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心脾两虚型帕金森病失眠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2021-07-30 14:38关文锋
智慧健康 2021年17期
关键词:心脾汤加减失眠症

关文锋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0 引言

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患者大部分是老年人。由于患者中脑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和死亡,导致了纹状体多巴胺的显著减少,从而使患者患病[1]。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容易出汗、流涎、频繁的排尿、便秘等自主神经系统障碍的症状,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使患者失眠[2]。若患者出现失眠的症状,可能会引发中风、心脏病多种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西医中,主要使用镇静剂、催眠剂、抗焦虑药来治疗失眠,但是这些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成瘾、肝脏损伤等不良反应[3]。中医则认为失眠产生的原因复杂,阳不入阴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采用中药调整脏腑阴阳气血,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调和诸药[4]。且中药不会导致患者出现耐药性或成瘾等情况。中医认为,失眠的机制复杂,阳不入阴为主要病机,应用中药治疗,调整脏腑阴阳气血,可改善睡眠状况,不会产生耐药、成瘾等情况[5]。

本文为研究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心脾两虚型帕金森病失眠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从近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心脾两虚型帕金森病失眠症患者中选取8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的40例患者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从近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心脾两虚型帕金森病失眠症患者中选取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60~87岁,平均(73.13±0.49)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60~87岁,平均(73.81±0.6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该实验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满足老年心脾两虚型帕金森病失眠症状,均经医院伦理会批准。排除标准:存在精神方面的疾病,有严重的脏器疾病;不配合实验者。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患者睡前服用阿普唑仑,一次服用0.2~0.8mg,治疗时长为15天。

观察组的40例患者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归脾汤,药方如下:黄芪和龙眼肉各20g,白术、党参、当归、茯神、木香各10g,酸枣仁15g,甘草5g[6]。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加减用药。如严重失眠者加柏子仁、合欢花、夜交藤;痰湿内阻,脾虚健运,脉濡滑,苔滑腻,脘闷纳呆者,加半夏、陈皮、肉桂[7]。一天一剂药,用水煎服,早晚温服。治疗时长为15天。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束后,在统计处理中使用SPSS 17.0软件,以95%作为信赖区域,表示利用率(%)计数数据。比较和分析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前提,数据在统计上是有意义的。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

2.2 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评分对比(,分)

2.3 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3 讨论

帕金森病主要有以下五种症状:①静止性震颤:一半以上的患者最初的症状为震颤。震颤通常从一只上肢的远端开始。静止后会出现或明显,由于自发运动而减少或停止,因精神紧张而增加,入睡后会消失。步行时手的静止性震颤会加剧。典型的症状是频率为4至6Hz的震颤。患者对此症状认为,一只手经常抖动,越是放着不动越抖得厉害,在工作中捡东西的时候就不会颤抖,遇到陌生人或兴奋的时候也会发抖,睡着了就不抖了[8]。②肌强直:活动患者的手脚、脖子、躯干可以感觉到明显的阻力。这种阻力的增加,和弯曲软引线管的感觉一样,在所有方向都表现出均匀的特性,因此被称为铅管样强直。患者手脚颤抖时,因为像旋转齿轮等均匀的电阻会断断续续地暂停,所以也被称为齿轮样强直[9]。③动作缓慢:动作缓慢是指动作变慢,始动困难,主动运动丧失。特别是在反复运动中,患者的活动幅度会减少。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运动迟缓,有可能出现在很多方面。表情的减少和眨眼的减少,被称为面具脸。声音单调低沉,说话不清楚。写字可变慢变小,被称为小写征。洗衣服、换衣服、其他细小的动作容易发生变化,笨拙不灵活。走路速度变慢,经常被拽行,手臂的摆动也会慢慢减少,甚至消失,步距变小[10]。④姿势和步行障碍:姿势反射的消失多发生在病的中期或后期,患者很难保持身体平衡,有可能在稍微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跌倒。患者表示,一个人走路非常可怕,别人稍一碰我或路上有个小石子都能把我绊倒。患者行走时常常会越走越快,不易止步,称为慌张步态[11]。⑤非运动症状:除了震颤和行动迟缓等运动症状外,帕金森病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疲劳感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患者认为,身体很疲乏,无力;睡眠差,经常睡不着;大便费劲,好几天一次;情绪不好,总是高兴不起来;记性差,脑子反应慢。

普通人的睡眠是由阴平阳秘,心神安定、脏腑调和、心血得静、卫阳入阴所引起的[12]。心脏和脾脏的虚弱,意味着生化不足。阴气损伤意味着阴虚火旺,心脏和胆囊,或者宿食化热会扰乱胃[13]。肝火扰乱心神导致心绪不安,阴阳平衡失调,心绪紊乱,心血不静、营卫失和、阳不入阴。治疗失眠的第一个措施是要辨证虚实。虚证是由心脏、脾脏、肝脏和肾脏的障碍以及心力衰竭引起的[14]。治疗时需要滋补肝脏和肾脏,益气养血。实证是火邪扰乱心神,从而导致心绪不安。在治疗中,需要清火化痰,和中平衡。治疗应围绕着是补虚泻实,调和阴阳[15]。

归脾汤,中医方剂名。为补益剂,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补血益气、健脾养心是归脾汤的主要功能。通过中医的辨证思想,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进行用药加减,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16]。归脾汤中的黄芪和龙眼肉具有补脾、益气、养血的作用,是君药[17]。归脾汤中的白术和党参具有增强补脾、益气、养血的作用,可增强黄芪和龙眼肉的功效[18]。归脾汤中的当归具有滋养营血的作用,配合龙眼肉使用,可以使补心血的功效增强。白术和党参、当归都是臣药[14]。归脾汤中的茯神和酸枣仁具有安心养神的作用,甘草具有补气健脾的作用,木香具有理气醒脾的作用,可以起到调和诸药的效果[19]。归脾汤可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可使患者躯体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总体感觉方面的功能增加且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也较为理想。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的不良反应情况较少,说明归脾汤加减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心脾两虚型帕金森病失眠症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较少,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心脾汤加减失眠症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177例中老年失眠患者PSG的特点分析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
过桃花村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失眠症状≠失眠症及早治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