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2021-07-15 13:46黄媛媛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信息技术

黄媛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1.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些教师照本宣科,这不利于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

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通常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重要载体。将课堂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能使原本抽象的教学内容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能开阔学生视野,还能加深学生理解。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案例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关系的认识。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教学“敬畏生命”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播放有关清明祭祖、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5.12”地震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可贵。这样,学生能够对教材中的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同时也能更好地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

2.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能够将静态的内容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来,也能够将抽象的内容以生动化、形象化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获得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设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生活需要法律”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这样一个故事。

早晨8点多,张女士刚起床,就听见外面一片嘈杂。原来是一位老爷子由于年岁已高,反应稍慢,骑自行车时碰到了一条小狗。狗主人不依不饶,非得逼老爷子赔偿。张女士问清了碰狗的时间后,对牵狗那人说:“第一,我们需要您出示合法的养犬证。第二,您遛狗的时间不对,有关法律规定是晚7点以后至第二天早7点之前!”听了张女士的话,狗主人也自觉理亏,争辩了几句就走了。

针对以上案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在学生完成讨论之后,教师要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会非常高涨。

3.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情感。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平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加深对学生的了解。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促进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品出情感的韵味》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节目《朗读者》中斯琴高娃读《写给母亲》的片段。然后提问:斯琴高娃并不是作者,为什么她会产生这么深的情感,仿佛是在说自己的母亲?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后,教师要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情感,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情感带给自己的成长。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為学生创设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信息技术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