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氟吡汀对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7-12 14:14刘峰邓思思
西藏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马来酸肉毒三叉神经痛

刘峰 邓思思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焦作 454000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后遗症,是一种非典型性面部神经痛。多见于老年人,持续性疼痛3 个月以上的慢性、顽固性疼痛,使患者的身心及其健康遭受巨大痛苦[1]。早期治疗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以抗病毒及镇痛为关键,多通过药物、针灸等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常用加巴喷丁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但镇痛效果有时不理想[2]。为了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就马来酸氟吡汀联合用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详细进行分析。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3 月~2019 年8 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49例,女51例;年龄56~85 岁,平均年龄(72.68±8.57)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75±0.54)年。观察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58~83 岁,平均年龄(72.71±8.46)岁;病程2~4 年,平均病程(2.23±0.68)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 >0.05),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相关诊断标准,VAS 评分6~10 分[3];②患者伴有闪电样发作性疼痛、自发性刀割样疼痛或持续性烧灼痛;③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肝脏功能不全者;②其他原因引起的面部疼痛;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④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⑤神经系统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海南赛立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223)0.3g/次,3 次/d;氨酚羟考酮(SpecGx LLC USA,批准文号J20171086)口服,1 片/次,3 次/d。基于此,观察组加用马来酸氟吡汀口服(四川青木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50006)0.1g/次,3 次/d;予以100U A 型肉毒毒素(兰州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70037)加2mL 浓度0.9%生理盐水进行皮下注射,每个敏感区为2~5 个点,深度为0.1~0.3cm,注射部位沿着神经走向。所有患者均需连续治疗4 周。

1.4 评价指标

(1)疼痛程度:采用VAS 评分对疼痛强度进行评价,按疼痛强度计分,分值为0~10 分,分值越高提示疼痛强度越大。(2)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日常生活质量量表(QOL)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4]包括:睡眠、精神、疾病认知、治疗态度、食欲、日常生活及家庭理解等7 个维度,每个维度1~5 分,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 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评分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分)

2.2 生活质量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QOL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QOL 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属脱髓鞘疾病,是疱疹病毒继发感染脑干周围神经导致的症状[5]。疱疹病毒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开始大肆繁衍扩散,一方面攻击皮肤,致使患者皮肤表面出现带状疱疹;又对患者神经进行攻击,使得神经发炎、渗出、水肿、甚至坏死,反复神经疼痛为最终表现形式,令患者痛苦不堪。

口服或静脉用药是治疗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方式,包括抗癫痫药、抗病毒药、糖皮质激素等。但一般认为在皮损的情况下采用抗病毒药物;止痛药或非甾体抗药药物可缓解疼痛,但药效持续时间短,副作用较多;糖皮质激素可缓解炎症,但耐药性较强;抗惊厥药是治疗神经痛常用药,是治疗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第一线药物,临床治疗时需根据具体症状合理用药。本研究中采用加巴喷丁、氨酚羟考酮联合马来酸氟吡汀治疗,其中加巴喷丁是一种新颖的抗癫痫药,在消除异常性疼痛和痛觉过敏方面尤为有效。其通过调节中枢神经功能,抑制兴奋神经递质产生,达到镇痛效果。氨酚羟考酮片是阿片类中枢镇痛药,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主要作用于中枢阿片受体,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阻断痛觉末梢神经的传递,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马来酸氟吡汀是临床上一种新型的止痛药,具有镇痛、保护神经和肌松三重功效,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和血管性疼痛均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另外还是选择性神经原钾通道开放剂,可以通过激活神经细胞膜上G 蛋白偶联的K+通道、K+外流稳定静息膜电位、使细胞膜活性降低,从而间接地抑制了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激活,达到调节中枢性疼痛易化、阻断疼痛冲动传导的作用。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生长繁殖时产生的一种具有毒性的蛋白质,可以分为A、B、C、D、E、F、G 等7 个抗原型,其中A 型毒力最强,此外肉毒毒素可抑制伤害性感觉器传导,阻止神经传递和神经肽类释放(谷氨酸盐、P 物质等),降低外周敏化,间接降低中枢神经敏化,从而有效缓解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VAS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睡眠、食欲、疾病认知、精神等方面评分更高。上述结果证实,使用马来酸氟吡汀治疗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患者,镇痛效果更为显著,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奚奇[6]等研究将马来酸氟吡汀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患者,结果显示镇痛效果明显。此结论与本研究结果相似,但本研究观察组补充使用A 型肉毒毒素,同样具有良好镇痛效果,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相较题材更为新颖。

综上所述,马来酸氟吡汀镇痛效果明显,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的理想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马来酸肉毒三叉神经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综合护理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封包联合持续加压法治疗婴儿血管瘤疗效评价
荧光法测定溶液和食品添加剂中的马来酸
治三叉神经痛
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评价
有关肉毒毒素的疑问
肉毒杆菌有多毒?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活菌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B型肉毒毒素(myobloc)除皱临床疗效初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