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第6轮甘蔗品种生产试验漳州点综合评价

2021-07-08 04:53李瑞美张树河何炎森李和平潘世明
甘蔗糖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云瑞柳城云蔗

李瑞美,张树河,何炎森,李和平,潘世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5)

0 引言

甘蔗是世界主要的糖料作物,以甘蔗为原料的糖产量占全球糖供应总量85%以上[1-2]。甘蔗也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其种植面积占我国常年糖料种植面积的85%以上,产糖量占食糖总产的90%以上[3-4]。而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及示范推广是甘蔗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3],甘蔗品种区试是鉴定新品种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的重要环节,是品种推广、良种区域化布局的重要依据[5-6]。甘蔗品种生产试验是甘蔗品种示范推广、良种区域化的重要依据,也是育种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心环节[7-9]。

为了解甘蔗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表现,2018~2020年国家甘蔗品种第6轮生产试验在福建漳州进行,对来自广西、广东、云南、海南及福建等省的9个甘蔗品种进行1年新植2年宿根的大田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为品种的扩大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选在漳州市漳浦县马坪镇,旱坡地,沙壤土。

1.2 参试品种

云蔗11-3898、桂糖08-1589、粤甘50号、柳城09-15、粤甘48号、桂糖08-120、福农09-7111、福农09-12206、云瑞10-187等9个品种,以ROC22为对照。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田对比方式进行,试验小区为5行区,行长10 m,行距1.15 m,小区面积57.5 m2,行下种量52段双芽苗,小区下种量260段双芽苗。

1.4 试验调查项目

2018年4月中旬调查出苗率;2019、2020年的3月中旬调查发株数;每年5月中旬、下旬调查分蘖率,11月下旬进行株高、茎径、有效茎数等农艺性状调查,11月份至翌年1月份进行糖分测定;7、8月份进行台风倒伏情况调查;全生长期进行病虫害调查。

1.5 数据统计与处理

试验调查数据应用DPS 7.0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品种农艺性状表现

2.1.1 参试品种的出苗、发株、分蘖表现

国家甘蔗品种第6轮生产试验通过1年新植2年宿根的试验,各参试品种的前期表现见表1。

表1 国家甘蔗品种第6轮生产试验前期生产及农艺性状表现

参试品种出苗率高于对照的有粤甘50号、桂糖08-120、柳城09-15等3个品种,出苗率均大于90%;其余品种均低于对照,其中云蔗11-3898、云蔗10-187出苗率较低,分别为66.94%、61.25%。

宿根发株早、发株数多是甘蔗宿根性强的表现[4]。发株率方面,粤甘50号最高为94.4%,其次福农09-12206为85.3%,再次为桂糖08-1589、粤甘48号、云蔗11-3898等3个品种,均大于71.8%;除云瑞10-187(29.2%)外,其余品种的发株率均高于对照。

分蘖是甘蔗有效茎形成的关键,甘蔗前期生长快,分蘖早,分蘖成茎率高,也是甘蔗有效茎数的保证[5-7]。所有参试品种的分蘖率均高于对照(75.5%),分蘖率最高的粤甘48号为178.4%,其次粤甘50号为160.2%,桂糖08-120为153.4%、桂糖08-1589为145.1%,除对照外,所有参试品种的分蘖率均高于102.6%。

2.1.2 参试品种农艺性状表现

国家甘蔗品种第6轮生产试验各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见表1。

株高方面,除福农09-12206(278.54 cm)外其余参试品种的株高均低于对照(276.2 cm);株高高于257 cm的有云瑞10-187、粤甘48号、柳城09-15;桂糖08-589最低,为231.6 cm。

茎径方面,比对照粗的有云蔗11-3898、云瑞10-187、桂糖08-1589、粤甘48号等4个品种,茎径在275.6~305.1 mm之间;茎径最细的福农09-12206为247.6 mm。

单茎重方面,比对照重的有云蔗11-3898与云瑞10-187,分别为1.7727、1.6459 kg/条,其余品种均轻于对照,最轻的福农09-7111为1.2891 kg/条。

有效茎数方面,所有参试品种的有效茎数均多于对照,条数最多的为粤甘50号,达103637条/hm2,其次桂糖08-120 (98718条/hm2)、粤甘48号(92997条/hm2),再次为福农09-1220(86852条/hm2)、桂糖08-1589(80000条/hm2),这5个品种与对照相比,有效茎数增加且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余4个参试品种均多于对照ROC22 (61420条/hm2),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2.2 参试品种的蔗茎产量表现

