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数字乡村”活化农村文化资源

2021-07-08 16:27卫欣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化资源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数字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乡土文化正在从线下走到线上。通过村村通网络工程与数字乡村发展战略,促进农村文化资源的活化、保持与利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借助政府与媒体、个人与组织的协同创新,打造城乡文化命运共同体,既是“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智慧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数字乡村; 乡村传播; 文化资源; 对农传播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5-125-002

从20世纪30年代的“乡建运动”,到80年代以后的小城镇、新农村、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城乡文化资源的交换日趋频繁。报纸、广播、电视增加了农民的机动性,但也充斥着城市文化的霸权,互联网与手机彻底改变了城乡之间的距离,面对虚拟化、碎片化、去中心化的传播环境,“数据”成为农民参与社会治理与公共文化的必然选择。“数字乡村”一词,源于20世纪90年代乡村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全球“数字村”的隐喻,其后智慧社区、智慧城市与乡村、新地球村[1]等概念被广泛使用。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将数字乡村列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

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文化资源是指人们可以直接或间接利用的精神文化产品,包括信息、图形、符号等。由于认知和条件上的限制,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特色乡村文化建设趋于同质化,“千村一面”的状况严重,公共文化资源的内容比较单一,且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错位;二是在传播层面上,城乡之间的文化依附、刻板印象、信息茧房等跨文化传播的风险突出,难以实现“千人千面”的智能分发;三是农村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程度不高,大量乡土文化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很少面向大众开放,难以做到真正的信息共享。

一、数字乡村对农村社会文化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场景下,大数据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数据不但增加了村民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可能性,而且提高了村民之间的连接度,从而保持了农村社会文化的有机整体性。另一方面,由于数据不但带来了事实与问题,而且能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刺激大家的讨论,从而产生出一种民主协商与决策的机制。只有建立数据库与智能分发系统,才能形成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以及避免在文化传承中不断集聚的流动性风险。

1.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与市民的消费需求并不割裂,“世外桃花源”早已不复存在,无论是“乡村游”,还是“农家乐”,农村文化资源创造了巨大的商业空间[2]。在数字环境下,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网络,《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9)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的数字文化产业规模已达2.85万~3.26万亿元。农民既是数字乡村的建设者,又是农村文化资源的守护人,随着市民对于乡土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文化创意产业必将助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传递当地农民的声音。传播权只有在充分信息化、网络化、数据化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让农民的声音从乡土中长出来,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充分发掘当地的乡土文化、历史名人与建设成就,并借助“两微一端”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以及其它大众媒体进行宣传,有利于凸显社会“正能量”,以及填鸿沟、补短板、促融合。扶贫必先“扶志、扶智”,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下,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培养扶持一批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人,有利于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

3.实现城乡社会的融合。在传统社会,城乡处于不同的地理空间,融合几乎难以实现。大数据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拟态环境”,让人们可以同时生活在于现实与虚拟两个“场景”之中。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虽然不同,但是差异并不等于排斥,网络时代的去中心、扁平化、自组织结构,有利于不同社会阶层的相互竞争与平等对话。一方面,借助城市文化的正面功能,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另一方面,发现乡土文化的价值,并使之“反哺”现代文明,这才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真正目标。

可见,数字乡村建设有利于繁荣网络文化,构建大数据平台,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以及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数字乡村与数字中国的本质是构建一种“超越城乡”的高度文化自信的自组织社区。

二、乡土文化数字化保护措施及方法

活化的核心是活态保护,即在不改变原有文化资源生存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在地化的保护与保持,同时它也强调这种保护必须是具有建设性的,即在保护的同时,对原有文化资源进行增权与赋能。因此,活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留住乡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一方面,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再认识,可以挽回人们对于乡土文化的情感,以及促使公众重新思考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无论是乡土文学,还是数字影像,都是当代乡土文化的具体内容。农村文化资源处于持续生成之中,活化的本质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1.迎接智能媒体与传播变革。政府的信息扶贫项目对于乡土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意义,它不但是一个触媒,而且是一种契机。数字乡村离不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当前加速农村宽带普及与5G场景落地具有现实意义,包括适应“三农”需求的信息技术、产品和应用,以及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服务体系。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据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在现代信息技能提高过程中而内生出来的现代化转型,对于农村文化资源的活态保护具有广泛且积极的作用。

