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程群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若干设想

2021-08-01 07:09郭娇
学习与科普 2021年6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设置

郭娇

摘要:随着教育观念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学生国学课程能力是提高高校学生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能力的核心。因此,国学课程群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若干设想必须要立足于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理念上,以全面发展国学课程目标为指定方向,精心挑选国学课程内容,运用多种多样的思维能力和组织形式,采取合适的国学课程教育环境,引导学生可以有效的学习国学课程内容,掌握国学知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让每个学生可以全面发展。

关键词:国学课程群;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若干设想

引言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中国学课程群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要提前准备有关的具体规划和策略,围绕要学习和实践的课程内容展开丰富的学习计划,通识课程又是高校通识教育实现通识教育理念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通识教育的核心內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可以有效的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以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当前高校国学课程教育还处在一个基本探索阶段,许多高校对国学教育都有很多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可以说是对学校和教师是一个新型的挑战,因而对大学国学教育的基本问题之一的国学教育课程设置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一、树立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理念[1]

通识教育的核心是对人的教育,它是重点对人全面和谐发展水平的培养,还有人身上特有个性的完善。通识教育又可以是一种思维模式,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就是全面发展一个人在社会高质量生存的能力。我国学者李曼丽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从三个角度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分别是从性质的角度来说,通识教育是各个高校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大学生必修的专业通识教育。从目的角度来说,通识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对国家有一定作用的人。从内容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有益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归根到底,通识教育给了我们尝试,给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确立完整而全面的国学课程目标

通识教育理念是通过通识课程来传递的,所以说通识课程是一种手段,它的作用就是用来培养学生的通识教育理念。由于我国通识教育理念的有一定狭隘的影响,当前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还是会带有一点专业性教育的痕迹,对于其它专业目标培养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它与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差距的。因此,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国学课程目标的建立应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运用合理的国学课程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结构和提升学生对于情感的品位,进而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的和谐发展。因此,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去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国学知识,在学生身心健康得到良好发展的同时,努力去提高学生的国学核心素养以及他们对国学课程教育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全面发展。在国学课程目标的完善中,要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认识目标,通过对国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沟通交流,传承中华文化文明;二是价值性目标,在提升自我修养的同时,让自身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也得到提高,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文化性目标,通过国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传统中国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国学鉴赏能力和文化修养,更好的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三、对于国学课程群设置的原则[2]

1.循序渐进原则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在对于学生是进行全面培养的,它不仅让学生具备文化知识和生存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个高尚的情操以及社会责任感。而国学又是一个综合性特别强的课程,它的内容知识层面广泛,表现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各个学科又相互贯通而又相互制约。国学教育以国学为核心,所以它要由浅至深,由简单到复杂去让学生学习,这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也有一个学习吸收的过程。

2.基础性和广博性相统一原则

国学课程内容要做到基础性和广博性相统一原则,在基础的国学课程内容中,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中华民族祖先对于知识获取的有用方法和途径。在国学课程的广博性中,学生要对国学课程内容进行多元化,深入的了解学习,形成一定的文化基础,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做出一定贡献。

四、国学课程群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与实施[3]

国学课程可分为两种内容,一种是正式国学通识课程另一种是非正式国学通识课程。正式国学通识课程主要通过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国学教育。非正式国学通识课程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或者一些具有国学教育意义的话剧来表现和传达国学教育理念的。学校可以两者相结合,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学知识内容,使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得到全面的提高。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国学课程的重视,实施学生自主选课的方法,加强教师对国学知识教育的培养。

总结

总的来说,国学课程群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理念,在国学课程目标的全面完善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每位学生有民族气节和民族担当精神。

参考文献:

[1]于淑文.略谈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

[2]刘楚佳.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优化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2009(3)

[3]李泽民.我国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规划与设计探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6)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设置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掌握活动向导应用,促进网络辅助教学活动
如何屏蔽集成声卡显卡和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