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区不同年龄女性人体成分特点与肥胖现状分析

2021-07-23 00:54张欣悦皮治强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无机盐骨骼肌年龄段

张欣悦 皮治强 唐 奇 周 浩

人体成分是指人体组织中包含的各种组成成分及比例,主要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有研究表明,人体成分的异常与脂代谢紊乱、肥胖、糖尿病等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1]。本研究旨在分析成都地区女性人体成分特点,以及随年龄变化人体成分含量的变化,了解不同年龄人群健康状况,以期为指导成年女性健康生活方式及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来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常规体检的女性人群,自愿进行人体成分分析测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符合以下标准:①年龄在20~69岁之间;②无残疾,无发育畸形,无持续卧床病史;③非孕妇等特殊群体。

1.2 研究方法 采用韩国进口Inbody370仪器,输入受试者基本信息,嘱脱去鞋袜、外衣,取掉身上手机及金属物品,赤脚站立于仪器脚印电极处,双手握紧手部电极杆,上肢保持伸直,于身体两侧微微分开,与躯干约成15°角,保持静止,开始测量,结束后读取并保存数据。选取身高、体重、BMI、蛋白质、无机盐、骨骼肌、骨矿物质、体脂肪、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等作为研究指标。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相关性检验用Pearson软件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71名受试者按年龄分组,其中20~29岁77例,30~39岁114例,40~49岁144例,50~59岁96例,60~69岁40例。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29岁女性身高最高,60~69岁女性身高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BM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最高,见表1。

表1 成都女性不同年龄段基本情况比较

2.2 不同年龄段女性人体成分含量检测结果 体脂肪在各年龄段含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脂百分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峰值在60~69岁,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脏脂肪峰值在60~69岁,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蛋白质、骨骼肌含量高峰均出现在30~39岁,此后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无机盐、骨矿物质含量在30~39岁达到高峰,后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

图1 不同年龄段脂肪相关数据

图2 不同年龄段蛋白质、骨骼肌含量

图3 不同年龄段无机盐、骨矿物质含量

2.3 不同年龄段女性肥胖情况 成都女性总体超重率为26.53%,20~29岁组最低,此后随年龄增加逐渐增高,在 50~59岁组稍有下降,60~69岁组超重率最高;总体肥胖率为8.70%,40~49岁组最高,为10.42%,肥胖率随年龄先增后降,见表2。

表2 成都不同年龄段女性肥胖率 单位:%

2.4 人体成分与肥胖的相关性 对人体成分各指标与肥胖指标BMI行相关性分析显示,体重、体脂肪、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蛋白质、骨骼肌均与BMI呈正相关,其中体脂肪与BMI相关性最大。经显著性检验分析,相关系数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人体成分相关指标与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3.讨论

人体成分是反映人体内部结构比例特征的指标,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体成分均有差异。有研究表明,不同体质量或同等体质量的人其体成分构成比的差别将对骨代谢、心脑血管疾病、泌尿系结石、内分泌疾病、妇科疾病等多系统疾病有影响[2~6]。因此,保持人体各成分比例均衡是身体健康的有力保障。人体成分分析仪采用临床常用的生物电阻抗法,可以直观地用数据分析人体骨骼、肌肉、脂肪、无机盐、蛋白质和水分等成分的含量及比例,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应用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女性平均身高随年龄降低而增加,这与柳叶刀最新发表的中国人身高结果研究结果一致[7]:在1985~2019年这35年间,中国男性平均身高增幅在200个国家地区中位列第一,增长将近9cm,女性身高增幅排第三。成都女性平均身高也表现出明显增长。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无机盐是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和正常渗透压的必要条件;骨矿物质是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原料,与骨骼强度密切相关;骨骼肌是由骨骼肌细胞构成的一种肌组织,多附着于骨上,无机盐和骨骼肌的含量高低可以间接反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8]。本研究显示,成都地区女性的蛋白质、骨骼肌、无机盐、骨矿物质含量均在30~39岁达到高峰,后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四组数据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均呈现“反对勾”特点,表明成都女性“壮年期”为30~39岁,从40岁之后逐渐进入衰老,蛋白质、无机盐、骨矿物质、骨骼肌均呈消耗性下降,分解代谢增加,合成代谢减缓,年龄越大消耗越多,骨质疏松及骨折风险增大。

体脂百分比及内脏脂肪变化的整体趋势随年龄增加而增长,考虑与40岁以上女性劳动强度和体能均开始下降有关,代谢能力逐渐降低,造成脂肪堆积。但在50~59岁出现小幅度下降,考虑与围绝经期特点有关,雌激素水平紊乱或降低,导致身体及精神心理等一系列症状。据文献报道[9],约84.2%的妇女绝经前后会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身体及心理的不适均可造成该阶段脂肪含量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1992—2015年我国超重率从13%上升到30%,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本研究显示,成都地区女性超重率为26.53%,肥胖率为8.70%。数据与2009年(21.25%,4.33%)[10]、2011年(20.83%,5.72%)[11]相比明显上升,与2015年成都城区女性肥胖数据(29.22%,8.83%)[12]相比有所下降,表明成都女性肥胖现状虽仍然不容乐观,但健康意识有所上升,更加注重体重管理。

综上所述,成都女性在40岁以后身体肌肉、矿物质等健康指标逐渐下降,脂肪等非健康指标逐渐增加,身体状况整体呈下降趋势,肥胖情况堪忧,应注重身体管理,合适饮食,加强运动,适当补充钙剂。进行精准的人体成分分析有助于详细了解身体各项指标情况,为疾病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临床广泛合理应用。

猜你喜欢
无机盐骨骼肌年龄段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2021年《无机盐工业》总索引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毛蕊花苷对递增负荷运动小鼠骨骼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8-羟鸟嘌呤可促进小鼠骨骼肌成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骨骼肌细胞自噬介导的耐力运动应激与适应
无机盐对气藏砂岩表面动态润湿性的影响研究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防治进展
从认知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儿童音乐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