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建设研究

2021-07-19 23:12孙红霞
理论与创新 2021年6期
关键词:双师型长效机制高职院校

孙红霞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高校教师所承担的工作使命逐步迈向多样化,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吸引力逐渐淡化,出现教师对工作产生倦怠感、职业道德素养降低、教书育人意识淡薄、敬业进取精神不足,因此在“双师型”背景下提高教师主体地位,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对教师、学生及社会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道德素养  自我塑造 长效机制

引言

高校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及素质的好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在“双师型”的大环境下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升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教师队伍的建设对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1.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素质现状研究

1.1职业道德主流健康向上,价值观出现偏差

高职院校教师基本上都出生于七八十年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氛围下,自由、民主、文明、和谐等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为青年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生长土壤和养分。从总体上看,高职院校教师的政治品质积极向上,理想信念坚定,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够言传身教。另一方面,仍有一少部分教师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对“双师型”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举措缺乏正确的认识,同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冲击,使得部分教师价值观出现了偏差,盲目的崇洋媚外,并通过课堂灌输给意识形态尚未健全的大学生。

1.2职业道德意识淡薄,职业责任感缺乏

从当前的发展形势分析来看,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都是应届生,他们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但在教学工作的认识和党的教育思想的理解等方面却处于起步阶段,有时无法及时、从容的应对教学工作中的新挑战与新任务。一些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缺乏最基层的实践经验,凭借教师资格证、从业资格证等,直接走向课堂,在职业道德意识方面缺少培养。

1.3缺乏师资入职标准,量化考核欠缺

学校对于教师的选聘,按照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标准对新进教师进行考试仅仅停留在教师教学能力和基本知识、教师讲课基本能力方面。相关调查数据证明,新引进教师普遍缺乏实践能力,岗前培训仅仅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由于教育体制和人事制度等方面原因,学校从社会引进人才困难重重,学校待遇相对企业而言较差。如此导致高职教育发展速度与教师发展速度成反比,教师心理落差较大,开始产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职业道德素质急剧降低。

1.4职业认同感低,法律意识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招聘都是通过相关考试公开招聘,一旦录用,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的条件下,都是编制内待遇。部分教师正是利用教师这一“铁饭碗”来生存在,认为教学与继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无关紧,课堂纪律松散,自我要求不高,给学生带来负面引导,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影响,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无法很好的掌握。一些教师疏忽本职工作,将重心放于教学之外的事情上,造成学生课后辅导不足,影响其巩固知识。

2.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及途径

2.1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塑造

高校教师承担着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科学研究及科研创新四个方面的主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高校教师所承担的工作使命也逐步迈向多样化,他们首先要做到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武装自己,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促进自身职业道德建设;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工作量和繁琐的科研任务,高校教师必须学会舒缓生活及工作中的重压,保持心态平和,对自身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估,要求高校教师加强自身心理健康维,从而护促进其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最后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对职业道德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高校教育时要时刻将自身作为行为典范,将职业道德规范作为评价自己职业行为的标准,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思想意志,加强职业道德的践行能力,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忘初心,锐意进取。

2.2拓宽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渠道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社会各个阶层都要保证教育的优先,努力使教师到受尊敬,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弘扬尊师重道的社会风尚,让教师喜欢并深爱这份职业。同时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培训,拓宽学习渠道,积极举行各类学习交流活动,并制定严格的制度,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并将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标准。积极组织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团的十八大精神,让其感受自己国家对当代青年的关心和关注,推進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观的形成。

2.3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求实现渠道多元化,制度保障规范化,考评机制奖励化。第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展开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举办髙校教师职业道德讲座,开展教师文化活动;教师中进行职业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掀起引领和示范带头作用。第二,严格按照要求落实相关法律文件和政策法规,深入开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第三,优化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激励与考评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采取合理公平的激励体制,以人为本,从高校教师的实际需要和具体工作出发,利用制度的作用对其进行物质和精神方面激励;同时,针对职业道德培育的制定规范合理的管理体系,成立专门的考评机构,结合实际,对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考核和评价,实行奖惩制度,引导高职院校教师高度重视自身的职业道德培养,积极投身于职业道德建设的系统中。

综上所述,随着师德问题关注程度的上升和研究的深入,在“双师型”教师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到影响到各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的环境导向,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才能保证高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因此,我们要从高校本身角度出发,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加快健全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学校与教师两者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琳娜.浅谈高校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J]科技展望,2015,11(24):189-190.

[2]徐漫,卢胜玲,张莉.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措施[J].学周刊,2016,13(08):247-248.

[3]关玫玫.教师职业道德修炼[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双师型长效机制高职院校
构建公立医院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
“家校社”一体化的德育协同长效机制探究
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正在制定,房价会降吗?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与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