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2021-07-30 14:38孙家莉马洁丁娜
智慧健康 2021年17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腹腔镜子宫

孙家莉,马洁,丁娜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8)

0 引言

全子宫切除术是指利用手术治疗方式,将女性机体内的子宫全部切除,以控制其病情发展进程,一般此治疗方式多适用于子宫恶性肿瘤、子宫破裂等不能或不需要保留子宫的患者,由于手术治疗方式,本就易致患者出现恐惧等负面情况,且子宫又是女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因此全子宫切除术极易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1-4]。为深入探究此护理干预方式的实际应用情况,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对其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30例,年龄25~50岁,平均(38.82±3.02)岁,病症:子宫肌瘤15例、子宫腺肌瘤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和对照组[30例,年龄26~50岁,平均(38.85±3.03)岁,病症:子宫肌瘤17例、子宫腺肌瘤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通过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如年龄、病症等差异细微(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在术前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告知其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术后护理人员需及时向患者及家属反馈手术治疗情况,并做好并发症预防护理等术后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如下。

(1)术前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行术前心理护理前,需主动地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自我介绍,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护理经验等有基本了解,以改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陌生感,使护理人员与患者能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其次,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术前健康教育,包括向患者介绍为其进行手术治疗的主治医师资质,告知患者同其病情相关的病理知识、手术治疗方式、注意事项、术后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等,使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最后,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性格特点、文化程度、具体病情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如告知患者此手术治疗方式能保留双侧卵巢,不会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造成过多影响,或向患者讲解治愈成功的病案,以提升患者治疗信心及依从性,或通过让患者听音乐、看视频等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使其能有效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手术治疗。

(2)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除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治疗结果外,还需叮嘱患者家属,在术后多给予患者心理、精神方面的支持与鼓励。同时指导、帮助患者在术后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以丰富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时可鼓励患者出院后多参加社会活动,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的心理压力,改善其术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1.2.2 观察指标

①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SAS评分。在护理干预前、干预后这两阶段,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的评估,此两种量表均共计100分,分数越高,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越严重。统计对比两项指标数据,以分析两种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正面影响。

②对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估,评估调查患者护理干预后在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这四方面的改善情况,这四项指标评分各100分,分数越高,患者在这四方面的改善情况越佳,以分析对比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正面影响。

③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非常满意:经护理干预后,患者SAS等量表评分显著下降,患者的情绪状态有显著改善,且依从性较高,能有效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诊疗、护理工作;满意:经护理干预后,患者SAS等量表评分有所下降,患者的情绪状态有所改善,依从性一般,有时会出现无法有效配合医护人员完成诊疗护理工作的现象;不满意:经护理干预后,患者SAS等量表评分无明显下降,患者的情绪状态较差,依从性较差,无法有效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诊疗、护理工作。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SAS评分对比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SA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SDS评分值、SAS评分值相比于对照组更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的SDS、SAS评分对比(,分)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的SDS、SAS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更高,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满意率更高,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的对比[n(%)]

3 讨论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是较常见的一种临床手术治疗方式,通过切除已发生病变的子宫,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进程,尤其是患宫颈癌等病症的患者,经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治疗后,可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繁殖、扩散,可提升患者的生存几率,但就实际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治疗而言,患者多存在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而此类情绪会对患者依从性、手术治疗效果等造成一定影响[5-8]。

因此妇科的护理人员可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中,加入心理护理干预,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改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在本研究实施的心理护理中,则主要根据术前、术后这两阶段,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其中术前心理护理干预,需先由护理人员进行自我介绍,使患者对护理人员有基本了解,以便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完成术前护理工作[9-12]。再对患者及家属行健康教育,以纠正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病理知识、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错误认识,避免患者因缺乏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而对手术治疗有过多的恐惧感。最后通过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治愈成功的信心,使患者能保持较好的情绪状态接受手术治疗[13-15]。术后心理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则需叮嘱家属适当给予患者精神、心理方面的支持、鼓励,使患者能保持良好且稳定的情绪状态,并帮助患者发展自身兴趣爱好、鼓励其多参与社会活动,以帮助患者恢复、保持较健康的心理情绪状态。在本研究中,通过常规护理同心理护理间对比可知,接受心理护理的患者,其SDS、SAS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总满意率更高,即心理护理干预方式能达更好的护理效果,能帮助患者保持较好的情绪状态。

综上所述,对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治疗的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焦虑等负面情绪,帮助患者保持良好且稳定的情绪状态。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腹腔镜子宫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非脱垂子宫应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跟踪导练(五)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106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