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体验式教学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2021-07-15 13:46陈红梅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民代表体验式价值观

陈红梅

实践、体验、感悟和分析是体验式教学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环节和过程。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还存在许多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严重影响了体验式教学的效果。

一、高中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分析

1.高考升学的压力。

高考升学的压力是高中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实效性低的关键原因。思想政治是高考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生和家长看来,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如何要看政治學科的成绩,很少有人把学生的思想道德表现作为评价标准。

2.学校实践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制约。

学校是教学的场所,学生除了在教室上课和在实验室做实验外,很少有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没有实践基地和实践体验的场所和条件,也是制约学生参与社会体验的重要原因。

3.传统学习模式的约束。

高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去参与各种课堂实践活动,对社会实践活动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很难按教育者的意愿去参与社会实践。同时,由于高考压力的加大,学生都很难也不愿意去参加社会实践,害怕耽误了学习,即便有的学生参加了,也会由于主动性不足、积极性不够而不能深入去体验和感悟。这些问题导致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活动不能得到有效开展。

二、高中政治体验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体验式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聚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内容上,凸显实践活动;在教学效果上,重在体验、感悟。

1.聚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体验激发情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教学中,虽然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从理论上认识到人民代表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性质,但很难体会到人民代表是如何真正代表人民去行使国家权力的。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模拟人民代表的选举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选举人民代表的实践,参加人民代表的调查研究和提案形成过程,理解和接受本课“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凸显实践活动。

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借助实践活动获得自我体验,通过自我感受完成从实践到认识的升华。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可以对学习对象和内容进行个性化选择,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具有真实感的亲身体验和感悟。因此,体验式教学的效果如何与学生的参与程度有着直接关系。

3.重在体验、感悟。

体验式教学与常规课堂教学的区别在于,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进而获得直接体验和情感感悟。因此,体验式教学不能有活动没要求、有实践没体验。在体验式教学中要重视体验、感悟,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激发情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多彩的消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亲身感受各种消费类型的不同,感悟盲目跟风消费的危害性,落实本课培养学生正确消费观、做理智消费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高中政治体验式教学的实施

体验式教学的开展,一定要有教学计划。要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定期参与体验式实践。例如,在有关市场经济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市场调查,调查同一种商品在不同时期价格的波动情况,以及不同时期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和实践体验,使其加深对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的理解,体会改革开放给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好处。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认知、情感的变化,让学生亲身感受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在意义。

猜你喜欢
人民代表体验式价值观
人民代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是谁提出“人民代表会议”
人民代表会议的历史背景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