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议题式课外探究活动实施策略

2021-07-28 07:30杨钟
速读·中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杨钟

◆摘  要:议题式课外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政治认同,合作探究、培育科学精神,崇法尚德、树立法治意识,知行合一、鼓励公共参与四大原则。通过自主选题、合作探究,交流分享、总结提升,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深度学习;核心素养;合作探究

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新目标之一。基于深度学习的议题式课外探究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既是课堂教学的巩固提升,又是课堂的拓展衍生,能促进学生理解认知、高阶思维、深度参与,实现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历练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

一、议题式课外探究活动的设计原则

立德树人,增强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核心,是决定国家、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关键因素。核心素养的提升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场景、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议题式课外探究活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真归纳与教学相关的真实现象和问题,选择适合高中生探究的小切口议题。

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新时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边疆地区精准脱贫”为议题的探究活动。通过有效探究,让学生拓展视野,充分认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团结和复兴的重要性。这既提高学生的理解认知、高阶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善于探究;又增强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确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增强了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

合作探究,培育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关乎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应有的能力和态度,也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基本条件。探究活动在实践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真正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促进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的形成,思辨能力的提高。探究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收获实践经验,在探究中学会锻炼、尝试和选择,学会思维的发散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电子商务和手机支付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笔者设计了“网红带货对实体商铺经营的影响”的议题。通过合作探究,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面对“互联网+”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中的新现象、新问题,作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这样的探究活动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为基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注重建构学生核心素养,实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整,提升作出科学解释、正确判断、合理选择的能力。

崇法尚德,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也是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的必然要求。空洞的理论说教难以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的目标,教师在设计活动议题时可以创新方式,注入鲜活的情境素材,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从而增强在生活中严守法律和道德底线,维护公平正义。

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探究中,针对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少数城市突击“限牌”引起市民吐槽的现象,教师设计了“破解交通两难,提升政府威信”为议题的探究活动。学生围绕确定议题,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各种资源,深入所关注的、有意义的生活题材中进行实践,让学生经历讨论质疑后,富有个性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有效引领学生理解、认同、确信价值标准。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热情高涨,既充分感受政府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的重要性,又使学生形成宪法至上、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履行法定义务的习惯。

知行合一,鼓励公共参与。公共参与是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当然行动。通过生活化探究议题的设计,让学生体验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学生面向自己的生活领域,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开展探究活动,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进行探索,带回自己最真切生活體验,增强对生活的感悟和认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知,增强社会参与的能力,帮助学生主动走进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二、议题式课外探究活动的实施

自主选题,合作探究。每一单元教学结束后,笔者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的目标要求,设计三到四个探究议题,学生基于自身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在选定议题之后,学生共同制定实施方案、分配任务、收集资料。在合作探究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在释疑解惑的过程中,既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教师的适时点拨,但更要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交流分享,总体提升。学生将本组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归纳分析,最后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理性思考的总结性报告,并将书面报告的核心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交流,内容包括确定研究议题的原因、研究的过程、研究的成果及存在问题等。通过展示,使我们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成效与反思

学习方式的转变。议题式课外探究活动的真正意义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借助探究活动的实施促进学生深度参与、深度思维、深度探究,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而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力,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核心素养的提升。“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已是历史必然,基于“核心素养”的探究活动的实施,既能发掘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又能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促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知识,并逐步学会质疑、反思、合作等方法,最终升华为一种学习能力;更能增强政治认同、培育科学精神、树立法治意识、投身公共参与。

当然在实践探索中,我们也发现了诸如探究活动不充分、小组合作不紧密、探究成果有雷同等问题,有待我们不断反思改进。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