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COVID-19 疫情期间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作用

2021-07-12 14:14彭净付菊芳何嘉宜徐艳吴松燕陆坚
西藏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防护用品医务人员肺炎

彭净 付菊芳 何嘉宜 徐艳 吴松燕 陆坚*

1深圳大学总医院医院感染控制科 2护理部 3人力资源部 广东深圳 518025

2019 年12 月以来,我国及境外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其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此病毒具有很强的人际间传染性,各类人群普遍易感,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在密闭空间内可通过气溶胶进行传播[1]。本院作为深圳市重点发热门诊及新冠患者收治的二梯队医院,疫情期间人员构成复杂,医务人员、患者、家属、后勤物业及各类外来人员众多,利用精细化管理理念,以专业、科学为前提,以信息化、网格化为管理方法,落实疫情期间医院各类人员知识培训、个人防护、健康评估、职业暴露、安全就医等方面管理细则,保障各类人员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自2020 年1 月20 日~2020 年5 月30 日院内医务工作者1752 名,其中男性862 名,女性890 名;医师470 名,护理608 名,护工207 名,管理人员236 名,后勤人员231 名,外来人员168 名。在高风险岗位(发热门诊、留观病区、隔离病房、医学观察点)工作人员235 人,其中与确诊病例接触人员136 人,出现呼吸道症状32 人,疑似职业暴露3 人。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的健康管理和评估流程,并进行相应的处置。

1.2 方法

1.2.1 医院管理组织架构及制度建设

完善科学的组织架构是新冠疫情期间医院各类人群管理的基础,疫情期间医院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党委书记担任组长,下设五个管理小组:救治专家组、感染控制组、后勤保障组、督察督办组、综合协调与新闻发布组,其中感染控制组由医院感染控制科牵头,医务部、护理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负责疫情期间全院各类人员的培训及健康管理工作,根据不同时期疫情特点及重点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并签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员工防控监测制度》、《疫情期间外来人员管理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出入住院部人员管理的通知》(共计三版)等专项制度,为人员管理提供制度保障[2]。

1.2.2 多种形式、各类人员培训

疫情期间,依据最新更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国卫办医函〔2020〕680 号)》、《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65 号)》、《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229 号)》[3]等相关指南和文件的最新版本,不断完善、更新本院防控制度和流程,制定培训考核方案,由感染控制组牵头,利用网格化、信息化工具,线上线下相结合,完成全覆盖的培训。

1.2.3 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和应急处置流程

1.2.3.1 体温及症状监测

全院以科室为单位(包括物业后勤管理人员)进行网格化管理,设置45 个网格员,由网格员每日通过微信链接上报给督察督办组工作人员,监测内容包括体温、症状和是否发生防护不当等情况,由督察督办组每日汇总信息,将异常情况(体温>37.3℃、干咳、胸闷、发热、呼吸困难、乏力、腹泻等)及时转报给院感科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和处理。

1.2.3.2 统一防护标准,规范防护用品选择

参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75 号)》[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防护技术指南(试行)》[5]等文件和指南,根据医院不同工作区域、不同岗位、接触新冠肺炎患者可能性及暴露风险,对不同区域和岗位进行风险评定和防护级别指导。见表1。

1.2.3.3 确诊患者接触人员的评估及处置

根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附件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对密切接触者的定义和管理要求,使用标准化问卷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岗位、接触方式、接触地点、接触时防护是否到位、最后接触日期、有无症状等方面,风险评估结果分为高风险与低风险两种,高风险内属于呼吸道暴露者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规定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其余情况需进行核酸检测,相隔24 小时两次阴性方可返回岗位[6]。

1.2.3.4 工作人员健康评估及处置

工作人员健康评估对象主要包括高风险操作时发生职业暴露、与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及出现相关症状的人员。评估内容包括:①高风险操作发生职业暴露/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发生口罩脱落、防护服/手套破损、黏膜暴露、针刺伤等;② 呼吸道典型症状发热、干咳、胸闷、呼吸困难、乏力、腹泻(排除饮食和紧张因素)等及其他症状流涕、打喷嚏、咽喉痛等症状(尤其伴随受凉史)。风险评估结果分为高风险与低风险两种,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置[7]。

2 结果

2.1 医务人员培训及改进情况

本院进行线上线下各类理论培训共计25 场,培训2930 人次,对医务人员进行一对一个人防护用品穿脱考核600 余人次,参加考核的542 名,第一次考核达标率分别为80%和76%;为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和培训效率,在线发布《培训效果评估表》,在五个方面对培训课程进行评估,共计在线回收合格表格760 份,根据学员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细则,并有针对性的对重点难点提炼讲解和实际演练,最终第二次考核达标率达到96%和92%,合格率分别提高20%和21%。

2.2 各类工作人员健康评估 详见表3

表3 管理前后糖尿病知识及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得分差异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第7种被鉴定出的可引起人类感染的冠状病毒,新冠肺炎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如隐性感染者、潜伏期后期和恢复期带病毒患者也是感染源,人群对该病毒均无免疫性,普遍易感[8]。此次新冠疫情期间,医务人员感染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医疗机构中获得。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标准不统一,穿脱流程不规范,许多医务人员认为穿的防护物品越多、防护级别越高越安全,实际上科学防护最强调的是适合而不是多[9],因此加强针对性培训,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分析并及时反馈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提升医务人员正确选择与使用防护用品的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

医院作为公共场所,人员构成多样,情况复杂,对于不同人群制定明确的管理细则并督导落实,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疫情期间,本院院感科联合护理部、人力资源部、后勤安保部对患者家属、陪护人员、外地返深员工、新入职员工、集体宿舍员工、短期在院工作人员等均进行了细致的流行病学史调查,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隔离、核酸检测等流程,保障员工的生活补给,最大限度的保障各类人员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我院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实行严密的人员精细化管理,取得阶段性效果,疫情尚未结束,在新形势下,外放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疫方针将继续执行下去,此实践方法可推广到更多医院,为人员管理提供经验和参考。

猜你喜欢
防护用品医务人员肺炎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
——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 检查要点20 为劳动者提供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正确使用和良好维护(连载六)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来势汹汹的肺炎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