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联合中医内服外治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21-07-30 14:38肖宗浩洪标华
智慧健康 2021年17期
关键词:阿奇霉素肺部

肖宗浩,洪标华

(广东省梅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儿科,广东 梅州 514000)

0 引言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P)指的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类急性肺部感染,于儿童中较为多见,在儿童所有肺炎中占比10%~40%[1]。MPP可使患儿肺部出现严重感染,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多严重,不仅会累及耳部、皮肤和颈部淋巴等,还可能引起中耳炎、皮炎等肺外病变,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以往西医在MPP治疗中多选择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虽能一定程度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但效果欠佳,且存在较多不良反应。中医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于临床各类疾病的治疗中独具自身优势。清金化痰汤来源于《统旨方》,有研究显示[2],其对MPP患儿疗效确切,能降低其机体中炎症水平。穴位贴敷属于中医学上一种经皮疗法,已被临床用于多类疾病治疗。现就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MPP患儿共7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结合阿奇霉素加中医内服外治法对该类患儿的疗效,给临床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MPP患儿共78例为研究对象,将78例患儿从1随机编号至78,后将编号为奇数的39例患儿纳入对照组,编号为偶数的39例患儿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1~10岁,均值(7.32±1.46)岁;病程5~12d,均值(8.25±1.45)d。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1~12岁,均值(7.40±1.35)岁;病程5~14d,均值(8.30±1.32)d。两组各项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一定可比性。本研究得到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同时均取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①均与第7版《实用儿科学》[3]中有关MPP的诊断标准相符,具有程度不一肺部啰音、咳嗽及发热等症状,肺部影像学检查存在异常改变,经支原体抗体滴度检测确定是肺炎支原体感染。②结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确定为肺炎喘嗽中的痰热闭肺型,起病急,存在咳嗽、发热、气促、痰鸣或者鼻煽等症状,或伴轻度发绀;病情严重时烦躁不宁、喘促不安、发绀加重且面色灰白,或者高热持续不退。③年龄在1~12岁。④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存在严重病者。②过敏体质者。③近期接受过有关治疗者。④肺炎危重症或者伴肺部并发症者。⑤存在免疫缺陷病者。⑥依从性不佳者。

1.2 方法

两组入院之后均开展止咳、平喘、退热以及祛痰等常规治疗,除此之外,对照组加以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1g×6袋国药准字H0960112),依据10mg/kd/d剂量用药,1次/d,口服3d后停4d,7d为1个疗程,总共口服2个疗程,即14d。

观察组除对照组治疗之外加以清金化痰汤及穴位贴敷,具体方法如下:①清金化痰汤:方剂组成包含浙贝母10g、桑白皮10g、款冬花10g、鱼腥草10g、黄芩6g、栀子6g、陈皮6g、苦杏仁6g以及炙甘草3g,结合患儿症状加减,对于伴随高热者应加入石膏(先煎)6g;对于痰多且黄者应加入瓜蒌皮、胆南星以及葶苈子各6g;对于伴随便秘者应加入瓜蒌仁6g。将上述药物加入适量水煎煮后取汁,1~3岁患儿每日用药量为100mL,能分成6~7次服完,1剂/d;>3岁儿童每日用药量为300mL,可分成3~7次服完,1剂/d。所有患儿于使用2个疗程阿奇霉素后连续口服1周中药,总共使用3周,即21d,治疗期间可结合患儿具体病情调整用药剂量及疗程。②穴位敷贴:采取红外止咳贴(武汉华卫科技有限公司8贴/盒 鄂食药监械字2009第2261225号)开展治疗,选取穴位包含患儿的双侧肺俞、膻中与天突穴,单次贴敷时间在6~12h,1次/d,治疗时间为3周,即21d。

1.3 观察指标

(1)有效率:显效:体征及症状全部消失,同时X线未发现肺部存在炎症病灶;有效:体征及症状显著改善,同时X线发现肺部部分炎症病灶吸收;无效:体征及症状无任何好转或者加重,肺部依旧有点片状影[5]。统计两组显效及好转比例即为最终有效率。

