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视角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组织与优化

2021-07-15 02:44赵建伟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乡土规则法治

赵建伟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以理论讲授为主,不断扩大课堂知识容量,却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识内化情况,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形成道德感悟。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尤为关键,它可以切实改变以讲授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生成、内化与迁移知识。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竭尽所能地完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一、利用微课完善实践准备,促使学生整合知识

“预则立,不预则废。”完善的准备工作可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现实效益,突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思想,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完善实践准备,明确实践任务,整合学科知识,从而加深学生的实践感悟。

例如,在“守护生命”的教学结束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个“捍卫生命权利,让生命变得更加绚烂”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明白应该如何守护生命。为此,笔者录制了主题微课,展示了几个威胁青少年生命的案例,以“如何守护我们的生命”为主题创设了问题情境。通过微课引导,学生能够意识到守护生命的重要性,并自主查找相關资料,完善实践准备。

二、利用合作完善实践探究,促使学生自主迁移

综合实践活动与常规课堂教学不同,前者不受时空限制、学科限制,完全围绕实践主题展开,而学生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主体行为,分享个人成长经历与人生感悟,自主建构德育知识,加深实践感悟。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组织小组合作教学活动,转变学生的被动接受方式,使其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切实优化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实践心得。

例如,在“遵守规则”的教学中,笔者以“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规则”为主题组织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懂得规则与自由之间的关系,从而自觉遵守、维护规则,懂得克制自我行为。为此,笔者鼓励学生自由分组,合作调查生活中的规则,积极整理实践材料。例如,有的小组调查了交通规则,还利用交通网站整理了详细的交通规则,调查了一些违反交通规则的新闻资料,将理论与案例结合起来生成了实践结论;有的小组则以车站为主要调查范围,整理了在车站这一公共场合所要遵守的规则制度……最后,各小组在综合实践展示活动中共享实践成果,切实了解生活中的规则,进而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

三、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实践内容,促使学生积极成长

乡土资源是具有地域特点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新课改鼓励一线教师根据现实情况开发必要的乡土资源,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更应该以丰富的乡土资源来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家乡、自然与社会,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德育成长。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围绕实践主题适当整合乡土资源,不断丰富实践内容,使学生可以真正取得德育进步。

例如,在“让家更美好”的教学中,笔者以“小鬼当家”为主题组织了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德育知识。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笔者积极开发家庭资源,要求家长全力配合,放手让学生处理个人事务,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组织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也能从根本上优化学生的德育认知,是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方式。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根据现实条件积极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全面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准备。

猜你喜欢
乡土规则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让规则不规则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