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投资快速兴盛背景下传统油气上市公司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2021-07-27 01:52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油气能源发展

陈 扬

(中国石化董事会办公室,北京 100728)

1 可持续发展投资概述

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历史沿革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其内涵是谋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即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思想起源于西方社会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展的环境保护运动,旨在解决世界范围内由人口爆炸增长和消费增长所引起的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了各国政府组织的极大重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各国对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193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涵盖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见表1),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表1 2015年联合国提出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

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政府同样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要求高度契合,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发展。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国际投资过程中大力推广责任投资理念,在“一带一路”等对外投资中积极贯彻落实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原则,着力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发表题为《坚持可持续发展 共创繁荣美好世界》的致辞时提出:“放眼世界,可持续发展是各方的最大利益契合点和最佳合作切入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着眼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兼顾当今人类和子孙后代发展需求,提出协调推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三大任务,为全球发展描绘了新愿景。”

1.2 可持续发展投资

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样深刻影响着全球资本市场发展。面对日趋严峻的全球环境和社会挑战,资本市场以可持续发展投资理念助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投资是指关注公司或其他实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而进行的投资。如果一家公司相关指标过低,就无法得到这类投资机构的投资。近年来,以ESG投资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投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的首字母缩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企业微观层面的反映,揭示了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ESG投资是指通过评价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绩效表现,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以及对环境、社会的影响,并以此做出投资决策。ESG投资是资本市场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之一,能够帮助投资人评估其投资行为和所投资企业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ESG投资规模的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将ESG指标加入投资决策体系中。据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统计,目前全球遵循ESG投资原则的资金规模已达到100万亿美元。根据美国可持续和负责任投资论坛(US SIF)统计,2020年底美国ESG投资规模接近17.1万亿美元,相比2019年增长42%,美国市场中可持续发展投资规模占资产管理总规模的33%。

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境内资本市场ESG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较快。截至2020年底,中国加入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的机构已经超过40家,其中公募基金公司已达12家。大型投资机构也逐步在国内资本市场推出ESG或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金产品,加快布局ESG投资领域。截至2020年10月底,共有49家基金公司发布了ESG概念基金,ESG基金的市场规模约合1200亿元人民币,与2019年同期相比规模扩大一倍。

随着ESG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ESG评价体系应运而生且不断完善。目前,国际大型指数机构均对上市公司ESG表现进行评级打分,评分指标主要是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消耗等环境因素,人权、健康、安全等社会指标,以及董事会治理、商业道德、反贪污、税收政策等公司治理因素。以基金公司为代表的中国大型资产管理机构也逐步开始建立自己的ESG投资评价体系,以及ESG投研体系与ESG数据库,并在其投资前中后期进行整合应用。

2 传统油气公司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

随着ESG投资规模的快速增长,ESG理念已经从投资方传递至企业运营层面。由于ESG因素被纳入投资决策流程,投资者更加关注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表现,并注重长期投资回报和积极的社会影响。因此,若公司业务会对环境、社会造成损害,则投资者会减少对这类公司的投资,并通过行使股东权利来推动企业改进公司运营。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ESG表现不仅影响未来的融资途径和运营成本,也会改变公司的经营战略和行为。

对于传统油气公司来讲,气候风险和能源转型是其面临的首要挑战。如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能源转型步伐,已经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要议题。与此同时,投资者对ESG绩效表现的高度重视,也使得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

2.1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首要挑战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行业,传统油气公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挑战来自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以及向清洁能源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选项。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并且在2020年宣布了“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宏伟目标,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不断加快。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石油需求骤降,但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在疫情下实现逆势增长,电动汽车迎来爆发式增长,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步伐骤然加快。在此背景下,来自政府、社会及投资者等各方面的压力与日俱增,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转型的冲击与挑战,成为传统油气公司面临的关键课题。

