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体系优化探索

2021-07-03 05:58魏红刚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营销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职业技能证书

魏红刚(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使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日益凸显,同时对高素质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推动了国内一些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结合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现状,尤其是一些职业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所培养的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对专业岗位的适应及其工作开展效果并不理想,并且物流管理专业岗位人才需求空缺仍然十分严重,导致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与学生就业情况不理想两者之间矛盾突出,使得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步入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况。

“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它在高职教育改革中的试点推行,能够有效解决上述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开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且对“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高职课程改革进行探索,也是当前研究和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下文将通过对“1+X”证书制度的背景及其内涵分析,结合“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要点,对现阶段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1+X”证书制度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分析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是在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被明确提出,其中,“1+X”证书制度中的“1”是指“学历证书”,而“X”则为“若干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要求学生在进行学历证书获得的同时,还应进行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1+X”证书制度将学生的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作为两个独立的证书体系,通过两种证书的相互融合与有效衔接,促进高职学生学历水平与专业技能综合提升,进而达到书证相互衔接融合下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同步完善和发展。

“1+X”证书制度的提出,是为了解决高职传统职业证书存在的弊端问题,为促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上述两种证书的有效衔接与融合,从而通过“1+X”证书制度的改革试行,推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最终实现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综合培养、提升。值得注意的是,“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对“1+X”两种证书关系如何有效处理以及如何实现“1+X”两种证书的有效对接与融合,不仅是“1+X”证书制度试点推行的精髓和内涵,同时也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开展所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对“1+X”两种证书的有效对接与融合,需要从以下几点对其内涵与实质进行准确把握。即:(1)从体系建设上,确保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体系和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能够相互对接、融合;(2)从标准方面,促进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等级建设的标准和专业教育教学标准之间实现相互对接和融合;(3)从目标方面,实现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课程目标以及教育教学培养目标之间相互对接、融合;(4)从内容方面,应促进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开展的内容和专业课程体系及能力教学培养内容相互融合、补充,从而对教学内容实现有效拓展;(5)从教学开展层面,需要对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过程以及专业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统筹与同步推进;(6)从教学评价层面,需要对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和专业课程考试进行统筹安排,从而确保其同步考核与评价实施。

■ “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体系设计的要点分析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优化,使各行业对从业者的职业能力与专业水平要求不断提升的同时,还需要其在各职业生涯时段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上述对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两项能力培养中,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获取的职业领域专项能力和水平,实际上就是指其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经验的运用能力,与学生对新职业领域专项知识、技能以及最新技术技能的学习和获取能力之间,具有相互关联、互生共长的作用关系。针对这一情况,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开展中,为促进上述两项能力培养与教学的相互融合,需要结合二者的关系进行对应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应用实现,从而通过学历教育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发展,同时在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基础上,为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服务,从而真正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开展中的相互融合、对接。

根据上述对“1+X”证书制度的试点背景及其内涵特征分析,对“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要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确把握和控制。即:(1)从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标准的有效对接与融合上,对“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要点进行合理控制和把握。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为实现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标准的相互融合与对接,就需要在具体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通过对物流行业领域代表性企业以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等内容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并与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标杆院校进行人才培养间的相互交流,在此基础上组织物流企业以及物流行业专家团队进行专业课程体系与评价设计,从而在对学生的职业领域专项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准确定义基础上,实现更加全面、科学与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培训标准的有效对接、融合提供良好的支持,进而推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1+X”证书制度的有效融合、对接。(2)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与职业技能培训对应等级目标相互融合、对接上,对“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要点进行把握。在进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中,需要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及其技能形成、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然后以学生在职业领域中的初始岗位为主,通过对其晋升岗位与岗位群岗位的有效协同,来实现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和设置,从而促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的同步开展和提升。(3)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和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内容设置的相互融合与补充、拓展上,促进“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完善和提升。

