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4工作面回撤通道支护设计应用

2021-07-19 09:31冯耀文孙国强
山西化工 2021年3期
关键词:锚索岩体锚杆

冯耀文, 孙国强

(1.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忻州 036600;2.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1 概述

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18104工作面回撤通道布置在采区南部,回撤通道东部为18102采空区,南部为18104采空区,西部为18106工作面,北部为集中大巷。

18104工作面回撤通道总长度为300 m,巷道从工作面运输顺槽80 m里程牌处开口向回风顺槽贯通施工,18104工作面回撤通道宽度为5.0 m,高度为4.0 m,回撤通道破4#煤层底板进行掘进,留顶煤厚度为2.0 m,煤层稳定性相对较好,煤层内含多层泥岩夹层;4 #煤层顶板情况如下:1) 直接顶:主要以泥岩、砂岩混合岩层为主,厚度为3.9,岩体单轴抗压强度为42 MPa,岩体胶结性稳定;2) 基本顶:主要以砂质泥岩、中粒砂岩为主,平均厚度为15 m,岩体单轴抗压强度为62 MPa,岩体稳定性好[1-3]。

截止目前,18104工作面即将回采到位,距停采线不足50 m,为了保证回撤通道施工安全,提高回撤通道围岩稳定性,决定对回撤通道围岩应力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支护设计。

2 18104回撤通道附近岩体结构观察分析

1) 围岩观察方案:为了详细了解18104回撤通道顶板20 m范围内岩体岩性情况,决定采用孔壁观察法进行顶板岩层分布情况和结构观测。由于18104工作面正处于回采阶段不利于测点布置,而18103工作面与18104工作面两翼布置,两个工作面回撤通道间距为200 m,两个工作面回撤通道附近岩体岩性基本相同,所以决定在18103回撤通道附近布置3个测点,如图1所示。每个测点布置一个窥视孔,窥视孔与顶板垂直布置,孔深20 m,直径为62 mm,窥视孔施工完后采用直径为30 mm水管对孔壁进行冲洗,保证后期孔壁岩体窥视效果。

图1 顶板岩体窥视钻孔布置示意图

2) 测点布置:第一个测点布置在18101辅运顺槽230 m处,第二、第三测点布置在18103工作面辅运顺槽450 m和540 m处,所有测点窥视孔布置在巷道顶板中部,为了保证后期顶板窥视施工安全,对测点及其附近顶板应采用支设单体液压支柱、安装梯子梁进行加强支护。

3) 观察结果分析:窥视孔施工完后采用ZKXG30K窥视仪进行钻孔壁围岩观察,通过对3个钻孔窥视观察分析发现,18104回撤通道往上2.0 m范围内主要为4 #煤层,2.0 m~4.2 m范围内为泥岩,中部含有一层砂质泥岩;在4.2 m~8.1 m范围内为页岩、砂岩互层为主,在不同岩体胶结面附近出现局部裂隙现象;在8.1m~19.2m范围内为中粒砂岩,在此段范围内孔壁完整圆滑,无破碎现象,稳定性较好;在19.2 m~20.2 m范围内为细砂岩该段岩层完整,如图2所示

图2 测点顶板岩体结构窥视图

3 18104回撤通道联合支护设计

通过对18104回撤通道顶板岩体观察发现,在顶板0 m~4.2 m范围内为重点支护区域,该范围内可采用大直径(长度)均让压锚杆进行支护,4.2 m~8.1 m为砂质泥岩,岩体单轴抗压强度为62 MPa,且该区域裂隙发育低,岩体整体稳定性较好,该区域可采用恒阻让压锚索进行支护。

3.1 支护设计方案

3.1.1 均让压大锚杆支护

1) 均让压大锚杆支护原理:由于18104回撤通道顶煤厚度为4.2 m,巷道在开挖前4 #煤层单轴抗压强度介于25.3 MPa~29 MPa之间,巷道开挖后受应力影响,4 #煤层局部裂隙发育,单轴抗压强度降低,平均为19 MPa,稳定性相对较低,会出现蠕动变形现象,传统刚性锚杆让压效果差、支护长度不足,导致锚杆支护后锚固失效、破断现象严重;而均让压大锚杆支护增加了原支护体长度及直径,提高锚杆屈服强度,大大提高了锚杆锚固效果,同时,该支护下端安装让压机构,当顶板来压发生蠕动变形时,支护体可适应顶板变形现象,达到耦合支护作用[4-5]。