目前,中国传统油气公司均积极制定减排目标并加快能源转型步伐。中国石油提出到2025年碳达峰、2050年实现“近零排放”目标,并重视生物质能源、氢能等新能源业务。中国海油已启动碳减排路线图和碳中和目标方案研究,并规划“十四五”期间将天然气和海上风能等清洁低碳能源占比提升到60%以上。中国石化提出了“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愿景目标,并制定了以能源资源为基础,以洁净油品和现代化工为两翼,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为重要增长极的“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提出以净零排放为终极目标,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确保在国家碳达峰目标前实现二氧化碳达峰,力争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2.2 公司治理有待提升

对于中国传统油气公司来说,ESG方面另一个主要挑战来自公司治理。由于境内外意识形态和制度差异,在国际ESG评级中,境内上市公司在股东结构、董事会治理、董事会多元化、薪酬及激励机制、反腐合规等方面的指标得分较低。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希望通过积极的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到公司的发展中,持续与上市公司沟通,促进上市公司注重高质量发展,履行发展承诺。未来大型资产管理人等机构投资者要更多地参与到上市公司治理中,从“用脚投票”转向“用手投票”,更多地与公司管理层对话,促进上市公司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2.3 ESG信息披露还存在差距

随着ESG投资的蓬勃发展,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ESG绩效表现和信息披露更加关注。ESG信息披露是衡量上市公司ESG表现的核心。近年来,监管机构不断提高ESG信息披露要求。2018年,中国证监会修订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信息进行披露。2019年12月,中国香港联交所修订了《环境、社会和管治报告指引》,增加强制披露内容,将所有社会关键绩效指标从自愿披露升级为不遵守就解释,加强了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责任和义务。2021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修订征求意见稿,明确在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中增加环境和社会责任章节,突出上市公司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情况。目前,中国传统油气公司在定量指标的信息披露与定性指标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反腐合规等方面的定量信息披露不足,缺少中长期目标,缺乏关键绩效数据和指标等。

3 思考与建议

基于可持续发展投资的发展现状,结合中国传统油气公司面临的挑战和应对实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是坚持绿色洁净战略,加快能源转型。对中国传统油气公司而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施低碳发展战略,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要求。建议中国传统油气公司尽快明确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在节能减排方面,进一步加强能效管理,推动节能降耗,并大力推进CCUS等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强碳资产管理,建立内部碳定价机制,将“能评”与“碳评”作为项目投资经济性评估的指标,逐步将其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中。在能源转型方面,加快洁净能源规模化建设,加快制定中长期新能源发展战略,积极拓展氢能、风电、光伏发电、地热、生物燃料等新能源业务以及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业务,加快能源转型步伐。

二是建立自上而下全面覆盖的ESG管理机制。建议中国传统油气公司将ESG理念融入公司战略、职能管理、运营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搭建起符合自身需求和特色的ESG管理体系,实现全方位覆盖、全产业链覆盖的ESG管理机制。建立自上而下的由董事会领导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架构。董事会作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最高管理层,全面审视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方针和目标等,并负责监管可持续发展事宜。董事会下设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识别、评估及管理可持续发展风险、机遇和重要实质性议题,如应对气候变化、积极进行能源转型等,并负责制定应对措施,定期向董事会汇报,确保董事会知悉公司可持续发展管理进度。

三是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加强投资者沟通。ESG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企业价值的重要依据。随着投资者对ESG因素的重视程度增加,势必会要求上市公司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正在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深圳证券交易所沟通,推动上市公司强制披露ESG报告,从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透明度。中国传统油气公司应综合分析研判上述指标,并进行披露,增强透明度,向资本市场展示中国传统油气公司ESG绩效表现和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及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向国际投资者全面传递中国企业负责任的形象;同时,通过定期披露促进内部管理提升,形成良性循环,提升公司价值。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投资蓬勃发展,以及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力度逐渐加大,越来越多重视ESG表现的境外资本和境内资本进入市场,势必会对中国传统油气公司的ESG表现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在全球范围内,社会及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中国传统油气公司有必要认识到ESG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通过商业活动创造企业、社会和环境的共有价值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因此,中国传统油气公司有必要加强对ESG的认知和理解,进一步改进提升ESG管理架构和绩效表现,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油气能源发展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