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的口岸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测度

2021-07-28 09:39杨圣文习文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年14期
关键词:跨境运输道路

杨圣文,彭 翀,高 璇,习文辉*,杨 敏

(1.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昆明 650000;2.云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 650000)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加快,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和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国际道路运输需求持续增长,畅通高效的国际道路运输已成为促进中国与毗邻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物资流动、人员交往、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便利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运输质量和竞争力。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指通过简化与协调相关程序,加速人员、货物和运输装备的跨境流通,为运输活动创造公平、简化、协调、透明、可预见的市场环境,减少人员和货物的“非效率”转运,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科学合理的便利化测度可揭示国际道路运输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准确度量便利化发展水平,促进开放互联、高效有序的现代化国际道路运输体系的形成,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国际道路运输提质增效升级。

随着国际道路运输的不断发展,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问题的关注度逐步提高,中外学者从贸易便利化、通关便利化等方面对运输便利化发展的理论层面和重要性层面均进行了探讨。杨吉江等[1]运用引力模型对贸易流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的经济效益表现为贸易量的增长以及经济实力的增强。其中口岸通关效率、海关贸易环境、进出口制度等因素对贸易便利化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部分研究者将重心放在贸易便利化测度体系的研究方面,曾铮等[2]遵循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制定了贸易便利化测评体系,主要指标体系为软、硬件基础设施环境、政策环境、关税环境、人员流动等几个部分,子指标涉及的领域也较为广泛,最后通过不同的数学模型得出了相关结果,针对中国国情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王锐等[3]、户佐安等[4]、张鲁彬[5]、徐建飞[6]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口岸的通关建设现状进行研究,总结了口岸在基础设施、管理模式、监管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思路和发展建议。何心全[7]、杨帆[8]针对贸易技术壁垒对通关便利化建设中各个环节的影响提出了对策建议。姚翠玲[9]针对贸易便利化过程中的措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李景涛[10]和何明珂[11]将贸易过程中的过境运输分为检验检疫、运输环节以及海关环节,根据现有法律条款以及实地调查结果详细论述了中国在这些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改善建议。朱晓宁[12]和侯波[13]则更加注重在国际道路运输过程中海关、外交、边防等环节或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欧美国家最先发展运输便利化,水平高且经验丰富,便利化发展成功,很多学者[14-19]都从不同角度对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

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中外学者从贸易便利化、通关便利化等方面对运输便利化发展的理论层面和重要性层面进行了探讨,但是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仍然存在不足之处:①将运输便利化作为贸易便利化一个环节,针对运输便利化的研究不够深入,在进行测度指标的制定时将各个部分割裂开来进行评价,缺乏整体的协调统一;②缺乏可以定量分析的指标体系,目前很多研究成果没有较为客观的数据支撑。

针对以上研究的不足与补充,聚焦公路口岸跨境运输便利化,基于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流程的解构,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分别从跨境手续、人员跨境运输、货物跨境运输等8个方面选取是否单一窗口检查等37个指标建立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的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评价模型,并以云南省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1 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测度指标体系

1.1 基本概念

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即一切有利于跨境运输中为人员流动和货物运输服务提供缩短时间、提高质量的政府和社会行为的综合。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包括简化、标准化、协调、透明度4个方面的内容。简化指适当取消不必要的文件、程序及商业手续。标准化是指为运输便利化实践、国际道路运输程序和信息通信技术要求制定国际统一的标准和格式,以便有效地交换信息。协调指国家法律规章与国际公约、规章和惯例保持一致,当缔约各方出现分歧时应积极主动进行协调来解决问题。透明度指具有明确且具体的道路运输信息、要求和过程的规范。

1.2 国际道路运输流程

国际运输流程包括国内运输、目的国运输、过境国运输(多国间国际运输)、车辆接驳过程和通关环节(包括检验检疫、海关、边防检查部门对国际运输的监管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公路基础设施、口岸基础设施及信息化、跨境便利运输线路、车辆接驳方式、通关环节等是影响运输便利化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实施改善措施可有效提高国际道路运输效率,提升运输便利化水平。

1.3 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测度指标

按照指标建立及筛选原则,基于对国际道路运输流程解构,根据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制定了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测度指标体系,包括8个一级指标:跨境手续、人员跨境运输、货物跨境运输、道路车辆入境要求、商业交通权的交换、基础设施和标准、组织机构和其他因素,37个二级指标包括单一窗口检查、一站式检查、单一窗口检查等,如表1所示。

