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落实之实践

2021-07-23 04:03杨新荣
教育界·下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落实核心素养

杨新荣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已有四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文章从看懂、概括、梳理关系、课堂评价语、课堂实践、模式梳理、理性课堂构建、核心素养落实评价、形成指导思想与教学观等九个步骤,构建课堂教学落实的路径,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落实;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中高考改革背景下小学生全学科阅读素养培育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DDB18299)的研究成果。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產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2014年4月8日,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并于2016年9月13日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回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与怎样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积极思考,行动起来,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年来,虽然一线教师努力研究落实,但在课堂教学落实中出现了畏难不进、穿衣戴帽、退求学科核心素养等倾向。产生这些倾向的根本原因是一线教师没有找到好的学习、研究、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核心素养)的路径,并缺少必要的合作与引领。

一、学习与落实的路径

核心素养的学习与落实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步,看懂,对文本逐字逐句地研读是开端,也是必经之路;第二点,概括,结合文本对每一要点进行必要的概括;第三步,梳理关系,对十八个要点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解性梳理;第四步,创建基于课堂落实的核心素养课堂评价语;第五步,基于课堂评价语应用的课堂落实尝试;第六步,基于核心素养落实的课堂模式梳理;第七步,基于与本校课堂教学对接的理性课堂构建;第八步,构建核心素养落实评价系统;第九步,形成指导思想与教学观。

二、概括凝练为指导思想

教师应将核心素养的十八个要点的内涵概括、凝练为自己的认识,才能逐步演变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在课堂中才可能形成教学行为。具体如下。

文化基础之人文底蕴:1.人文积淀,即古今中外知识与方法;2.人文情怀,即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尊严、价值、发展和幸福;3.审美情趣,即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包括静态美与动态美。

文化基础之科学精神:1.理性思维,即崇尚真知,尊重事实与证据,有实证意识与逻辑清晰的表达与行为;2.批判质疑,即问题意识,包括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思维缜密、多角度思考和辩证分析;3.勇于探究,即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大胆尝试,保持好奇心与丰富的想象力。

自主发展之学会学习:1.乐学善学,即爱学会学,包括学习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的培养;2.勤于反思,即审视与总结、选择与调整学习策略与方法,包括反思知识、过程和情感;3.信息意识,包括广义信息(自觉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与狭义信息(数字化、“互联网+”、网络道德与安全)。

自主发展之健康生活:1.珍爱生命,即形成人生观,包括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生命安全与自我保护、健康的行为与习惯等;2.健全人格,即心理品质,包括自信自爱、坚韧乐观、自制力、自我调节与管理情绪、抗挫折等;3.自我管理,即认识与管理,包括认识与评估自我,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

社会参与之责任担当:1.社会责任,即在社会中对自己、他人、社会、自然的态度与行为;2.国家认同,包括国家意识(国情历史国民身份,捍卫主权尊严利益)与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传统文化,理解接受并践行社核);3.国际理解,即全球意识、开放心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社会参与之实践创新:1.劳动意识,即尊重劳动、参与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2.问题解决,即在复杂环境中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以及合理方案等行动的能力;3.技术应用,包括技术意识(技术与人类文明,学习掌握技术)与工程思维(想法创意转化为产品,改进与优化原产品)。

三、梳理要点之间的关系

用“一条龙”“一道菜”来理解核心素养落实与学科知识、课堂教学模式(要求)之间的关系。

一条龙: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学科素养的关系。课堂教学应以学科知识为出发点,以学科素养为引领,以课堂教学模式为框架,此三项为龙身;以核心素养将其包裹为龙身。备课思路是:以学科知识为基,以核心素养落实为本。课堂表现:课堂处处体现核心素养落实,又不失学科特点。

一道菜:核心素养与知识点教学的关系。不变的是食材,相对不变的是做法,变化的是口味,吃出情调与健康。食材对应每一个知识点,做法对应课堂教学模式,核心素养十八个要点对应十八种调味品。知识点不会变,课堂教学模式相对不会变,结合每个知识点的教学,从十八种调味品中精选适切的几种,做一道道有文化气息与育人气息的菜,好吃又有营养,使学生吃出情调与健康。

四、创建基于课堂落实的核心素养课堂评价语

基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围绕核心素养要点的落实,构建课堂教学评价用语表,可为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中提供可操作的方法与技巧建议。这一评价用语表应在不断改进、补充的动态中完善。如围绕批判质疑中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正向行为评价语为:“棒极了,你不但善于提取数学信息,而且能提出问题,说明你思考了而且问题意识很强,希望大家都能向他学习。”学生负向行为评价语为:“不错,你发现了这些信息,如果将这些信息说全,再提出你的问题就更棒了,证明你是个问题意识很强的孩子。”教师的每次课堂评价语要包括“好不好?哪里好?为什么好?”三个方面的内涵,“好不好”是定性激励,“哪里好”是指学生的行为,“为什么好”是核心素养点的培育。

五、深入挖掘课堂教学每个环节的育人因素

第一,核心素养的落实不是教学颠覆性的革命,而是思考还能怎样做才能更明确、更全面、更坚实。核心素养的培育要在教学设计中明白地写出来。

如一位教师在五年级数学“包装中的数学”中是这样制定教学目标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不同包装中的数学问题,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发生变化的情况,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渗透节约的意识。了解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上述教学目标中可以看出,已经有了核心素养落实的痕迹,如“弘扬民族精神”即国家认同中的文化自信;“渗透节约的意识”即社会责任中的履行公民义务,尊重爱护自然。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明确、具体的核心素养来确定三围目标,明明白白地写出来,这样才能使素养目标真正落地,而不是教学设计中的摆设。

第二,核心素养的落实不是阳春白雪,而是我们教学中的柴米。教学中要大声说出来,让学生感受到。

如在“包装中的数学”一课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1.课件出示过度包装的礼盒,渗透节约的意识,包装要节省包装纸。

2.提出问题:两个相同的香皂盒如何摆放?

3.學生动手操作怎样摆放,并小组汇报三种不同的摆放方式。

4.得出结论:重叠面越大,需要的包装纸越少。

从这段教学中不难看出,每一段的教学背后都蕴含着培育核心素养的契机。核心素养的落实不是高不可攀,就在我们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在学生的每个活动中,是我们教学中的柴米油盐,随处皆是。如教师课件出示过度包装的礼盒,就要明确提出“一位有着社会责任感的商家应该怎样做”;如在出示香皂盒中,将图片换成有中国元素的中国结、京剧脸谱等图案,就是文化自信的落实;在讨论两个香皂盒怎样摆放时,提出“怎样包装才能体现节约”,激励学生去尝试、探索,即勇于探索……在课堂落实中不能蜻蜓点水,要让每一位学生看得到、感受到、表达到以及认识到,即核心素养的落实要做到大声说出来。

六、核心素养培育要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自觉行为

经过以上的学习、研究与落实,凝结成为我们核心素养落实的指导思想:用有浓郁文化气息与育人气息的课堂,培养会生活、会学习、有文化、有作为的合格接班人,为他们将来过有品位的生活奠定基础。

七、结语

核心素养的发布为课堂教学改革开启一片蓝天,让课堂教学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与育人气息。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像呼吸一样自然。

【参考文献】

闫洪德.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论我们的教育使命[J].中国新通信,2020(11):187-188.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9,138,136,185.

蔡其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境遇与思考[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03):74-79.

猜你喜欢
落实核心素养
小学生如何通过自主管理来落实班级制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