知津认为,基于人文精神的图书馆阅读关怀是由前阅读关怀、阅读关怀、后阅读关怀构成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应以自由、平等、公平等为价值理念,努力实现图书馆的职业价值[3]。

2 经典阅读推广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大学生阅读经典的意愿不强,现状令人担忧。笔者的阅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关于“阅读经典在您个人阅读中所占的比重”,选择“基本没有”“很小一部分”的学生占79.6%,选择“较大比重”“很大比重”的学生仅占20.4%。虽然多数大学生认为阅读经典很有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却没有阅读经典或很少阅读经典。关于“当代大学生阅读经典不足的原因”,选择“学习压力大,社团实践活动多”的学生占59.1%,选择“经典晦涩难懂,读不下去”的学生占45.5%,选择“氛围不浓,缺少读书活动”的学生占77.3%,选择“缺少指導,不知从何入手”的学生占43.2%。每个选项占比不同,说明大学生阅读经典意愿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些因素制约了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应引起高校管理层及阅读推广人的重视。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阅读时间有限。当代大学生除要完成繁重的课程学习任务外,还要参加学校及院系指定的社团实践活动,不少学生苦于“被观众”,没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开展阅读。二是阅读体验不佳,造成动力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阅读方式日益多元化,阅读行为日益个性化,读者普遍追求愉悦、舒适的阅读体验。高校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如果只关注知识价值,而忽视读者的心理感受,就很难得到读者的认可。三是阅读能力存在一定差异。由于学识水平、人文素养、阅读习惯与方法等不同,读者个体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经典文本往往意蕴深远、晦涩难懂,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强调读原典,又缺少必要的指导,就无法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

阅读推广活动的作用体现在帮助读者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阅读推广活动不仅要体现组织者的思想和意志,还要关注读者的阅读需求、兴趣爱好、个性差异、阅读障碍等对阅读行为的影响,聚焦读者的行为规律,对读者实施人文关怀,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

3 人文关怀视角下阅读推广活动的设计原则

3.1 需求原则

读者的阅读行为与需求密切相关,读者只有在有需求的情况下,才会产生阅读动机,进而开始阅读。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要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积极获取目标读者的阅读喜好、文献需求和心理特征。阅读推广人如果仅凭主观认知甚至站在道德高地勉强读者参与,追求形式的高大上,就不可能得到读者的认可。

3.2 激励原则

阅读推广人应重视读者的阅读障碍,帮助读者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贴心的服务方式、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读者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校图书馆可利用大学生争强好胜、善于探索等特点,策划形式新颖、趣味性强、参与性强的阅读项目,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增强他们的阅读信心。

3.3 个性原则

大学生因在学科专业、文化背景、学识水平、兴趣爱好及阅读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阅读需求呈现出个性化特征。心仪的图书、良好的阅读体验能带给读者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开展针对性强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

3.4 价值原则

图书馆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拓展读者的视野,引导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注重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充分展现活动的价值。

4 人文关怀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创新模式

4.1 精准式阅读推广

4.1.1 概念与内涵。精准式阅读推广是指阅读推广主体针对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根据目标读者群的特征、阅读习惯和所处环境,将可能激发读者阅读热情的读物筛选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推广并获得实质效果的阅读推广模式。从定义看,该模式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细分读者群。阅读推广活动应具有针对性,定位于特定的目标读者群(包括独立的个体和特定群体)。阅读推广主体可通过数据分析及调查研究,掌握目标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行为和喜好,为开展个性化服务提供依据。二是创设主题,精选阅读资源。阅读推广主体要结合目标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和馆藏文献的具体情况,精选优质、合适的推荐资源,并对阅读资源进行加工、整理、编辑,为读者阅读和研究提供便利。三是人性化服务。阅读推广主体要充分理解读者获取文献时的广、快、精、准等心理需求,主动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4.1.2 实践与探索。2018年,中国石油大学图书馆针对大学生读者群开展了“书香食家”有奖阅读活动,通过有奖阅读和有奖点评的方式,将学校食堂的美食与馆藏精美图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达到了预期的阅读效果[4]。内蒙古科技大学图书馆为蒙古族预科生提供了精准的阅读推广服务,根据其阅读习惯及生长环境,筛选出能够激发其漢语阅读热情的文献,并按类型、分层次采用其易于接受的蒙汉双语进行阅读推广推介[5]。精准式阅读推广模式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定位目标读者群时,高校图书馆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分析读者服务大数据,对不同类型、层次、专业的目标群体进行用户画像,掌握读者的个性化需求[6];在确定目标对象时,高校图书馆可与院系、任课教师开展合作,针对特定专业学生推荐专业经典;在精选主题资源阶段,高校图书馆要善于根据时政热点创设主题,如在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揭晓时推荐历年获奖作品;在文献推送环节,高校图书馆可开展贴心服务,如在讲座现场展览嘉宾推荐的图书,简化借阅流程,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4.2 立体式阅读推广

4.2.1 概念与内涵。立体式阅读推广是指阅读推广主体利用馆藏资源和掌握的人才资源,对某一主题图书进行立体式的宣传推广,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帮助读者克服阅读障碍、理解经典文本意义而实施的系列推广举措[7]。立体式阅读推广能够让经典阅读变得大众化,帮助不同层次、能力、习惯的读者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接触经典,让晦涩的文字变得易于理解,引导读者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4.2.2 实践与探索。2008年,同济大学图书馆开展的“粉墨中国”“再现敦煌”等传统文化宣传活动采取了立体式阅读推广模式,通过实物、图展、讲座、演出等方式组织学生阅读经典,活动效果明显,凸显了品牌效应[8]。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近年来开展的“阅古读今——中华传统文化品鉴之旅”“奉天烽火盛京记忆”等立体式阅读推广活动,引人注目,取得了良好的效益[9]。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立体式阅读推广的过程中应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思想,以帮助读者理解经典文本的意义为目标,利用多元化、全方位、多层面的技术、手段与方式,引导读者品读经典。在宣传推广环节,高校图书馆可运用纸媒、网络、数据库、社交媒体等媒介;在阅读方式上,高校图书馆可选择读原典、看展览、听讲座、观影视、讲故事等方式;在选择主题环节,高校图书馆可根据馆藏资源特点,向读者推荐原典、批注本、缩略本、改编本、绘画本等资源,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4.3 挑战式阅读推广