“跨境手续”即国际道路运输中跨境手续的办理,包括4个二级指标。“单一窗口检查”指海关、警察、移民、交通、农业、卫生检疫等部门联合并同时对人员、车辆及货物进行不同的检查和监管。“一站式检查”指双方国家在检查过程中同时进行。“协调办公时间”指国际道路运输双方各监管机关的办公时间。“提前交换信息和通关”指参与国际道路运输的双方提前交换信息和货物人员通关。

“人员跨境运输”即国际道路运输中人员的跨境运输,包括2个二级指标。“签证”指对从事运输经营活动人员给予的多次入境、过境及出境签证;对于非从事运输经营活动的人员颁发签证。“旅客运输”指跨境旅客运输。

“货物跨境运输”即国际道路运输中货物的跨境运输,包括5个二级指标。“免除海关检查、免缴保证金及免除护送”指双方对过境货物免于在边境的海关例行常规的检查、免于在国境内由海关护送以及免于收取海关关税保证金;同时,各方建立的过境和内陆海关通关制度。“过境运输给予通过自由”指对过境运输给予通过其领土的自由。“规范关税税收外收取费用”指对国际道路运输关税外的费用收取情况。“食品、动植物检验检疫”指双方在检查跨境货物时的规定和协定。“运输特种货物的专门制度”指完善的特种货物运输制度,包括危险货物的运输以及对易腐货物跨境通关手续的优先办理。

“道路车辆入境要求”即国际道路运输中对于入境车辆的管理要求,包括8个二级指标。“道路车辆在其他缔约方入境”指各方允许车辆进入其领土。“登记”指从事跨境运输的车辆在其本国登记,同时车辆具有识别标志。“技术要求”指驶往其他方境内的车辆和集装箱满足在本国施行的设备安全和排放标准。“技术检查证书的承认”指本国负有责任对在其境内登记的道路适行性进行监督,在此基础上向其颁发技术检查证书,其他缔约各方承认这些技术检查证书。“道路交通规则和标志”指各方道路交通规则和标志采用相关协定规定的规则和标准。“强制性第三者车辆责任保险”指驶往其他各方境内的机动车辆符合东道国关于强制性第三者车辆责任保险的要求。“驾驶许可证”指相互承认由各自主管机关颁发的驾驶证。“道路车辆的临时进口”指允许另一方境内登记的机动车辆供油箱内燃油、润滑油、维修所需品、合理数量备件的临时进口,而无需支付进口关税和进口税,无需交纳海关保证金,不受进口禁令和限制的约束。

“商业交通权的交换”即国际道路运输中交通权的交换,包括6个二级指标。“通行权”指满足相关条件设于对方的运输经营人可进行运输经营活动。“行车线路和入境口岸的指定”各方规定可允许的用于跨境货物和人员运输的行车线路和入出口岸。“对运输经营人的发证(专业准入)”指运输经营人由其本国根据相关标准发给跨境运输经营证。“市场准入”指在本国获得许可进行跨境运输的经营人有权进行跨境运输经营活动,允许从事跨境运输的运输经营人建立代表机构。“运输服务的市场自由”指参与国际道路运输的运营车辆、运输经营活动的密度、实施时间段等按照相关协定执行,双方每年应交换和颁发已同意数量的许可证。“运输价格和条款”指国际道路运输中对于运输价格和条款的规范。

“基础设施标准”即双方的国际道路运输基础设施标准统一和一致,包括3个二级指标。“道路和桥梁”指连接双方的道路(包括桥梁)安全、可靠和处于良好状况,并应进行必要的维修。“道路标志和信号”指双方领土上的交通标志和信号与规定的标准相一致。“跨境设施”指跨境设施设备完好,且双方在过境口岸建设或改善的基础设施上配备工作人员,保证按照规定迅速有效地完成跨境手续。

“组织机构”指国际道路运输双方设置的管理协调组织,包括2个二级指标。“国家便利运输委员会”指国家层面建立的国家便利运输委员会,委员会包括与执行协定有关的所有各方的代表。“联合委员会”指对便利运输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的机构。

