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2021-07-29 08:48徐美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阅读课堂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徐美玲

摘 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通过丰富的情境创设、传统文化小故事等内容的渗透,基于教材挖掘及补充,在经典名著的阅读及推荐中传递传统文化知识,注重传统与生活的结合等,完成相应的传统文化与语文阅读的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课堂 传统文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5.007

近年来,逐渐掀起了一场“国学热”,很多家长乐于让孩子在学前就接触到国学知识,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人文学科,解析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语言艺术等,应当主动承担起传统文化渗透的责任。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以此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达成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基于教材深度挖掘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阅读是在不断提升和累积的,阅读文章也在不断提升和积累。在丰富的语文阅读素材中,本身就闪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素材,基于教材传统文化内容的补充及挖掘,进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解析和传递,找到阅读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并将其表现出来。如在学习《赵州桥》时,教师可以借以多媒体设备,将赵州桥的图像、结构等加以展现,发现其中存在的价值,以此帮助学生思考和判断,做到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通过丰富的情境做以创设

在语文阅读中,情境创设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成为课堂的另一种表达。语文阅读往往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这也是我国语言魅力所在,如成语、诗词等,都以言简意赅的方式表达深刻的内涵。为每节课设置丰富的情境,指导学生尝试去做以对知识背后内容的深度解读。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丰富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做好思考,体验语言魅力,与文本进行交流。如在学习《黄山奇石》时,为学生营造相应的情境,指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的演绎、设置,身临其境地去体验黄山的魅力。在丰富的情境下,学生想象力被充分激发出来,能够投入其中进行独立的思考及探索,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并且能感受到语言的文化魅力。

三、将阅读与生活实践结合

想要在阅读中增加传统文化部分,指导学生完成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不仅要學习、接触,更要思考、讲述,说出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读书的故事,也许距离今日已经很远,然而结合疫情当下、国际形势当下的情况,此时教师不妨提出“我们为什么读书?”“我们应当如何爱国”等问题。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及判断。将阅读与生活紧密结合,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丰富的体验,由此指导学生的学习,指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丰富的体验,逐渐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素质。

四、将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讲解

在语文阅读中,有很多地方都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不妨为学生做以补充延展,真正将这些内容展示出来。在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不妨进一步挖掘,将阅读文章中遇到的部分成语等,作为微课的补充,将成语以一些短片等形式演绎出来,指导学生做以阅读和思考。将传统文化知识用丰富的情境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去学习和理解。

总之,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阶段,传递传统文化,深度展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探索,以此推进日常教学的展开,学习相应的知识点。作为教师,应该深度思考,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学习与探索,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尹梅存《如何在小语教学中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6年第3期。

[2] 刘志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课外语文》2016年第2期。

猜你喜欢
阅读课堂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
探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紧贴新课标,反向设计阅读课堂
教给方法,培养能力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