2) 支护结构:均让压大锚杆支护主要由支护杆体、蛇形单泡让压件、承载机构等部分组成,支护杆体主要采用长度为3.0 m,直径为28 mm左旋无纵筋高锰钢锚杆,锚杆屈服强度为322 MPa,破断力为420 kN,延展率为5%;蛇形单泡让压件最大让压长度为0.3 m;承载机构主要采用“JW”型矿用钢带,钢带长度为4.8 m,宽度为0.32 m,厚度为4 mm,钢带上均匀焊制5个长方孔,孔中心间距为1.0 m,如图3所示。

图3 18104回撤通道均让压锚杆(索)支护平面示意图(mm)

3) 支护施工工艺: a) 首先在巷道顶板施工一排支护钻孔,钻孔直径为35 mm,深度为2.8 m,钻孔垂直顶板布置,钻孔中心水平线与巷道两帮垂直; b) 支护钻孔施工完后对钻孔内依次注入锚固剂进行锚固(K2360和Z2360各一支),设计锚固力150 kN,预紧扭矩不低于250 N.m; c) 锚杆安装,其外露段依次安装让压机构、“JW”型钢带、螺母并进行预紧。

3.1.2 恒阻锚索支护

1) 恒阻锚索支护结构:恒阻锚索支护主要由恒阻锚索、梯形梁、鸟窝双泡让压件等部分组成;恒阻锚索采用直径为21.8 mm、长度为6.5 m的19股钢绞线,锚索设计屈服强度为540 MPa,破断力为860 kN,延展率为32%;梯形梁长度为4.0 m,宽度为0.4 m,主要由若干根直径为16 mm圆钢焊接而成,鸟窝双泡让压件最大让压行程为0.5 m。

2) 支护工艺: a) 首先在巷道顶板相邻两排均让压锚杆之间施工一排锚索钻孔,钻孔布置间距为1.8 m,排距为3.0 m,钻孔深度为6.2 m,直径为30 mm; b) 钻孔施工完后对钻孔内进行锚固恒阻锚索,每个钻孔3支锚固剂,锚固力为320 kN; c) 同一排锚索安装后对其外露端安装一根梯形梁、让压机构,并采用锁具进行预紧,预紧力不得低于370 kN。

3.2 支护效果分析

18104回撤通道施工到位后,在回撤通道顶板每隔50 m安装一台GWL150(A)型数显离层仪进行顶板位移量观察分析,该离层仪深部固定点安装在7.0 m处,浅部固定点安装在3.5 m处,通过1个月现场观察发现:

巷道掘进后在0 d~9 d范围内顶板出现大蠕动变形现象,顶板下沉量相对较大,达0.23 m,下沉区段位于顶板2.4 m~3.2 m范围内,顶板下沉后主要表现在巷道中部下沉,两侧弯曲,但未破坏顶板整体承载结构;在9 d~21 d范围内锚杆(索)起到主动支护作用,顶板蠕动变形现象降低,下沉量为0.04 m,在21 d~30 d范围内锚杆(索)与顶板实现了让压耦合支护作用,顶板下沉量趋于零,在此期间顶板锚杆、锚索未出现断裂、锚固失效现象,顶板锚杆(索)支护满足巷道支护需求。

4 结语

王家岭煤矿通过18104回撤通道附近顶板岩体结构稳定性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提出了均让压大锚杆(索)联合支护设计,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该支护设计满足应力区回撤通道支护需求,避免了支护盲目性,降低了支护成本费用,简化了支护工序,为类似条件下掘进巷道顶板支护提供了实践依据。

猜你喜欢
锚索岩体锚杆
喷淋装置在锚杆钢剪切生产中的应用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阿舍勒铜矿深部岩体岩爆倾向性预测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冀东麻地岩体铷等稀有金属元素赋存特征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基于岩体结构的岩爆预测方法研究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岩体爆破块度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