4.3.1 概念与内涵。挑战式阅读推广是指阅读推广主体针对读者不甘平凡、追求独特体验的心理特点,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加入游戏、时尚、竞争等元素,以吸引读者关注和参与,帮助读者克服阅读障碍、树立阅读信心的阅读推广方式。该方式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新颖性。与传统的阅读推广方式不同,该方式以独特的创意设计,丰富了阅读推广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吸引了更多读者参与活动。二是参与性。阅读推广活动的时尚元素让阅读可以是一场冒险、一场游戏、一项挑战,读者可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享受阅读的乐趣。三是激励性。阅读推广主体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通常会设立一定的目标,读者可通过挑战自身的定力、自制力及连续阅读能力等方式,完成目标任务,展现自身的价值。

4.3.2 实践与探索。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展的“密室逃生”活动将信息检索、图书馆知识嵌入游戏活动中,激发了读者的阅读热情。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展的“书脸”(Book Face)活动通过人书嫁接的摄影方式,营造妙趣横生的视觉效果,既能吸引读者关注图书内容,也能吸引他们关注图书的封面设计。该活动希望读者将自己独特的创意和视角与图书激情碰撞,并用镜头完美地表现出来[10]。激发和保持读者的阅读热情是挑战式阅读推广活动成功的关键。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过程中要搭建读者展示平台,激发读者参与活动的热情;在活动结束时,高校图书馆要给予读者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如评选“阅读之星”“故事大王”“领读达人”等。

4.4 共享式阅读推广

4.4.1 概念与内涵。共享阅读是个人或集体将阅读感受、困惑和心得分享给他人的一种行为,读者可通过答疑解惑、思维碰撞、交换心得等方式,拓展知识视野,深化阅读认识,增强阅读自信,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11]。共享式阅读推广是指阅读推广主体通过搭建读书交流平台的方式引导读者分享阅读心得,宣传推荐好书的阅读推广模式。共享式阅读推广主要包括书友会、阅读沙龙、亲子阅读、图书漂流、经典诵读等方式。

4.4.2 实践与探索。书友会及阅读沙龙是高校图书馆共享式阅读推广的常见形式,即通过组织志趣相同的朋友一起交流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吸引更多人加入阅读活动。不少书友会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在运作中陷入困境。因此,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读书社团提供必要支持,如安排指导教师,提供场地设施、经费支持,邀请有学识及读书情怀的讲座嘉宾等。图书漂流活动受到大学生的欢迎,读者将闲置的好书贴上标签后投放在特定场所,无偿供书友共享阅读,传递漂流。在图书漂流中,书友之间相互留言鼓励,交流思想,为读者找回阅读动力。随着移动互联网及社交网络的发展,图书漂流活动的形式更加便捷多样。与设立图书漂流角线下传递图书相比,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群漂流图书的形式,能有效聚敛人气,扩大读者参与范围,提高漂流运转效率。在全民阅读背景下,共读、诵读等共享式阅读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抓手。湖南省高校图工委开展的以“阅读经典,立德修身”为主题的“一校一书——经典、精读、经世”阅读推广活动,在各高校掀起了阅读经典的浪潮[12]。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国学经典、坚定文化自信,2018年韶关学院图书馆举办了“广东省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人文知识竞赛”,以共读一书的方式引导学生知典、学典、用典,获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

5 结语

在影响阅读推广的诸多因素中,读者始终是最基础、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阅读推广活动的价值在于促进读者发展与成长,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工作的重点需要从知识本位向读者本位转变。高校图书馆在策划设计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过程中秉持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关注读者的合理诉求,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是提高活動成效的现实路径。

参考文献:

[1] 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2-4.

[2] 杜安平.读者发展视角下的高校阅读文化建设:以韶关学院为例[J].河北科技图苑,2014(2):33-36.

[3] 王知津,宋正凯.基于人文精神的图书馆阅读关怀[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6):12-14.

[4] 张崭颖,王政凯.基于读者特征的精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以“书香食家”有奖阅读活动为例[J].出版广角,2018(12):61-63.

[5] 杜志新,崔鸿雁.精准阅读推广的实践与启示:以内蒙古科技大学图书馆蒙古族预科生阅读推广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4):87-91.

[6] 肖海清,朱会华.基于参与式用户画像的高校图书馆精准阅读推广模式构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6):122-128.

[7] 郭骧,章回波.立体阅读:图书馆服务的新形式[J].图书馆杂志,2010(4):38-39.

[8] 李园园.同济大学图书馆“感受意大利文化”立体阅读系列活动暨第十一届读者服务月拉开序幕[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5(2):62.

[9] 赵锦辉,刘偲偲.“立体阅读”:多元融合的阅读推广新模式探析——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6-20.

[10][12] 王波.图书馆时尚阅读推广[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5:16-30,117-127,66-84.

[11] 陈广金.浅谈共享阅读及其社会意义[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7):19-21.

(编校:孙新梅)

猜你喜欢
经典阅读创新模式阅读推广
经典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想象力都去哪了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