“其他因素”包括了以上7个方面未列入的对便利运输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7个二级指标。“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与执行”指人员、运输经营人和车辆遵守并执行东道国的现行法律和法规。“法律、法规和基础设施状况的透明度”指双方有以英语编写的与本协定规定的货物和人员跨境运输有关的其国家法律、法规、程序和技术信息的综合宣传册。“无歧视待遇”指对其他方的车辆、货物和人员给予平等的不低于相关协定规定的待遇。“发生交通事故时的协助”指当发生涉及来自另一缔约方的交通事故时,东道国应提供所有可能的协助。“多式联运”指促进多式联运经营的措施。“报文和程序”指跨境运输所需文件的数量,尽可能减少程序和手续。“争议的解决”指存在争议时的解决程序。

2 基于灰色综合评价的测度模型

2.1 测度指标权重集的建立

本次测度共向国际道路运输管理站、海关、检验检疫、口岸办、查验场、边防检查、运输企业等专家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问卷48份。根据回收有效的专家意见调查表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指标权重集,如表1所示。

表1 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测度因素权重分布Table 1 Weight distribution of international road transport facilitation measurement factors

2.2 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根据2.1节所建测度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跨境手续、人员跨境运输、货物跨境运输、道路车辆入境要求、商业交通权的交换、基础设施标准、组织机构和其他因素,二级指标包括37个。

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步骤如下。

(1)评价指标的评分等级。对于二级指标bij,按其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的程度划分为5级,按评价等级标准如表2所示分别对每个指标进行打分,当指标等级介于两个相邻的指标等级之间时,相应评分为0.5,1.5,2.5,3.5和4.5分,分值越大,指标等级越好。

(2)评价样本矩阵的确定。设评价者序号为k,k=1,2,…,p,即有p个评价者。组织评价者对评价指标按评分等级标准打分。

表2 评价等级标准Table 2 Evaluation grade standard

(3)评价灰类确定。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评分等级标准,得到e=1,2,3,4,5个灰类,其白化权函数如下。

第一灰类,优秀(e=1),灰数⊗1∈[0,5,10],白话权函数f1为

(1)

第二灰类,良好(e=2),灰数⊗2∈[0,4,8],白话权函数f2为

(2)

第三灰类,中(e=3),灰数⊗3∈[0,3,6],白话权函数f3为

(3)

第四灰类,差(e=4),灰数⊗4∈[0,2,4],白话权函数f4为

(4)

第五灰类,很差(e=5),灰数⊗5∈[0,1,2],白话权函数f5为

(5)

(4)多层次灰色评价系数模型构建。各二级指标的灰类评价系数记为Xijk,总评价系数为Xij,邀请4位专家为二级指标打分,则上述k值最小为1,最大为4,评价系数计算公式为

(6)

(7)

(5)灰类评价向量和权矩阵计算。设置5个评价灰类,令灰色评价权向量rij:

(8)

可得二级指标灰色评价矩阵Ri:

(9)

(6)一级指标层的综合评价。一级指标层灰色综合评价向量为

Bi=ωiRi=(bi1bi2bi3bi4)

(10)

式(10)中:ωi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的二级指标权重矩阵列。

(7)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做综合测度。利用一级指标评价向量得综合评价矩阵列RA:

(11)

假设一级指标权重向量ωA=[a1a2…an],则可得综合评价结果矩阵为BA:

BA=ωARA=[b1b2…bn]

(12)

(8)综合评价值计算。BA是一个向量,是对评价结果的分灰类程度描述,需要将综合评价结果单值化为综合评价值G,对各评价灰类等级按“灰水平”赋值,可得到各级评价灰类等级值化向量C,则综合评价值:

G=BACT

(13)

式(13)中:CT为各评价灰类等级化向量的转置。

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工作相关人员可以根据评价值,对现有的国际道路运输环节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3 实例分析

3.1 云南省概况

云南省作为中国西南的门户是沟通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黄金中心位置,是连接东南亚、南亚、东亚这三个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经济最活跃地区的纽带,同时也是中国境内到达印度洋的最佳捷径。云南省长达4 060 km的陆地边界线约占中国陆地边境线总长的18.7%,其中中越段1 353 km,中老段710 km,中缅段1 998 km。云南的16个地、州、市中有一半属边境地区,分别与越南、缅甸、老挝三国接壤。云南是中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省份,云南口岸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的发展也为中国与东、南亚等国家在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2 云南省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测度

(1)通过实地调研及专家数据得到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情况的评价值如表3所示。

表3 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情况评价值Table 3 Evaluation on the facilitation of international road transport

