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儿童流行性感冒临床特点分析

2021-07-30 14:38梁海涛马丙南何映华林菁
智慧健康 2021年17期
关键词:咽痛流行性儿科

梁海涛,马丙南,何映华,林菁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儿科,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儿童是本病的高发人群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1]。流感与普通感冒(以下简称普感)虽然均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但二者仍存在较多差异,主要表现为流感的呼吸道损害较重,治疗不当时更容易累及神经、下呼吸道和心血管等系统,诱发神经系统损伤、肺炎及心肌炎等[2,3]。儿童是流感、普感的高发人群,本文通过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儿科门急诊就诊治疗的流感和普感患儿各60例的临床资料,研究流感、普感患儿的临床特点,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丰富的诊疗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我院儿科门急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20例,根据是否诊断为流感,分成流感组、对照组各60例。流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14岁,平均(9.34±1.23)岁。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13岁,平均(9.48±1.18)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①流感:发热伴咽痛或咳嗽;流感流行季节发病;流感病毒抗原检验为阳性。②普感:流涕、咳嗽或发热、咽部不适;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阴性。

纳入标准:①患儿均有流感、普感临床体现;②年龄≥3岁,≤14岁;③病程不超过72h;④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不高;⑤符合医学伦理要求;⑥患儿家属有研究知情权。

排除标准:①确诊呼吸道合胞病毒、EB病毒感染;②近90d使用免疫抑制剂者;③伴有免疫缺陷病者;④伴有全身重大基础疾病者;⑤近1年内注射流感疫苗;⑥病发后接受抗生素或抗病毒治疗。

1.2 方法

由我院儿科自拟临床特点评分标准,各项总分6分,0分为无症状,6分为严重症状,记录了两组临床特点,记录两组发热、畏寒、咳嗽、咽痛、流涕、头痛等症状。并予以对症治疗观察症状及体温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儿基本情况及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畏寒、咳嗽、咽痛、流涕、头痛等。②记录两组患儿的发病季节分布情况,冬季(12~2月)、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③记录两组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统计分析应用SPSS 25.0软件,定性资料以n(%)表示,应用χ2检验,定量资料以表示,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流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对比

如表1所示,两组咳嗽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畏寒、咽痛、流涕和头痛等症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组患儿的发热评分、咽痛评分以及头痛评分高于普感组患儿,其畏寒评分、流涕评分均低于普感组患儿。提示流感组患儿的发热程度重于普感组,局部症状以咽痛、头痛为主,畏寒、流涕较少发生。

表1 流感组和普感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对比(,分)

表1 流感组和普感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对比(,分)

2.2 流感组和普感组患儿的发病季节分布情况

如表2所示,流感组和普感组患儿的发病季节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组冬春季多发,而普感组患儿发病季节无明显季节分布。提示流感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而普感没有。

表2 流感组和普感组患儿的发病季节分布情况[n(%)]

2.3 流感组和普感组患儿的实验室化验结果

如表3所示,除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以下简称N)指标,流感组和普感组存有明显差异外(P<0.05),淋巴细胞(以下简称L)、单核细胞(以下简称M)、CRP指标,两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除L、M、CRP指标外,流感和普感在白细胞计数、N指标上存在差异。

表3 流感组和普感组患儿的实验室化验结果[n(%)]

3 讨论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均为儿科临床常见病,其临床表现均以呼吸道症状为主[4]。虽然二者临床表现相同,但二者仍是存在较大差别。普通感冒由多种病毒引起,常见病毒类型是鼻病毒、腺病毒等,全年可发生,多见于季节交替时。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通常由流感病毒引起(甲、乙、丙、丁四型),具有季节性发病特点[5]。

经本研究结果发现,流感组患儿的发热程度重于普感组,局部症状以咽痛、头痛为主,畏寒、流涕较少发生。与流感相比,普通感冒,主要以畏寒、流涕为主,并无严重全身不适感,且发热程度较流感低。而流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全身不适症状,如:咽痛、头痛等。且儿童因年龄较小,流感易诱发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6,7]。注意:流感、普通感冒虽均属自限性疾病,通常7d内便可痊愈,但若未及时处理,易造成严重并发症,加重患儿的病情。另外,流感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而普感没有。普感虽有致病源,但传染性不强,主要是因机体抵抗力低下致病,儿童发病较频繁,多数人每年都会发生,且同一个人可在一年内多次罹患。而流感存在季节性流行,高发于冬春季,主要是通过接触、呼吸道传播,传染性极强,易出现暴发流行[8-10]。最后,白细胞计数、N(中性粒细胞)指标,流感组和普感组存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在白细胞计数<4×109/L的患儿中,流感组患儿较多,这表明与普通感冒患儿相比,流感病毒在病程早期引起白细胞计数下降的情况多见,中性粒细胞比率≥70%较为多见。血常规是儿科门急诊发热患儿最为基本的实验室检查,在门急诊简单易操作且为家长与患儿容易接受的实验室检查。而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虽然是以鼻咽拭子的检查方式,但取样过程中拭子伸入咽喉部或鼻腔需要一定的取样深度和时间才能达到标本的合格取样标准,取样过程对于儿童患者来说较为痛苦,很多时候难以配合,且该项检查仅为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专项检查,不能判断其他病原体感染,与血常规相比较局限性大,故大部分患儿初次就诊时,血常规为首选的检查[11-12]。根据流行性感冒与普感的临床特征对比,结合血常规分析的特点,我们临床医师可以从上述的统计数据中早期从大量的发热患儿中初步识别出疑似流感的患儿并加以检查确认。早期甄别出流感患儿给予治疗,可有效的避免部分患儿尤其是年幼的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几率。

综上所述,流感病毒为季节性流行性疾病,危害性较大,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尽早予以初步诊断,并且及时完善相关检查,尽早予以诊治,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咽痛流行性儿科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和防治
大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行为及中医知识调查研究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吗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
兴国县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喉罩在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