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豉汤加减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8-02 11:04练梅香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豆豉栀子药物

练梅香

(龙岩市博爱医院,龙岩,364300)

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发病主要是由于患者水亏于下,火炎于上,水无法上济,火无法下降,心肾无以交通,故经常使得患者心烦不寐、盗汗、脉数、舌红、腰膝酸软等,以上均属肾精亏损经。中医学对于心肾不交型失眠治疗通常是根据理论进行,多以调理为主,保证心火下降,且促使肾水上升,确保水火既济,维持阴阳平衡[1]。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龙岩市博爱医院收治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栀子豉汤加减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龙岩市博爱医院收治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0.21±4.59)岁;观察组患者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1.59±3.86)岁;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选取的患者均已经过医院相关检查,给予明确的诊断结果;2)患者已经与医院签订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3)西医诊断主要是依据《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关于失眠症的诊断内容;4)中医诊断是根据《中医内科学》中心肾不交型失眠内容,内容有:头晕、心烦气躁、耳鸣、口干、喉咙干燥;进入睡眠难;睡眠过程易醒,醒来难以重新入睡、多梦,舌脉舌红舌苔薄黄、脉细数。

1.3 排除标准 1)孕妇或是哺乳期女性;2)对药物有严重依赖性的患者;3)拒绝参与研究。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1 mg艾司唑仑,患者睡前口服。医护人员需提醒患者根据自身病情将药物剂量进行科学调整。

1.4.2 观察组给予栀子豉汤加减方治疗 栀子豉汤组成的中药成分有栀子10 g、淡豆豉20 g、生龙骨40 g、茯神30 g、白术15 g、生牡蛎40 g、炙甘草5 g、山药20 g。之后需以患者病情控制情况为主,适当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先煎的药物有生龙骨、生牡蛎,取汤汁400 mL,2次/d,分早晚温水服用,1个疗程是14 d,2组持续治疗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2组临床疗效:本研究临床效果判定是依据《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痊愈是指患者睡眠时间恢复正常,夜晚睡眠时间>6 h,睡眠沉,睡醒精神好;显效:失眠显著好转,夜晚睡眠时间>3 h,睡眠深度增加;有效:失眠稍微减轻,睡眠时间<3 h;无效:治疗后期失眠无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趋向。临床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效果[例(%)]

3 讨论

失眠指睡眠困难、早醒、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下降的一类疾病[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发展对人们各项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生活压力增大,失眠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学上将失眠称作不寐,中医症候有寐而不酣、睡眠时间不足,醒来难入眠,甚至彻夜不眠这几类,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心肾不交失眠主要是指患者的肾中水上升以及心中火下降,二者无法相融合导致失眠[4]。中医学在进行失眠治疗中通常应进行辨证论治,整体审查,标本兼治的方法。

若是患者兼具彻夜不眠,需在原来配方的基础上添加酸枣仁、远志、柏子仁,磁石有养心、安神、镇静的效果;若是伴随头晕、头痛,可添加白芍、川牛膝以及桂枝等,活血止痛,行气养血;栀子豉汤加甘草,可补益温中;栀子豉汤中添加生姜可散寒止呕。栀子豉汤主要是治疗虚烦不得眠,患者存在反复颠倒,心中懊恼且心中烦热等现象。栀子豉汤由基本的两味药组成,之后添加其他药物。栀子是指栀子花的果实,属于医学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清热药,可以起到导热下行效果,作用范围广。栀子可引三焦之热屈曲下行,开郁散热。栀子这味药,清除的热通常是在患者胸膈之间,位置偏于上。栀子也有清透郁热以及解郁除烦效果,导火以下行,栀子味苦性寒,泄热除烦且拥有降中宣热的效果。香豉功效是体清气寒,升散调中,其有宣中有降的效果;同时豆豉的气味俱轻,不仅可清表宣热,也可实现和降胃气。

栀、豉清虚烦客热,服而探吐。俾误下表邪,一涌而出,去邪存正。加栀子既能上入心胸清透郁热以除烦,又可导火下行;豆豉辛凉宣散,以透散,甘以补益,苦以降泄且其性寒者偏于清,性温者更加偏于散寒透邪畅中,在宣泄胸中郁热基础上,可助栀子除烦,又能够起到开壅散满且和胃的效果。豆豉通常是经黑豆发酵而形成的一味药,经过发酵的豆豉主要功能是解表清热以及透疹解毒。在栀子豉汤方中,通过豆豉发散保证宣发郁滞,清理出郁结热量。二药相伍,并根据患者心肾不交失眠加减药物,可以增强治疗效果,起到降中有宣,宣中有降之功效,是中医治疗失眠的一剂良方。方中栀、豉二药相合,共奏清热,有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之功[5]。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更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观察组治疗效率更好,其可从基础上将传统治疗的不足弥补,提升治疗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为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实施栀子豉汤治疗,可以最大程度缓解其失眠,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豆豉栀子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三分之一故乡的栀子
母亲的豆豉火焙鱼
豆豉,老人的“长寿豆”
听俗语 聊养生
厨房准备一罐豆豉吧,能化血栓
治麦粒肿
少年情怀,栀子初心
同时并用几种药物需注意:药物之间有相互作用
中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