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在幼师院校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潢川幼儿师范学校新校区为例

2021-07-05 02:32余倩羽
建筑与装饰 2021年18期
关键词:心理学建筑设计景观

余倩羽

上海启森建筑设计事务所 上海 201403

引言

信阳市城市的发展为信阳高校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契机,结合羊山新区国际家居小镇未来的发展建设,并且对校园的根本属性进行研究,我们根据潢川幼儿师范一贯的教育理念,真正以校园生活和城市发展为出发,将自然山水的特征和环境心理学的应用相互交融,使校园更具舒适性、可持续性和现代气息。

1 环境心理学理论与建筑设计

环境心理学又称人类生态学,主要研究环境与人心理的关系,把心理学应用于建筑设计中,是建筑、环境以人为本的体现,环境心理学包括可意象性、空间体验、知觉体验等,其中可意象性具体表现为交通系统、边界认知、标志标识、空间节点和区域环境这五个方面,环境心理学与建筑设计相结合,使人与环境之间更好地交融互动,产生依赖,从心理上产生与环境的共鸣。

2 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案例分析与应用

潢川幼儿师范始建于1907年,历经了光州师范传习所、光州官立初级师范学堂、九区联师到潢川师范学校等的沧桑变化,2002年改为潢川幼儿师范学校,为全国输送了一批批幼教精英。学校教育骨干一直践行“立德立业、笃学笃行”的办学宗旨,在培养五育健全的幼儿实践中已取得相当成就,成为河南乃至全国重点幼师院校。

2.1 项目分析

潢川幼儿师范学校的新校区建设用地面积为34万m2,现规划在校生人数11000人,为全寄宿制学校。总建筑面积为21.5万m2,包括科研中心、艺术多功能厅、实训教学楼、公共教学楼、图书馆、校史馆、风雨操场、食堂以及学生宿舍等。设计尊重原始地貌,融合地方特色,使建筑大气美观、空间生动明亮,打造出一座充满活力的绿色生态校园。如图1。

图1 校园鸟瞰图

2.2 建筑设计分析与环境心理学应用

环境心理学属于应用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以及行为之间的关系,在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的构图和空间形式上要更多地关注使用者的真实感受,并加以运用和实践。对于本项目的建筑设计来说,满足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利于教学的生态环境是本项目所追求的目标,通过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设计出舒适、和谐、满足功能性、富有朝气的校园建筑与景观,使建筑与环境真正服务于人的真切体验,营造出轻松愉快、生机盎然的心理感受[1]。

2.3 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2.3.1 可意象性。环境心理学的可意象性有关键性的五个方面,包括交通系统、边界认知、标志标识、空间节点和区域环境等,这五大物质元素相互作用,因环境的空间风格和内容的不同,人们的认知也表现不同。本项目充分考虑了校园中师生的教学活动、日常生活、校园功能区块、地方文化和自然风貌,结合可意象性理论,在可意象性的五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的设计。

2.3.1.1 交通系统。本校区设计采用“人车分流”为主导交通体系,在基地的主入口以入口广场为起点,人车在此进行合理的分流。人行流线通过校园景观主轴线进入教学空间,通过主轴山脉景观到达宿舍区、运动区,通过设置网络状的、立体的人行道路系统,使整个校园道路系统实现直达性、便捷性和丰富性,给师生带来的意象性与识别性也是很强的。

2.3.1.2 边界认知。校区利用坡地、台地等地形通过景观挡墙、庭院、台阶等形式多样的空间来布局组成教学区,通过连廊、错层等处理手法与周边场地紧密结合,形成独一无二的山地校园景观。沿着中轴线正对校区东面的主入口,形成一个开放的广场,图书馆依山而建与山地自然衔接,同时在基地西南侧的主干道边,分别布置了食堂,呈对角布置,运动区的体育场、风雨操场主要布置在基地的中部,半山环抱,少部分布置在两处宿舍区中间。各区域顺应人流活动规律,方便生活与学习,这种无形的边界使师生们与室外公共活动空间能更好地联系,更提高了各区域之间的识别性。

2.3.1.3 空间节点。借由建筑围合的庭院空间以及场地原有景观形成的生态公园,串联起“山形水意”的景观主题,将主轴两侧教学区的院落空间分为教学区、实训区、图书馆以及宿舍区四大片区,并空间引入具有信阳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元素,彰显出信阳深厚久远的文化底蕴。

