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1-07-12 14:14瞿琬林陈峰赵迪
西藏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羟考酮丙泊酚妇科

瞿琬林 陈峰 赵迪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四川成都 611830

截石位因有利于建立人工二氧化碳(CO2)气腹,可充分暴露会阴部,便于操作等因素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体位[1]。但术中气腹、截石位体位引起的内环境变化会对患者呼吸功能、术后恢复等均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保障麻醉效果是临床最为关注的问题。丙泊酚在麻醉诱导和维持中较为常用,但有研究表明单独使用所需剂量较大,可能会带来低血压、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2]。盐酸羟考酮是一种中枢神经镇痛药,已有研究表明该药物与丙泊酚联用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3],但其对老年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较少。故本研究旨在探讨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对老年妇科截石位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都江堰市人民医院2019 年3 月~2020 年8月诊治的老年妇科截石位腹腔镜手术患者85例,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1例)。纳入标准:①均在本院接受妇科截石位腹腔镜手术;②患者年龄>60 岁;③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的患者;④患者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和呼吸功能障碍者;②脏器功能不全者;③术中出现休克、大出血等并发症者。

1.2 方法

采用舒芬太尼(0.25 ug/kg)、丙泊酚(以1.0 ug/mlTCI 进行诱导)、咪达唑仑(0.02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 mg/kg)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进行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82)TCI 进行麻醉维持,调整丙泊酚的输注浓度,BIS 值维持在40~60,浓度为3~4 ug/ml,即进行手术操作。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 缓慢静脉滴注盐酸羟考酮0.1 mg/kg,然后给予TCI 丙泊酚,调整丙泊酚浓度,待BIS 值在40~60 时即进行手术操作。两组术中均静脉泵注舒芬太尼0.1 ug/kg/h;术中间断给予顺苯磺酸阿曲库铵2~4mg 以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前40 min停止舒芬太尼泵注,观察组患者在关腹前5 min 给予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0.1 mg/kg 术毕停止TCI 丙泊酚,带管送至麻醉恢复室(PACU)继续观察。

1.3 观察指标

①血流动力学指标:于入室时(T0)、气管插管即刻(T1)、气管插管后(T2)、气腹建立即刻(T3)、气腹建立后5 min(T4)、气管拔管即刻(T5)和气管拔管后5 min(T6)监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和HR。②麻醉恢复期相关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PACU 停留时间。③统计两组患者围麻醉期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0.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见表2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

注:与T0时刻比较,*P<0.05

2.3 两组麻醉恢复期相关指标 见表3

表3 两组恢复相关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恢复相关指标比较()

2.4 两组麻醉后不良反应 见表4

表4 两组麻醉后不良反应比较 [n(%)]

3 讨论

微创腹腔镜手术在妇科应用较为广泛,多项研究表明截石位妇科腹腔镜手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4]。但老年患者受到疾病与体质因素影响,器官功能衰退,对于全身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加,且清除半衰期较年轻患者延长,同时术中特殊体位、气腹建立过程、手术等均会引起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增加手术风险,并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选择较好的可维持老年患者围术期呼吸循环稳定的麻醉方案势在必行。丙泊酚的特点是起效快、代谢快、作用强、苏醒快,但单独使用丙泊酚因剂量容易产生呼吸抑制、循环抑制等不良事件[5];另有研究表明丙泊酚无镇痛效果,患者术中伤害性刺激较大时易发生体动,影响手术进行[6]。羟考酮是从生物碱蒂巴因中提取出来的阿片类药物,其镇痛作用无封顶效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代谢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王万玲[7]等人的临床实验显示,与单独使用丙泊酚相比,丙泊酚复合羟考酮应用于老年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本研究将其应用于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结果也显示羟考酮复合丙泊酚TCI 可使机体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与上述研究相符合。一方面丙泊酚可通过抑制机体交感神经,降低儿茶酚胺水平,抑制应激反应,同时还可通过降低缩血管内皮素水平减弱心肌收缩力,从而减减少血管扩张的外周阻力,达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目的;另一方面羟考酮可通过激动k 受体和u 受体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平滑肌,发挥镇痛作用,具有起效快、对呼吸抑制作用小等特点,可产生全面强效的镇痛效果,既往已有研究表明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可提高术后镇痛效果[8];同时从外周感受器、传导通路等方面阻断创伤信号的传入,切断各种有害刺激对机体的创伤,维持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9]。麻醉平稳与否是影响手术效果以及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既往已有学者研究表明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可提高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等安全性,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羟考酮复合丙泊酚TCI 可有效提高麻醉安全性,有利于麻醉后恢复,可能是羟考酮的镇痛机制与内阿片肽相似,对免疫抑制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小,故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相比于单用丙泊酚TCI,羟考酮复合丙泊酚TCI 应用于老年妇科截石位腹腔镜手术中,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猜你喜欢
羟考酮丙泊酚妇科
丙泊酚减低EZH2对miR-34a抑制效应与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变化的研究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羟考酮预先镇痛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研究
羟考酮与吗啡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效果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