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老年肌少症的临床研究

2021-07-23 07:33何青松邱元芝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步速肌少症握力

谢 绮 尹 绢 何青松 邱元芝

肌少症是一类进行性的、广泛性的骨骼肌量和肌力减少导致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的综合征,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70岁以上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20%,8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50%。老年男性肌少症患者致残率是健康人的3.6倍,老年女性是4.1倍[1]。本研究设计一套对老年肌少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为探索适合我国临床老年肌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老年科住院的65岁以上符合肌少症诊断标准的老年肌少症患者70例。入选70例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25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75.7岁;对照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72.2岁。两组性别、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分别入住两个病区。对入选人员完成基础数据和临床数据的采集,基础数据主要有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住址,临床数据有肌量检测(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DxA)检测骨骼肌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ASMI=DXA测量值/身高2)、握力值(左右手分别测3次,取平均值)、活动能力测定[记录日常步速下行走一段距离(一般为6m)所需时间]、计算步速、ADL值。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1.1 肌少症诊断标准: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肌少症诊断标准[2,3]:①肌量减少:测量ASMI值结果(DXA测量值/身高2),男性<7.0kg/m2,女性<5.4kg/m2。②步速减慢:6m日常步速<0.8m/s;③握力减轻:男性握力<26kg、女性握力<18kg。满足①②、满足①③或满足①②③,可诊断肌少症。

1.1.2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65岁;③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①ADL评分<60分;②MMSE>24依从性差的患者;③合并严重的心、肺、脑肝疾病;④严重肾功能不全(内生肌酐清除率<30ml/min)。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入院时发放肌少症相关健康宣教单,学习肌肉锻炼计划课程,出院后每月1次电话随访,随访12月。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老年肌少症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并发放相关的资料,责任护士跟进指导,建立微信群,将相关健康知识、示教视频、科普知识链接定期发送上线,随时答疑,病区老年专科护士每个月两期健康大讲堂。②个体化营养支持:了解患者食欲、饮食习惯、食物摄入量、吞咽情况,给予患者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存在营养不良或者营养风险的患者在自由进食的同时进行口服营养补充(常用能全力、康全甘、康全力等),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剂量。富含蛋白质的口服营养补充制剂可弥补老年人日常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不足,从而维持和增加肌肉质量及力量[4]。同时注重维生素D的补充。③康复锻炼支持:和本院康复科联合治疗,每周至少2次抗阻力运动,每次至少20~30分钟。此外,还进行平衡训练、步态训练、按摩、关节被动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鼓励患者多下床活动。所有训练以有氧运动、量力而行为前提。④环境支持:病区设立了老年活动室,组织病友营造一起运动的氛围。

1.3 观察项目 住院患者每2周监测1次,安返家庭的患者每4周随访1次,随访12个月,观察以下指标:测量两组肌少症患者研究前后活动能力(ADL评分<40分表示重度功能障碍,41~60分表示中度功能障碍,61~99分表示轻度功能障碍,100分表示生活自理)、肌肉质量及肌肉强度的改变、步行速度、握力测量值。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治疗前后比较,干预治疗后患者肌少症症状显著缓解,显著改善患者的ASMI、步速、握力值、ADL(P<0.05),见表1。对照组肌少症症状未见显著缓解,见表2。干预后两组患者的ASMI、步速、握力值、ADL对比,实施老年肌少症综合护理的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

3.讨论

肌少症是老年增龄性疾病,国内外对肌少症的认识尚处于不成熟阶段,难以通过抗衰老及改变生物规律达到改善肌少症的目的。因为肌少症的发病机制呈复杂重叠性,涉及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退化、激素、营养、免疫功能以及运动等因素,所以肌少症的发展与饮食、生活方式及运动是有密切关系的,单一的治疗手段不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5]。本次研究发现,通过干预对照组治疗前后ASMI、步速、握力、ADL也有一定的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通过综合护理(健康教育、个体化营养支持、康复锻炼、环境和生活方式改变)干预患者的ASMI、步速、握力、ADL,结果得分较干预前提高明显(P<0.05),基本符合预期。运动不仅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的机能,还可以调节心理状态,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葡萄糖利用率,增强肌原纤维蛋白质合成,从而改善肌肉功能。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摄入是预防和管理肌少症的关键,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可以增强肌肉力量[6,7]群体性的运动可增加患者运动的积极性和趣味型,所以尽早对肌少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治肌少症、减少失能风险,预防不良健康结局。目前对老年人肌少症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老年人肌少症防治的干预方案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缺点样本量较少、研究时间较短,今后需扩大样本量,实施更为严谨的干预措施,以探索更为适合的干预方案。

猜你喜欢
步速肌少症握力
巧练握力益康寿
两种握力计测量社区中老年人握力值的一致性评价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性的行人过街信号优化
2019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下肌少症相关危险因素评估
肌少症对脊柱疾病的影响
运动预防肌少症
步速与住院高龄老年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步速与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健康老年人舒适步速测评的Meta分析
双能X线吸收法在肌少症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