2.3.1.4 标志标识。主入口的中轴线成线性布置,以图书馆作为视觉焦点,沿着中轴线正对校区东面的主入口,形成一个开放的广场,广场两侧为教学区,整体建筑群呈对称之势,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豫风楚韵,对豫楚建筑特色提炼,形成古典对称的中轴仪式空间、高台基、深出檐,打造“本土特色”的校园文化。如图2。

图2 地域文化元素应用设计

2.3.1.5 区域环境。潢川幼师院校内广场、大道纵横相连,师生们在建筑各个区域中去了解校史,以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对未来的探索欲望,并求得情感的认同。学校一直崇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践行自由、活泼的教育观,在校园的区域布局、环境结构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歌咏山与水的情怀,秩序与诗意相融都传递着爱与现代气息。

2.3.2 空间体验。空间的结构与形态在使用者心里会产生感觉、作用与影响,领域性空间给人以安全、控制和认同感,空间开放程度(半开放性、开放性空间和私密空间)的不同会促使不同的人群去选择和享用。

“以学生为本”的功能混合型校园,采用融合的方式拉近各个区域间的距离,确保人性化的尺度,营造步行校园模式,打造紧凑型校园。设计同时也考虑校园作为一种社会空间的复杂性和文化历史的延续性,营造出许多类似于城市的空间场所,校园、广场与庭院的布置等为师生们营造了不同尺度的学习角落、活动空间以及私密空间,更好地满足了他们的个性需求。

2.3.3 知觉体验。环境心理学的知觉体验是一种环境信息对人所产生作用的过程,是人的大脑对于环境的刺激而作出的反应结果,良好的知觉体验是环境给人的良好刺激而获得的感受,高校校园建筑的平面、立面、色彩的设计和运用可以给师生营造出庄重、静谧、创新、积极向上的氛围与体验[2]。

2.3.3.1 平面结构。教学实训楼组团由6栋风格各异的建筑组成了学校的教学核心区,分别为艺术楼、实训楼和公共教学楼三部分。平面布局采用单、双廊的建筑形式,以南北朝向为主,保证了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效果。艺术多功能厅是学校专业师生成果展示的重要场所,呈矩形布置平面布局规则,转角处通过圆弧钢琴造型的过渡,延续了动感的界面,使人充满激情与遐想。

2.3.3.2 立面构成。校园立面是平面的延伸,通过矩形和曲面的结合,组成富有动感的旋律,恰如艺术楼的功能一样,建筑主体呈钢琴样式,延续演艺中心钢琴键与乐谱的韵律机理,塑造出完整规则但具有构成感的界面,与校园风格形成良好的协调统一。如图3。

2.3.3.3 建筑立面色彩感知。在立面材料上,科研中心、教学实训楼、图书馆以及食堂的材质选用了米黄色仿石面真石漆,与充满力度的竖向线条塑造出庄重、大气的性格,使整个建筑生动,富有朝气。艺术多功能厅的建筑立面,融入钢琴键的乐谱元素,采用木色、灰色铝板进行抽象化处理以及局部的玻璃幕墙加上富有动感的竖向线条弧带,使师生们体验到艺术的震撼。如图3。

图3 各功能建筑立面图

2.3.3.4 景观的色彩感知。校园中部是核心景观区,因势利用较大的自然坡度区域中密集的树木植被,通过池塘、蜿蜒小路、树林等形成原始自由的自然景观,按照生态及气候规律进行绿化设计,利用植物的多样性,将人工种植群落与现场保留的树木植被共同组成不同主题的景观和庭院,形成了四季分明、五彩缤纷的校园美景,让师生们在春华秋实感悟人生,在充满归属感与亲切感的环境里促进师生们教学相长的高效性。

2.3.3.5 听觉与嗅觉感知。在环境感知中人的听觉与嗅觉系统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作用最为强烈,师生们在整个校园建筑、山体水系一体的环境里总能受到感触,在课堂上、宿舍里以及食堂用餐时都能感受到鸟儿歌唱声音;在闲暇漫步时临近水体则可以观赏到鱼儿悠哉悠哉的惬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在春天里感受到桃花、梨花的芳香;在夏季里体会到荷花的清廉;在秋季则是满园桂香关不住;冬季有梅花的凝香,整个校园呈现出春花秋月、夏风冬雪的禅意空间,有助于师生们身心健康发展[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潢川幼儿师范学校新校区建筑设计以整体性、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人文化与艺术性为原则,依照环境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地貌,将可意象性、空间体验、知觉体验与建筑设计相结合与运用,通过空间节点、功能区域、标识、交通体系、建筑结构、立面、色彩、景观等的设计,打造出人与环境高度和谐统一的生态化校园,塑造一个舒适、可持续、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校园,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猜你喜欢
心理学建筑设计景观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