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达堆卡擦丸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2021-07-30 14:38白央拉巴
智慧健康 2021年17期
关键词:酒精性脂质脂肪肝

白央,拉巴

(1.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西藏 拉萨 850000;2.西藏自治区残联康复中心,西藏 拉萨 850000)

0 引言

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造成的病理性改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1/4以上的成人患有脂肪肝,而我国脂肪肝发病率更是高达27%,严重危害国民健康[2]。我院地处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当地居民喜食动物脂肪及酒类,受地理环境及饮食习惯影响,高原地区脂肪肝发病率较高,藏医治疗脂肪肝历史悠久,各代医家对脂肪肝均有其独特的认识和治疗特色。藏药达堆方初始载于著名藏医药学家米彭朗杰嘉措所著《集药利乐库》中[3]其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健胃补血,明目,用于“脂肪肝、酒肝等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胁肋疼痛等”。本研究根据藏医理论、高原地区脂肪肝患者特点和临床经验,对脂肪肝患者应用藏药达堆卡擦丸治疗,收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8例,年龄18~65岁,平均(45.26±9.33)岁,病程1~12年,平均(7.11±2.03)年,疾病类型:酒精性脂肪肝7例,非酒精性脂肪肝18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18~63岁,平均(44.79±9.15)岁,病程1~13年,平均(6.98±2.16)年,疾病类型:酒精性脂肪肝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②年龄≥18周岁。③近1个月内未使用调脂类制剂及其他治疗脂肪肝的相关药物。

排除标准:①合并病毒性肝炎者。②1周内有胃肠道出血史者。③对研究用药有过敏史者。④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⑤合并心、脑、肾等其他脏器器质性损害者。⑥依从性差,治疗期间饮酒,干扰疗效判定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饮食调控及适量活动,未给予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藏药达堆卡擦丸治疗,本药由寒水石(奶制)、制诃子、红花、甘青青兰、藏木香、木香、渣驯膏、康顿贴瓦、牛黄、藏红花组成(均由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门孜康制剂室研制,规格:0.95~1.2g/丸),捣碎后口服,1丸/次,2次/d,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疗效判定标准:①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肝功能、血脂指标恢复正常,肝脏B超检查均恢复正常。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总胆固醇(TC)下降≥20%或三酰甘油(TG)下降≥40%。中重度脂肪肝患者肝脏、B超表现减轻Ⅰ度以上。③有效: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肝脏B超表现减轻不足Ⅰ度。④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水平及影像学检查表现无明显变化者。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4-6]。

(2)症状评分: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进行评估,0分为无症状,1分为症状轻微或偶尔发作;2分为中度症状,时常发作,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3分为重度症状,对日常生活影响严重。对食欲不振、胁肋胀痛、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四项症状进行评价。

(3)肝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肝功能指标进行测定,包括谷丙转氨酶(ALT),参考值5~45U/L;谷草转氨酶(AST),参考值0~50U/L;γ-转肽酶(γ-GT),参考值<32U/L;碱性磷酸酶(ALP)参考值40~150U/L[7]。

(4)血脂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血脂指标进行测定,包括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症状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食欲不振、胁肋胀痛、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四项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症状评分对比(,分)

2.3 肝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ALT、AST、γ-GT、ALP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程度下降,观察组ALT、AST、γ-GT、ALP水平下降幅度均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U/L)

表3 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U/L)

2.4 血脂指标

治疗前,两组TC、TG、HDL-C、LDL-C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四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改善幅度均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脂指标对比(,mmol/L)

表4 两组血脂指标对比(,mmol/L)

3 讨论

脂肪肝是一组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为病理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主要由遗传易感、代谢应激、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根据病因可将其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种,以后者最为常见[8]。血脂异常是引发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之一,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病理生理改变的级联反应相关,包括肝细胞脂肪变性、游离脂肪酸增多、继发性胰岛素抵抗、肝脏脂质过氧化、干细胞能量储备下降等,上述原因均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使得干细胞内沉积过多的脂质,导致肝脏出现脂肪性病变,并进一步发展为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引发肝功能损害[9]。此外,饮酒也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酒精代谢后,生成乙醛,其可增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对过氧化物酶体的增殖过程产生阻碍,抑制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的活性,导致肝脏对脂质的代谢功能紊乱,诱发脂肪肝和肝损害[10]。体内脂质摄取、输送及利用均依赖肝脏,若发生脂肪肝,体内氧自由基水平增加,对细胞膜造成损害,影响腺苷三磷酸的生成,导致蛋白质及脂肪排泄障碍,进而累积于肝细胞内。过剩的游离脂肪酸累积于肝细胞中,可诱导脂质的过氧化,产生大量活性氧簇,对线粒体膜造成损害,进而导致脂肪酸β氧化被干扰,出现脂质代谢紊乱,加速脂肪肝的形成。此外氧化可产生大量还原性辅酶,对线粒体内脂肪酸的氧化形成阻碍,促进脂肪合成,导致体内γ-GT、ALP水平升高;细胞膜结构被破坏后,线粒体中AST、ALT被大量释放并进入血液循环,表现为血清AST、ALT水平的病理性升高。

藏医认为,脂肪肝可纳入“庆乃常波病”范畴,在18种肝脏疾病中,属于寒性肝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藏医积累了丰富的脂肪肝治疗经验,达堆卡擦丸是藏医治疗脂肪肝的经典方剂:由寒水石(奶制)、铁屑制诃子、红花、甘青青兰、藏木香、木香、渣驯膏、康顿贴瓦、牛黄、藏红花等藏药材组成。其中铁屑具备消浮肿、解肝毒之效;甘青青兰疏肝理气;红花、藏红花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木香、藏木香养胃健脾,全方具有保肝健胃、行气活血、排毒护肝的功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另外,与治疗相比,观察组ALT、AST、γ-GT、ALP四项同肝损害相关指标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达堆卡擦丸对肝细胞的保护效应明显,或与其改善肝内微循环和代谢相关。在血脂指标方面,观察组治疗后TC、TG、HDL-C、LDL-C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达维卡擦丸在治疗脂肪肝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调脂作用。

综上所述,藏药达堆卡擦丸治疗脂肪肝疗效确切,可有效保护患者肝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及血脂水平。

猜你喜欢
酒精性脂质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天麻素有望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小檗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通路的研究进展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芒果皮泡水喝可降血脂
医药脂质纳米材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