2.完善城乡互动与信息交往。网络不仅是诸多文化资源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类型及表现形式。农村文化资源的活化包括民间节庆、戏曲、乡风民俗的影像记录,以及地理风貌、物产、生产与生活状况的数据保护。农村数字影像库、民间数字博物馆不但改变了市民对于乡村的刻板印象,而且为乡村文化创意產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互联网与手机的兴起,“参与式影像”创作成为城乡文化交流的新形式[3],通过微电影与短视频记述少数民族乡村的变迁也成为一种时尚。

3.加强人才建设与队伍培养。活化的关键还在于消费者的参与,以及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互动。在文化产品中,数字消费是一种网络化的人际关系与自我呈现,消费者的数字参与行为、参与意向,以及品牌意识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尼尔森娱乐产品线总监劳伦·科贝尔认为,青少年和千禧一代的文化选择主要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只有借助互联网思维,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才能在未来的农村文化资源保护中处于更加积极的位置。

三、农村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的保障

文化的竞争力往往不在于文化本身,而在于其所具有的传播力。《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指出,文化多样性不仅可以通过人类文明的资源来表达、扩充及传递,并且需要采用多样的技术手段来呈现,如艺术的创作、制造、传播、分配、分享等。只有在政府、市场与个人的共同努力下,表意、资讯与传播才能得到保障,农村文化资源的自由利用才能够真正实现。

1.政府与媒体的协同。充分利用国家的发展战略,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及媒体的文化传播活动,不但可以极大提升乡土文化的影响力,而且促进了农村文化资源的“创新与扩散”。201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秋分”设立为“农民丰收节”,该年为第一届。就此农业农村部提出了“1+6+N”的庆祝方式,即1个主会场,6个分会场,100多个系列推广活动,包括农业品牌、特色村寨、乡村文化、乡村美食、乡村旅游等,8月23日起,官网正式上线,微信公众号同步运行。透过社交媒体的参与,不但实现了农村文化资源的活化,而且促进了市民与村民的交流。此外,许多应用终端还专门设置了农业类栏目,如今日头条中的“三农”、西瓜视频中的“农人”等;一些公众号,如一条、二更、箭厂等,拍摄的乡村纪录片,不但制作精良,而且点击率很高。

2.个人与组织的创新。超越传统现代化的“传播与发展”,开启跨学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新型模式,非政府组织的介入增加了城乡居民的对话空间,淡化了行政管理的色彩,以及有利于市民与村民的参与,如许村计划(2007)、碧山计划(2011)、设计丰收(2009)等。一方面,知识分子可以深度挖掘农村文化资源的内涵,通过口述史与“自我民族志”的方式,记录村落的历史,以及家族的变迁;另一方面,艺术家的参与有利于美化村落的景观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以及通过组织实物或影像展演的方式,传播乡土文化。2016年北京大学召开了“乡村建设及其艺术实践”学术研讨会,探索了城乡建设与社区营造的多种可能性,同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了“中国艺术乡建”论坛,并出版《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人类学家与艺术家对话录》(方李莉,2017)。

总之,数字乡村有利于创新城乡文化交流的机制,催生农民参与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保障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指引城市网络、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向乡村流动,激发农业、农民、农村的活力;二是充分发挥网络、数据、技术和知识等新要素的作用,积极防范、主动化解网络风险,提升乡土文化的竞争力;三是解决农民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推进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信息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农村文化资源的活化,促进城乡之间的信息交往,發挥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从“线上”到“线下”,夯实城乡融合发展的民意基础。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媒介融合下江苏特色小镇的传播生态研究”(2017ZDIXM09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志华.“新地球村”的想象——赵月枝谈传播研究新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6(10):54-67

[2]卫欣,张卫.社会化媒体视域下乡村初级群体的交往行为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7(9):50-57

[3]韩鸿.参与式影像与参与式传播——发展传播视野中的中国参与式影像研究[J]新闻大学,2007(12):74-80

猜你喜欢
文化资源
哪些传统政治思想可以为今所用
徐州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两汉文化资源在徐州市区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
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民间传说“王莽赶刘秀”研究
中职生参观孙文龙纪念馆文化资源教育效果研究
区域文化资源的动画化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