1年新植2年宿根的生产试验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除福农09-7111外,其余参试品种均不同程度增产,且参试品种之间蔗茎产量差异显著;粤甘50号(146.791 t/hm2)、粤甘48号(145.072 t/hm2)产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产46.95%、45.23%,与对照相比,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亦极显著高于柳城09-15、云瑞10-187、福农09-7111等3个品种;与云蔗11-3898、桂糖08-1589相比,增产达显著水平;桂糖08-120比对照增产43.36%,极显著高于对照及云瑞10-187、福农09-7111等3个品种;福农09-12206、云蔗11-3898、桂糖08-1589分别比对照增产16.87%、15.02%、12.70%,但与对照相比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柳城09-15、云瑞10-187分别比对照增产6.46%、2.76%;福农09-7111比对照减产6.27%。

表2 国家甘蔗品种第6轮生产试验1新2宿蔗茎产量表现

2.3 参试品种的蔗糖分、含糖量表现

蔗糖分方面,参试品种榨期平均蔗糖分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比对照高的有福农09-12206、云蔗11-3898、桂糖08-1589、桂糖08-120等4个品种,分别比对照高1.66、0.81、0.65、0.58个百分点,福农09-12206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它3个品种均达到0.05水平显著差异,但均未达到0.01水平的极显著差异水平;福农09-12206极显著高于粤甘48号、福农09-7111、粤甘50号、柳城09-15、云瑞10-187等品种,云蔗11-3898的蔗糖分亦极显著高于云瑞10-187、粤甘48号,显著高于福农09-7111、粤甘50号;柳城09-15、福农09-7111、粤甘50号的蔗糖分分别比对照低0.03、0.34、0.6个百分点;云瑞10-187、粤甘48号的蔗糖分最低,分别比对照低1.15、1.2个百分点。

表3 国家甘蔗品种第6轮生产试验蔗糖分表现

含糖量方面,参试品种中除福农09-7111外,其余品种均比对照增糖,含糖量最高的为桂糖08-120,增糖59.6%,其次为粤甘50号增糖52.6%,与对照相比,增糖达极显著水平;桂糖08-120与云瑞10-187、福农09-7111相比,增糖亦达极显著水平;粤甘50号含糖量极显著高于福农09-7111;粤甘48号比对照增糖44.8%,达显著水平,亦显著高于云瑞10-187、福农09-7111;福农09-12206增糖39.9%,其含糖量显著高于对照及福农09-7111;云蔗11-3898增糖31.2%;桂糖08-1589、柳城09-15分别比对照增糖27.3%、14.6%,但增糖均未达显著水平;云瑞10-187与对照基本持平;福农09-7111比对照减糖2.1%。

2.4 抗性表现

表4 国家甘蔗品种第6轮生产试验含糖量表现

自然生产条件下,田间观察福农09-7111、云蔗11-3898有黑穗病发生,发病率为2%~5%之间,发病率均低于对照ROC22(7.5%)。随着机械收获技术的推广,抗倒伏能力也成为适应机械化品种应具备的特点之一[10-12]。夏季受台风影响,柳城09-15、云蔗11-3898倒伏严重达20%~25%;粤甘48号倒伏5%,与ROC22(倒伏为5%)相当。

3 小结

通过在福建漳州蔗区1年新植2年宿根的试验,来自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地的国家甘蔗第6轮生产试验各参试品种农艺性状表现良好。

粤甘50号出苗好,宿根发株率高,有效茎数多,蔗茎产量比对照增产47%,达极显著水平,抗倒伏,蔗糖分中等,比对照增糖59.6%,达极显著水平。

桂糖08-120出苗早,分蘖力强,有效茎数多,产量高,蔗糖分比对照高0.58个百分点,含糖量比对照增加59.6%,增糖达极显著水平,抗倒伏。

粤甘48号出苗好,有效茎数多,蔗茎产量比对照增产45.2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蔗糖分中等,比对照显著增糖。

福农09-12206蔗糖分高,比对照高1.66个百分点,比对照增产16.9%,增糖39.9%。

以上品种在本蔗区适应性强,蔗糖增产明显,宜扩大示范推广。云蔗11-3898、桂糖08-1589、柳城09-15、云瑞10-187均不同程度增产增糖,可依品种特性在不同生态区进行示范试验。

猜你喜欢
云瑞柳城云蔗
干旱胁迫与复水对云瑞系列玉米品种生长的影响
大茎野生种57NG208在云瑞系列亲本创制中的利用
部分甘蔗生产性亲本及杂交组合的遗传力和配合力分析
云南省第十五轮甘蔗品种区试新植德宏点评价
县级微信公众号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初探
依托柳城宋元古窑提升柳州文化软实力
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的选育
云南省第13套甘蔗品种区试德宏点评价
云南省第13套甘蔗品种区试开远试点评价
云瑞系列甘蔗杂交组合灰色接近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