(2)根据式(1)~式(6),计算二级指标的灰色评价系数Xije,如表4所示。

(3)计算灰类评价向量和权矩阵。根据式(7)和式(8)计算二级指标权向量和权矩阵,如表5所示。

(4)一级指标权向量和综合评价结果矩阵计算。根据表1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向量ωA、ωbi,利用式(9)与式(10)计算一级指标的灰色综合评价向量Bi,从而由式(11)可得综合评价矩阵列RA,再利用式(12)计算综合评价结果矩阵BA,结果如表6所示。

(5)计算综合评价结果。根据式(13)得综合评价值:G=3.150 2,由此可见云南省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的程度属于“二级”,良好,即开始实行便利化措施但仍有部分缺陷,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云南省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一级指标综合评价结果如表7所示。

根据表7对云南省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的一级指标评价结果进行排序:GB6>GB8>GB7>GB5>GB1>GB4>GB3>GB2,即基础设施标准方面做得最好,其次为其他因素包括法律法规的透明度与执行等,接着是组织机构的健全及有效和商业通行权的交换等,而跨境手续的便利化、道路车辆入境要求的便利化以及货物、人员的跨境运输便利化方面仍然存在发展的空间。

表4 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二级指标灰色评价系数Table 4 Grey evaluation coefficient of secondary indicators of international road transport facilitation

对云南省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评价结果分析可看出,云南省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布局合理、设备完善、便捷安全的口岸基础设施已经形成;口岸车辆通关费用得到规范与降低;口岸国际运管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得到提升;国际运输管理规范化水平日益提高;运输便利化的内部协调机制趋于完善;有利于推动国际道路便利化发展的政策实施不断深化。但目前还存在着影响运输便利化实施的不利因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双边协议签订情况不均衡;各国对于协定的完成度不统一;外方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相关部门的交流与合作长效机制仍未形成;管理部门信息系统共享程度低;口岸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运输便利化的需求。

表5 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二级指标的权向量和矩阵Table 5 Weight vector and matrix of secondary indicators of international road transport facilitation

表6 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一级指标权向量Table 6 Weight vector of primary index for international road transport facilitation

表7 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一级指标综合评价结果Table 7 Results of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first-level indicators for the facilitation of international road transport

3.3 推进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优化措施

(1)人员和货物的跨境运输。双方国家的口岸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客货运流量、涉及协定以及运输习惯等实时动态调整口岸开放时间,实现车辆人员的备案和预约通关服务。同时应进一步推进无纸化办公作业,仅通过网上申报、核查就能实现许可证的审核及发放。

(2)道路车辆入境要求。建立和完善全国国际道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用于边境国际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快速查验和发放行车通行证以促进快速通关,积极联合相关国际组织及其他国家推动《便运协定》的落实。

(3)跨境手续。完善公路电子口岸系统建设,提供公路口岸国际道路运输一体化管理与服务,建立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信息与服务系统,实现与电子口岸平台的数据共享。提升国际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国际汽车运输行车许可证管理系统与地方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库互联互通。

(4)商业通行权的交换。建立统一车辆换装收费标准。同时推动境外收费标准化,积极查处乱收费的现象,保证运输市场价格的稳定。

(5)组织管理。加强横向管理部门的联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口岸联检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运输工具、货物、人员信息申报及查验信息的共享,缩短运输工具、货物、人员在口岸滞留时间以降低国际道路运输周期和成本。加强与外方的协调与沟通,促进各国履行协定并就协定内容未得到落实之处展开商议等;发挥各类国际组织的约束力,定期对各国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6)基础设施和标准。加快布局合理、设备完善、便捷安全的口岸基础建设设施,优化出入境车辆交通流组织,设置对接方便的货场及查验场。加大境内国际道路、桥梁和口岸等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货物与人员跨境的便利化奠定物质基础。推进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运输规定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建立完善的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标准体系。

(7)其他方面。双边运输协定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涵盖车辆技术标准的统一化、通关手续的简明化等多方面。根据实际运输需求开通国际道路运输直达线路,实现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目的。

4 结论

(1)基于国际道路运输流程的解构,所构建的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全面反映运输便利化的影响环节。

(2)构建的基于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测度模型能够准确表征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发展水平。

(3)云南省基础设施和标准、法律法规、组织机构和商业通行权等方面便利程度较高,在跨境手续的便利化、道路车辆入境要求的便利化以及货物、人员的跨境运输便利化方面仍然存在提升的空间。

猜你喜欢
跨境运输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跨境外币清算:从“走出去”到“连起来”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