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课堂有效训练,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科学思维

2021-07-28 08:31孙英姿
速读·中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中课程生物教学培养策略

孙英姿

◆摘  要:在“互联网+”的时代条件下,教师可以积极运用新型的教育方式融入到高中生物教学之中,优化传统生物教学带来的弊端,强化学生生物学习的参与程度以及自主学习生物课程动力。所以生物课堂设计可以助力生物教学加速适应新科技背景下学生求知需求,培养生物学科思维,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注重学生探究能力,提高课堂趣味性的同时,更加直观、具体地向学生展示生物知识,助力学生对生物知识融会贯通,熟练运用。

◆关键词:课堂训练;高中课程;生物教学;学科科学思维;培养策略

传统的高中生物课程主要以备战高考为教学的重点,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教师逐渐注重学生生物学科科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其核心素养以及综合水平。然而,生物学科所包含的知识范围较为广泛,其内容文理兼备,导致很多学生在理解上出现问题。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设计高中生物课堂训练,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以及生物实验的技能的操作,从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物学科的科学思维成为了高中生物教师教学的重点。生物教学主要以实验课程为基础,教师需要结合实验的内容以及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开展多元化的课堂训练,丰富教学的内容,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出符合社会、企业所要求的综合性人才。

一、高中生物课堂训练的现状

高中生物课堂一直不被学生重视,许多学生将其当成副科,从而学生经常在生物课堂上做语数英的回家作业,对于生物课堂的专注程度较低。并且临近期末的时候,生物课程有时候会被其他主课占用,导致生物课程的课堂训练进度较快。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师作为主导者进行灌输式的学习,将一些重点内容在书上划出,并且利用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课掌握。学生则是盲目地抄写黑板上的笔记,课堂上没有自主思考的实践,缺少疑惑点解答的环节。久而久之,不利于高中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不利于生物学科科学思维的培养。

二、生物课堂训练设计的策略

(一)开展课堂训练教育

生物学科向学生展示了自然科学的本质内容。从进化论演练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生物的知识是科学家对于前人所提出的结论不断深入与总结所得的产物,通过实验的论证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生物学科的科学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知识的来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生物科学史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踊跃提出自身不同的观点,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得出结论并且加深自身对于知识点的印象,有利于培养生物学科的科学思维。

例如,《科学家的故事 染色体遗传理论的奠基人》这一篇生物课外的教学,教师可以在上基因与染色体知识点前,先进行科学家故事的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故事的形式,缓解高考给学生带来的压力。教师能够从鲍维里和萨顿对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结果进行实验的研究,不断探究新的内容,从中提出了染色体的学说。之后摩尔根利用果蝇的实验,验证了染色体学说。生物科学史的教育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课外书籍以及课本知识,丰富自身的生物知识,感受到生物无限的魅力。

(二)进行微课程课堂训练的开展

高中生物的知識点较为抽象、复杂,并且生物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着渊源的历史,是从量变逐渐转换成质变的过程,然而课本知识的内容精简,主要以原理为主。并且有些生物的内容都是微观的,书本上放出来的图片都是人工美化过程之后的,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上产生误差。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程将生物知识点进行拆分,提炼课堂训练的关键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针对薄弱点或者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反复观看和学习,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理解生物知识的本质。

例如,例如,《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中所讲授的减数分裂这一内容的课堂训练,其难度大、概念复杂是很多高中教师教授的难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堂,将减数分裂拆分成几个连贯的知识点,一部分一部分的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于减数分裂的理解和记忆。教师也能够将课堂训练的内容分成课前的预习部分与课后的巩固部分,根据实际的课堂训练情况不断调整微课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核心的生物概念。

(三)加强实验课堂训练

生物课程是高中课程中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因此实验课程的教学也尤为重要。课文知识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能够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增强生物科学的技能。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师加强了实验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直接经验,从而培养生学科科学思维。

例如,《细胞的基本结构》的实验教学中,一般教师都会利用洋葱作为实验的素材,进行植物细胞结构的观察。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处理洋葱的表皮细胞、根尖部分,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针对实验中一些复杂不合理的步骤进行简化和重新设计,不断优化实验课堂训练的过程以及方案。实验课堂训练的增加能够促使学生自主的分析、总结生物的知识点,不断探究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实践去解决,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如上述所言,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逐渐融入科学探究的教学理念,教师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科学思维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个性,不断优化调整教学的模式,不断探究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意识,从原本的感性理解转变成理性思维,从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探究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幸.基于“精加工”的高三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生物学科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3):76+91.

[2]何惠霞.哲学视野下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策略初探——以《伴性遗传》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2020(40):5-6.

猜你喜欢
高中课程生物教学培养策略
浅析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实现途径
高中生物学习焦虑原因及对策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