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物以游心:学校管理的高境界

2021-07-30 10:53蒋惠琴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食育管理者规律

庄子说乘物以游心。所谓“乘物”,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人只有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够“游心”,实现精神的自由和解放。学校管理的高境界就是通过“乘物”实现“游心”,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品质人才。

“乘物”体现在对教育现象之间必然、本质关系的主动遵循。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向。所以农民春耕夏收,按照大自然节气的规律,确保有好的收成。学生的成长与年龄之间的必然关联,提醒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能揠苗助长,教育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有时需要等待。规律,总是以其铁的必然性起着作用,任何工作都要受规律约束。

“乘物”体现在对学校管理工作节奏的适度把控。对管理节奏的精准把握需要对教育价值的高认知,即清楚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管理到底是为了什么。学校工作内容繁杂,面对繁杂的工作,校长对教育价值的高认知就是把握工作节奏的关键。我们不妨根据“二八定律”对这些工作做必要的排序,并分解到各个学期来开展。在这样的认知中分清主次,管理者就不会整天疲于应付,乱了阵脚。

“乘物”体现在对学校育人工作方式的自然选择。以当前备受学校重视的食育为例。学校通常的做法是针对节约粮食、爱惜粮食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但是,很少有学校在推动食育工作前会开展学生粮食浪费成因调查。人们往往习惯性地认为,学生浪费粮食一是因为挑食,二是因为饭菜味道不好。但学校管理者在陪餐的过程中只要有心调查,很快就会发现,许多孩子对那些无骨的食物常常吃得津津有味,而一旦小黄鱼、带鱼、大虾、鸡爪这样的食物出现在餐盘,他们就显得意兴阑珊,吃饭速度也慢了,磨蹭到最后就是一倒了之。深问原因,不是他们不爱吃,而是他们不会吃,吃鱼更怕被卡着。这时候我们再来反观食育工作,就不会一味对学生提要求,而是会就如何教会孩子吃开展活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乘物”体现在对学校规章制度的切实践行。好的制度不只是为了约束人,更是为了发展人。学校管理越规范,管理者越自由。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年度考核,一些校长每年都会因为考核而焦头烂额。有的老师甚至会请求校长“今年给我一个优秀”,一旦校长答应了这个,接着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来请求。这样的“给”短时间内也许看不出什么消极影响,但是一旦形成习惯,便会让大家感觉到“优秀”可以这么得到,做太好又有何必要呢?优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会因此受到打击。因此,应出台相应的评选制度并嚴格遵照执行,让每个教师都感受到,只要努力就有优秀的机会。这样一来,学校就能形成争先创优的氛围,教师就能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

总之,无论是遵循规律,还是恪守规则,无非都是对人性自然的认知和尊崇。这是学校管理的原点问题,也是其终极问题。

(蒋惠琴,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校长,213164)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食育管理者规律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窗口和镜子
为“食育”正名,系统推进“食育”工程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找规律
巧解规律
找规律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