■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1+X”证书制度的试点现状与问题分析

随着“1+X”证书制度试点的提出以及国家对试点院校名单的公布,在已经进行“1+X”证书制度试点的各类院校中,包含了中职、高职以及应用型职业教育本科三个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阶段,并且试点院校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总数量共达350 所以上。结合上述院校对“1+X”证书制度的试点实施情况,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主要存在以下较为突出的问题和不足。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1+X”证书之间相互脱节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以专业为基础进行设置和建立的,一般包括基础知识课程与专业学习课程、专业拓展学习课程等不同结构层次。以某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为例,其中,基础知识课程主要以毛概、马哲思想体系概论为主,包含物流管理专业工作开展所需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基础应用等;而专业学习课程则包含仓储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配送管理实务等;专业拓展学习课程包括快递业务操作与实务、电子商务概论、商务数据分析与管理等。在具体设计中,根据各课程内容在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中的比重不同,其学时划分与学分设置存在一定的区别,从而通过上述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设置、开展,组成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形式。

(二)专业课程内容和“1+X”证书培训内容的吻合度较低

“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求能够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互融合、对接,从而实现“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有效发展,促进专业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提升。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具体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大同小异,并且与“1+X”证书制度的相互吻合度较低问题。比如,一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存在理论知识阐述的比重过多,而物流技能专项训练明显不足,并且在与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有关的课程内容设置上,明显存在内容重复以及组织逻辑不够严密等问题。

(三)课程考核与“1+X”证书考核的方式对接不严密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考核一般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为主,并且在终结性评价中,是以笔试为主,通过不同的题型设置进行考核,并未单独进行实践操作考核设置,与“1+X”证书制度试点中要求的以口试、书面作业、技能测试、实践作业、实习报告、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的考核,并且考核主体包含校内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学生、行业专家等要求明显不符,从而导致其课程评价和“1+X”证书制度之间的对接明显不严密。

■ “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体系优化对策

(一)结合“1+X”证书制度要求,进行完善的课程体系建立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通过对有关研究资料和文献的详细查阅和研究分析,根据“1+X”证书制度试点要求,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现状出发,进行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促进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有效融合、对接。如图1 所示,即为某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结合“1+X”证书制度试点要求所构建的渐进式课程体系示意图。据该图可看出,该校物流管理专业在实现学生教育和培养中,通过设置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三个不同阶段课程内容,从学历教育和职业生涯可持续能力培养教育两个方面,实现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教育的有效对接、融合,从而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的有序开展。其中,在课程体系中,学生进行学历教育课程内容完成后,可通过不同类型与层次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教育课程选择,并且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兴趣点进行自主选择,从而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图1 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1+X”课程体系示意图

(二)结合“1+X”证书培训内容,进行专业课程内容有效整合与拓展

对“1+X”制度试点背景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上,需要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及其有关内容相互融合、对接,从而有效提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技能内容比重,提高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一般情况下,在实现“1+X”制度试点背景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内容设置时,需要从以下三个阶段层面入手,对其内容设置进行合理控制。即:通过在企业以及同类院校、应届生和毕业生中,进行企业岗位需求以及专业岗位能力分析的有关调研,以对高职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设置进行全面分析;结合调研分析的结果,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中合理引入,以实现适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1+X”证书制度的课程体系,并进行相应的课程内容改革与实施方案制定;结合其课程内容改革与实施方案,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最终应用在教学中。

(三)根据“1+X”证书制度要求,对课程考核模式进行灵活设置

“1+X”制度试点背景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模式设计,需要进行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相互结合的考核模式建立,即在对学生的考核开展中,需要通过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考核,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相互结合,从基础理论、实际操作技能以及平时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同时在考核结果评价中,需要将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成绩,作为学生专业课程考核成绩的一部分,确保考核主体的多样性,从而对其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确保考核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其中,在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课程考核方式以及标准、内容制定中,可按照表1 所示内容进行制定,从而实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相互结合,促进课程教学中的实际操作技能与岗位能力的有效结合以及培养和提升。

表1 “1+X”课程考核模式

■ 总结

总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将“1+X”证书制度的要求与改革进行有效融合运用,从而推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不断优化和提升,使学生在课程教学中能够结合自身的定位情况,通过自主学习开展,实现良好的专业知识体系构建,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与专业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此外,对高职院校来讲,以“1+X”证书制度试点改革为契机,促进自身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不断优化,从而实现更加全面与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有效缓解高职毕业学生就业困难,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职业技能证书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本刊核心证书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收录证书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