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21-07-22 21:07黄盈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8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网络环境中小学

黄盈

【摘要】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环境日益重要,逐渐成为各个研究领域不可忽视的部分。2020年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属性结构显示,截止至2020年3月我国小学、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群体分别占17.2%、41.1%、22.2%,中小学生网民占总网民80.5%。可见,中小学生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环境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更甚,网络环境存在很多有利条件,但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诸多挑战。因此,对网络环境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进行分析十分必要。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机遇及挑战;发展路径

一、网络环境给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现代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环境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的优势下,网络环境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机遇。

从实践而言,网络环境可改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主要体现为改善教育方式和实践方式两大方面。从过去的纸质教材,到如今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加之以VR技术等教学手段,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网络环境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教育方式。从实践方式而言,过去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的是利用少年宫、博物馆、德育基地等实践方式进行,而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例如,清明节网上祭奠先烈,德育思想学习视频观看等,拓宽了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式。

从思想观念而言,网络环境有利于转变陈旧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观念。从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教师的单方面灌输为主;如今,网络为教师和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平等的交流平台,平等性、民主性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日益代替传统的灌输式观念成为主流。与此同时,网络环境具有跨时空的特点,让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逐渐从局限时空转变为跨时空交流,促使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更加注重校际合作、城镇公平、碎片化时间的利用,而逐步淘汰傳统的集中灌输性学习和固定时间地点学习的教育观念。

诚然,网络环境下,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有很多机遇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网络环境给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而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他们对于网络信息往往是偏信偏听,这给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从中小学生自身的角度看,网络环境首先会对中小学生本身造成威胁,从而冲击其思想政治教育。首先,网络环境下,某些不良信息会危害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而中小学生是学习的黄金高速期与价值观的薄弱期的结合体,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冲击。如,网络上某些不良的视频,让人们看到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不良的网络环境是危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其次,网络环境对中小学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建设也带来威胁。网络拥有隐蔽性,在网络世界中,学生摆脱了真实的环境和角色的约束。因此,中小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变得随意,与之伴随的是责任感的降低,进而造成中小学道德意识的日益薄弱;同时,网络与现实之间价值观的冲突也影响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比如,基于网络安全考虑,一些中小学生认为在网络上对网友撒谎无关紧要,但是,这个价值观和现实生活中“诚信”的价值观相背离,从而造成网络的价值观和现实价值观的矛盾,影响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最后,网络环境会导致中小学生人际关系松散,网络环境使网络交往成为主流,这种虚拟交往环境是借助刻意加工过的文字的非直接性交流。因此,更容易获得在现实生活中所得不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于是,一旦中小学生脱离网络世界,回到现实,就容易导致情绪上的孤独不安,甚至会放弃现实的人际交往而选择继续沉溺在网络世界,进而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疏离,从而冲击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网络环境还会对学校教育造成挑战,从而冲击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在班集体建设上,网络环境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往往让缺乏自控能力的中小学生沉溺在网络世界里,导致人际交往的疏离,从而冲击班集体的建设。在学校发展上,网络环境成为校园不良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在网络中,色情暴力信息不在少数,而中小学生缺乏判断能力,经常会模仿网络上的暴力情节,从而也为校园暴力埋下萌生的种子。与此同时,网络不良环境还造成了中小学生性意识早熟等多种其它校园问题。

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阻挡的潮流。潮流之下,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网络环境的“双刃剑”,权衡二者尤为重要。在笔者看来,必须从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家庭等多个主体共同入手。

三、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路径探析

从国家和社会层面而言,国家和社会应该寻求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路径,主要体现为完善网络环境与加强制度建设。在完善网络环境上,应该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监管。与此同时,目前,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在网络资源的寻找方面会面临一大堆参差不齐的资源的筛选和判断。因此,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网络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和资源也十分重要。在加强制度建设方面,中国目前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网络制度,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但是,目前的网络环境依旧存在很大方面的问题,国家和社会应该更多地结合实际需求,针对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推出更多合理的方法,促进网络环境和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的兼容。

从学校和教师层面而言,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机遇进行教学。例如,可以加强校际之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流,缩短差距,取长补短;而教师作为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机遇,还必须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于教师而言,应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对于学校,则要对教师进行相关的网络知识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辅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家庭层面而言,应该从家校互动入手,寻求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路径。学校是进行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家庭则是与之相对应的主要阵地。二者之间应该加强家校互动,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体系。例如,建设家校群聊、校讯通等,加强家校联系,使两者在教育学生方面形成网络合力,增强教育效果。

总之,随着网络的发展,从诞生到至今的5G时代,网络环境成为了我们不可脱离的部分。而中小学生作为我国最大的网民群体,解决网络环境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寻求对策,给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李孟.浅谈当前网络环境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才智,2013(24):32.

[2]韩兴元.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研究[J].神州,2018(5):67-69.

[3]赖伟华.网络环境下对中小学德育的挑战及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12):218-219.

[4]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2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937a638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a.html.

[5]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属性结构[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1042104.html.

[6]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OL]. 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flb/flfg/flxzsf/201805/t20180518_338285.html.

责任编辑  梁国胜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网络环境中小学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