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药物治疗中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治疗分析

2021-07-30 14:38赵德昌
智慧健康 2021年17期
关键词:浅表性多潘立酮胃部

赵德昌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药剂科,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又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消化道一种常见且难治的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患者胃黏膜在长期损伤和各种刺激下呈慢性浅表性炎症,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恶心反酸、饱胀不适等症状[1]。该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随病情进展可演变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有癌变的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早期及时的有效治疗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目前临床治疗时多联合采取抑酸药及促胃肠动力药。奥美拉唑属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胃酸分泌,有效缓解胃部症状,加快其食管炎愈合。多潘立酮属胃肠动力药,具有加快胃排空和胃十二指肠运动的功效,并且可增强食道蠕动。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多潘立酮和奥美拉唑均能有效改善CSG的临床症状,但未明确指出对CSG的利弊[2]。本研究探讨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在CSG患者中的治疗可行性,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过14C呼气试验与电子纤维胃镜检查证实Hp阳性和慢性浅表性胃炎[3],初次发病;②年龄≥18岁;③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意识清楚,无认知、精神障碍;④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脏病患者;②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③合并胃部其他疾病者;④依从性差,拒绝配合治疗者;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⑥临床资料不全者。满足上述全部项目者纳入本研究。最终纳入56例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21~65岁,平均(43.01±5.28)岁,病程3个月至2年,平均(1.08±0.34)年;观察组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22~66岁,平均(43.78±5.96)岁,病程6个月至2年,平均(1.56±0.21)年。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以后均予以奥美拉唑(淄博万杰制药规格10mg/粒批号国药准字H44023977)口服,每次服用20mg,每日用药1次,在早饭之前服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治疗时间为8周。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之上加以多潘立酮(丹东宏业制药有限公司10mg/片国药准字H20123063)口服,于餐前口服10mg,3次/d,治疗周期为8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工具

①疗效评定标准。将上腹部隐痛、恶心反酸作为主要症状,将饱胀不适作为次要症状,依据症状的轻重程度分成无症状:0度;轻度,存在感觉但不明显:1度;中度,存在稍重症状但未影响到工作:2度;重度,存在严重症状,已经影响到工作和日常生活:3度。显效:两个主要症状改善2度或者完全消失;有效:两个主要症状改善1度;无效:所有症状均无减轻甚至加重[7]。治疗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胃功能三项指标,包括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 白酶原Ⅱ(PGⅡ),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③观察三组治疗后Hp根除效果,采用14C呼气试验判断两组Hp阳性率。④统计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计量资料将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根据资料类型,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多个样本采用F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总有效率

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胃功能三项比较

治疗前两组胃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两组胃功能三项较前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治疗后PGI/PGⅡ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PGI、PGⅡ与对照组相比无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胃功能三项比较

2.3 三组Hp根除效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Hp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远期疗效[n(%)]

2.4 三组用药安全性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各类胃部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其中CSG作为常见的胃部疾病,正呈年轻化趋势发展,已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8-9]。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发病与Hp感染及自身免疫、环境、情绪状态等因素有关[10]。临床治疗该病时,多选用质子泵抑制剂,但治疗后无法使胃排空速度加快,因此,需要积极探索出一种更有效的疗法[10-11]。

目前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均是治疗胃部疾病的常用药,其中多潘立酮常被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性疾病,有助于加快肠道食物消化。本研究尝试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结果显示:在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最高,且观察组治疗后PGI/PGⅡ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说明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能够有效改善CSG的临床症状。我们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奥美拉唑属常用抑酸药,也是治疗消化类疾病的必用药,其能够抑制壁细胞中质子泵,从而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胃pH值,抑酸作用强且持久,同时能减轻食管黏膜受损程度,用药后能在较短时间中修复食管黏膜,但该药抑酸效应十分缓慢,需要重复给药多次才可获得抑酸效果,且有明显个体差异性,疗效稳定性较差[12-13]。多潘立酮是一种合成苯丙咪唑类衍生物,其组成结构与丙甲酮苯基相似,通过与多巴胺受体相结合来选择性抑制多巴胺2受体,增强食管下段的括约肌张力,促进胃肠道平滑肌的动力恢复,有助于紧张性收缩,减少平滑肌松弛,加速胃部食物排空,并调节十二指肠的功能协调,防止反流[14-15]。将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相联合应用到CSG患者的治疗中能起到协同作用,提升下食管括约肌的压力,有助于胃及食管排空,对胃酸具有抑制作用,能使食管内酸负荷减少,用药后可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疾病复发率较低。在本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予以患者药物治疗同时,还需加强健康生活及习惯宣教,以防病情因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加重。

综上所述,予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显著,能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其复发率,安全性较高,可被广泛应用到临床。

猜你喜欢
浅表性多潘立酮胃部
联用建中和胃汤与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价值研究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胃部爱情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治疗
什么原因造成男人的肠胃不好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心脏病患者:慎用多潘立酮
奥美拉唑合多潘立酮治疗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