(2)症状消失时间:包含喘息、肺啰音、咳嗽和发热等症状的消失时间。

(3)实验室检查: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C-反应蛋白(CRP)水平开展检查。

(4)不良反应:包含恶心、头晕、头痛以及腹痛等,统计两组出现各类不良反应的人数占比。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的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在有效率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有效率对比(%,n=39)

2.2 两组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观察组的喘息、肺啰音、咳嗽和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对比(d,n=39)

2.3 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WBC、NEU及CRP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WBC、NEU及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WBC、NEU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对比(n=39)

2.4 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39)

3 讨论

MPP在儿童中较为多见,一年四季均能发病,患病人数正不断增多,同时呈现低龄化趋势。因MPP症状较为复杂,疾病的初期诊断有着较高难度,患儿未及时获取治疗可引发其他系统病变。阿奇霉素是MPP治疗中的常见药物,虽能起到一定疗效,但因小儿机体各脏器功能暂未全部发育成熟,抵抗能力不佳,治疗依从性较差,仅开展单一西药治疗对其体征及症状的改善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积极探索出更加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有着重要意义。

中医学上认为,小儿因形气未充,同时肺腑较为娇嫩,喂养或者护理不当会引发卫外不固,使得外邪入侵机体影响肺卫,邪气堆积于肺,郁而化火,最终炼津成痰;或因宿主机体中痰邪比较旺盛,痰热互结,使得肺部经络受阻,堵塞气道影响到肺宣发肃降,最终造成疾病发生。黄永强[6]等发现,予以MPP患儿清金化痰汤可改善其症状,促进其康复。程皓[7]等发现,对MPP患儿开展穴位贴敷效果良好,且痛苦较小。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于有效率上远远高出对照组,且治疗后喘息、肺啰音、咳嗽和发热等各项症状消失时间远远短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疗法效果更佳。考虑原因是清金化痰汤中桑白皮以及款冬花有着平喘止咳效果;黄芩、栀子和鱼腥草可清除肺热;苦杏仁可平喘、止咳、降气;陈皮可理气化痰,气行则痰降;浙贝母能止咳祛痰,最后配伍甘草能对诸药发挥调和作用,联用上述药物可起到止咳化痰和清肺肃肺效果,进而改善患儿病情[8]。除此之外,开展穴位敷贴,采取的红外止咳穴位贴是结合中医内病外治以及经络传导穴位的治疗原理,经辐射出4~16μm波长远红外光波与磁粉生成剩磁感应强度,进而将细胞组织激活,对局部血管起到扩张作用,提升皮肤的通透度和代谢机能,加快血液循环,调动机体抗病能力,最终发挥疗效。治疗时选取的穴位包含天突、膻中以及肺俞,其中天突、膻中是任脉腧穴,天突有着清利咽喉和化痰止咳作用,膻中有着理气通络和宽胸利肺作用;肺俞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和肺背腧穴,具备卫外御邪和调补肺气的效果。敷贴期间能避免药物于肝脏内部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破坏,维持血药浓度平稳,避免个体化差异以及不良反应,有着无痛苦以及无创伤、易被患儿接受等多种优点[9]。WBC、NEU是血常规中两类常见指标,两项指标水平上升提示机体存在炎症反应。CRP属于临床常见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于炎症出现6~8h后能升高,并于28~48h上升到峰值,于炎症获得有效控制之后便会逐渐降低到正常水平,其升高幅度和感染程度之间为正相关关系[10]。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WBC、NEU及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WBC、NEU及CRP水平比对照组更低,说明观察组疗法能降低机体的炎症水平,考虑原因可能和清金化痰汤内黄芩、瓜蒌、甘草等中药有着良好抗炎作用有关。在观察不良反应时发现,两组无显著差异,说明观察组疗法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出现,有着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加中医内服外治法对MPP疗效确切,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减轻其机体的炎症反应,同时用药后不良反应无显著增加,安全性较高,值得采用。此外,本次研究中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选取的样本量较小,且研究时间较短,未对两组开展深入远期随访,还需在日后研究中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深入分析阿奇霉素加中医内服外治法对MPP的远期疗效,得到更为客观全面的研究结果,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猜你喜欢
阿奇霉素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桑黄对桑枝基料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富集能力研究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阿奇,出发
拯救营地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