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念的《运输实务》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2021-07-07 01:25刘慧敏曹旭光王晓歌耿君宜
物流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共生

刘慧敏 曹旭光 王晓歌 耿君宜

摘  要: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本思想,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为切入点,以《运输实务》课程为落脚点,提出课程思政元素提炼方法及实施路径,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关键词:共生;课程思政体系;实施路径;运输实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arxism,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combined with the theme“remain true to our original aspiration and keep our mission firmly in mind”education basic idea. We not only take th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as the entry point but also take the course transport practice as our foothold. We put forward the method of extrac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curriculum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which are innovative.

Key words: mutualism;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implement approach; transport practice

1  綜  述

1.1  定义

1.1.1  课程思政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公共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三全”育人体系,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效应的一种教育理念。

1.1.2  高职的思政课程

高职的思政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门,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法律等内容进行了阐述。

1.1.3  共生

共生(Mutualism)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动物、植物、菌类以及三者中任意两者之间都存在“共生”。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

1.2  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1.2.1  国内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师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新时代高教40条”的第九条: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目前自2014年上海高等院校开展课程思政以来,在中国知网上可以查到近1000多篇的课程思政研究论文,这些论文主要是以课程思政开展的理论为主,以课程思政开展实践的论文较少。

1.2.2  共生理论研究现状

共生的概念最早产生于希腊,人们最早研究自然界的共生现象。我国《周易》、《道德经》、《论语》等传统经典中提出人与自然和合共生、天下大同、天人合一的理论。近代费孝通提出“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社会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理想也是达到个人和集体的和合共生,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北京大学陈春华教授提出企业共生型组织。

2  高职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2.1  思政课程和学生实践两张皮

目前课程思政仍停留在“课前三分钟”的环节,学生听一个故事或新闻,很难把课程思政传递的信息在生活和学习中践行,学生没有掌握课程思政信息转化为实践的方法,其根本的原因是教师本身没有掌握这种转化的方法。

2.2  教师本身没有课程思政教学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强调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物质财富的创造,精神财富的创造逐渐不能适应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一些教师作为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本身缺失精神财富创造的教育,缺少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缺失文化自信,急需在高职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中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加深课程思政的认识,主动快速地提升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课程思政教学。

2.3  教材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素质也仅仅局限于职业素养的培养

部分教材中已经设置了职业素养教育,但实施下来发现,素养教育内容在讲解的时候特别空洞,教师按理论教,学生按理论学,没有意识提高自己身上的素养,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和职业素养,必须要对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进行改革和完善。

3  高职共生型课程思政体系构建

3.1  构建思路与内涵

高职共生型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内涵是入脑、入心、践行(行为和语言),最终达到心口一致、知行合一。共生型课程思政体系的元素有三个,分别是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元素中以教材(含讲义和教学资源库)为抓手,以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依托,实现教师通过专业课程进行思政的教育,真正达到教师和学生的心口一致、知行合一。

3.2  共生型课程思政体系

改變过去分布式或分段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立融合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就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打造物流管理专业思政课程品牌以及各专业核心课程品牌。物流管理专业品牌为“国运昌盛”,既是“国际运输与物流系”的简称“国运”,还有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祝愿,具有深刻的意义。比如专业核心课程运输实务的思政品牌为——运输链接、“一带一路”,既是对运输功能的描述,也是与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践行。比如专业核心课程物流信息技术的思政品牌为——数智时代、万物互联,即是对当下数智时代的把控,又是对课程特色的提炼。

3.3  课程思政元素库

以教研室或系部为单位建立共享课程思政元素库,以联合备课的方式,可以设置元素名称、关键词、思政类别(如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等)、使用课程、使用章节等,旨在避免重复备课,同时实现备课思政元素共享,还可以实现从不同角度分析思政元素的目的,不断使教师和学生串习,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

4  高职共生型课程思政体系实施路径

以《运输实务》课程为例分析,对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进度表、教师素质提升、教学手段、考核方式五个方面融入课程思政实施。

4.1  基于课程思政体系的课程标准

对本课程标准中融入思政要求,课程定位是促进中国国际物流的繁荣富强,提高中国的物流效率。知识中增加各运输线路所经城市和港口的历史沿革、文明发展与变迁等内容。能力中增加结合时政分析的能力。素养中增加思想道德、政治等内容。教学进度表增加思政元素识别栏目。教师素质则需要教师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知识的积累,并会运用时政、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则可以通过参观企业、企业家进课堂、视频、微课等多种方式融入思政元素。考核手段则在考核题目的题干中融入思政元素。

4.2  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进度表

在思政元素库建立的基础上,把传统的教学进度表增加两列,分别阐明思政元素及思政元素的类别,即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4.3  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首先是提高教师自身的认识,意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其次是教师要牢记并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以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己任;第三是教师要通过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学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提升文化、历史、哲学等思想境界,注重教师内动力的提升。

4.4  丰富思政教学方法,积累具有课程思政特色的专业教材

在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做到“润物无声”,重点在知识和技能教学中传播精神的力量。通过与混合式课程改革、微课式教材等工作结合,适时增加传统文化诵读等方法,在此基础上不断积累,生成有课程思政特色的专业教材。

4.5  基于课程思政体系的考核方式

在期末考试题中增加思政元素,比如北极航线的开通,彰显了我国的综合实力。比如国家主席习近平从希腊飞往巴西,参加金砖五国会议,通过让学生查询希腊和巴西的时差,感受国家领导人不辞辛劳,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的奋斗和奔波。

5  小  结

本文提出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共生型思政课程体系的原理、框架、资源库等构建思路,并以《运输实务》课程为例,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实现了教师、学生教学相长、和谐共生,在培养学生成才的同时,教师实现自身的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参考文献:

[1] 田跃,沈王仙子,高梅. 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框架与实施途径——以《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为例[J].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20,19(1):59-65.

[2] 周思远. 课程思政在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3):168-169.

[3] 万玉龙,莫国涛,洪琼,等.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 中外企业家,2019(30):184-186.

[4] 王天民,闫智敏.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运行:理据、契机与对策[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6):39-47.

收稿日期:2020-08-13

基金项目:中国物流学会与全国物流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计划项目“高职共生型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JZW2020141);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课题计划项目“基于共生型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实践——以《运输与配送实务》为例”;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课题计划项目“数智化物流背景下1+X证书制度在物流管理专业的运用研究”(KY2019-01)

作者简介:刘慧敏(1978-),女,山东菏泽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国际运输与物流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曹旭光(1974-),女,山东平度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国际运输与物流系,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王晓歌(1981-),女,河南叶县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国际运输与物流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耿君宜(1987-),女,山东淄博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国际运输与物流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共生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与毒液共生
兵器 多元共生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