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系统研究

2021-07-01 20:09胡艳玲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系统设计图书馆人工智能

胡艳玲

关键词:人工智能;图书馆;图书采编;系统设计

摘 要:文章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互联、智能、高效等特点,对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系统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智能图书采编系统框架,明确了框架结构、各模块功能及智能图书采编流程,研究了智能图书采编系统的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5-0103-03

人工智能技术是世界十大重要技术之一,对于智能化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智慧医疗、互联通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在图书馆领域,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研究成果较多,笔者认真梳理分析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个性化设计、数据融合等方面,关于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因此,笔者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和图书馆图书采编工作的特点,研究设计了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系统,以期提升图书馆的智能化水平,为图书馆的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

1 图书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必要性

1.1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重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体系

人工智能技术是一种集信息采集、梳理、分析等于一体的技术。图书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服务能够极大地提高服务水平,快速完成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方便读者查询和使用[2]。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数据抓取、特征分析等方法,派生出更多有价值的、更易被读者认可的数据资源。

1.2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高馆员的信息素养

在传统图书馆的运营和管理中,馆员的工作以体力劳动为主,如将归还的图书摆放整齐、帮助读者及时找到图书分类目录等。图书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日常工作,能够在为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提高馆员的信息素养和工作能力。馆员应不断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的新知识、智能终端设备的使用方法等,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服务效率。

1.3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目前,图书馆的在线服务主要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信息化平台等开展,采用互联网与大数据、物联网、移动终端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侧重于信息数据的整合分析。图书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服务,能够极大地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突破传统图书馆服务的范围限制,为现代化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奠定基础。

2 图书馆图书采编工作概述

2.1 图书馆图书采编的含义

图书馆的图书采编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工作内容:一是需求搜集工作。需求搜集工作是为了确定图书采编的范围和数量,图书馆每年年初会制订图书采购计划,根据馆内实际经费数额,分批次、分阶段地采编图书,并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用户留言平台、图书馆图书信息交流平台等渠道,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信息,更新图书采购计划,提高读者满意度[3]。二是图书采购工作。馆员按照图书采购计划与相应的出版社进行联系和沟通,提出图书采购意向、签订图书采购合同、确定图书交货时间,并及时跟踪了解图书印制进度等情况。三是采编图书的信息录入工作。馆员对经过验收的图书进行分类整理,将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录入相应的数据库系统,以方便管理及检索。

2.2 图书馆图书采编工作的特点

2.2.1 书目涉及的领域较多。图书馆的馆藏图书涉及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种类、数量繁多。图书采编工作的目的是对馆藏资源进行补充,一般会采购多个领域的图书。很多图书馆都会在每年的年初根据经费预算和读者需求,制订图书采购计划,以丰富馆藏资源。

2.2.2 广泛征求意见。图书馆在拟订采购计划时,会广泛征求广大读者的意见。读者是图书馆的使用者,馆藏图书的种类和数量往往会决定读者的数量,图书馆只有及时掌握读者的阅读需求,才能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2.2.3 图书信息录入工作量大。图书馆通过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馆藏图书的管理。在该系统中,每本图书即为一个数据单元,馆员必须及时对采购的图书进行逐一编码,并录入相应的数据库,以方便日常管理和读者借阅。

3 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系统设计

3.1 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系统的构成

对于传统图书馆来说,图书采编系统功能的发挥取决于硬件设备的投入,馆员需要通过人工输入的方式完成图书采编工作。在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系统不仅有先进的硬件设备,还有对应的软件系统,该系统能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神经网络、知识库等技术结合起来,满足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工作的需求。本文研究的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系统主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图书书目的智能化选定、图书的智能化订购及图书信息的智能化采编,高质高效地完成图书采编工作。

3.2 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系统的架构

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系统主要用于实现图书智能化采编工作,包括图书书目的智能化选定、图书的智能化订购和图书信息的智能化采编。如图1所示,图书书目的智能化选定主要涉及图书选购计划、读者需求留言、图书选定反馈意见等;图书的智能化订购分为图书初选、读者订购、选定验收三个步骤;

图书信息的智能化采编主要涉及图书编码、摘要的智能生成,以及图书条码、作者、书名等信息的智能录入[4]。

3.3 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系统的工作流程

智能图书采编系统改变了图书馆原有的图书采编模式,集中反映在图书书单拟定智能化、读者意见反馈梳理智能化、图书订购及检验智能化和图书信息采编智能化四个方面。如图2所示,智能图书采编系统能够将图书馆于每年年初拟订的图书采购计划与读者反馈的图书需求信息进行分析比对,梳理出当期需要采购的书单目录[5],经相关管理人员审核确认后,自动与各出版社联系确定图书的发货时间,并在收到图书后进行智能验收和智能信息采集,完成图书的智能化采编。

4 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系统的应用价值

4.1 促进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系统能够提高馆员的图书采编工作能力,有效提高图书馆的运行效率,为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奠定基础。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学者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将被应用于智慧图书馆的信息感知系统、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系统、图书资源智能分类系统等,能够推动智能图书采编系统的升级和扩展,提高图书馆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4.2 提高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水平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系统在提高图书馆数字图书资源智能化采编水平的同时,还增加了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馆藏量,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图书馆可以对读者的行为特征、阅读习惯等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读者提供的个人信息,实现数字资源的个性化匹配,为读者提供精准的图书信息推荐服务[6]。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读者的阅读轨迹、停留时间等特征数据,如:通过馆内车牌登记系统记录读者车辆的停放时间,并根据读者在馆内的行动轨迹判断读者的阅读喜好,以提高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精准度和服务水平。

5 结语

在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应将图书采编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提升图书采编工作的智能化水平,进而提高图书采编工作的效率。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够成熟,应用范围不够广泛,在图书馆领域应用的成功案例较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系统的各项功能将逐步完善,推动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冬梅.数据挖掘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1):143-145.

[2] 唐晓波,李新星.基于人工智能的知识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13):26-31.

[3] 吳建中.再议图书馆发展的十个热门话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4-17.

[4] 杨艳飞.智能化IM咨询机器人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刊,2016(9):117-120.

[5] 郭利敏,刘炜,吴佩娟,等.机器学习在图书馆应用初探:以TensorFlow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6):31-40.

[6] 张兴旺.从AlphaGo看人工智能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与应用[J].图书与情报,2017(3):43-50.

(编校:冯 耕)

猜你喜欢
系统设计图书馆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图书馆
数读人工智能
一种基于SATA硬盘阵列的数据存储与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目标特性测量雷达平台建设构想
下一幕,人工智能!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