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1-08-02 11:04孙超君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胸外科负性体位

孙超君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漳州,363000)

胸外科是医院重要的科室,对于该科室接收的患者中,大多数需要采取手术进行治疗。而胸外科患者因为手术部位比较特殊,周围血管丰富,因此手术的风险高并且在术后也极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其中术后睡眠障碍就是胸外科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1]。术后睡眠障碍主要是指从睡眠开始难以入睡或者入睡后难以持续维持良好睡眠,这样造成的后果是白天精神状态不佳,判断能力及工作能力降低,并且也容易让患者出现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这样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2]。本研究中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胸外科术后睡眠障碍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引起睡眠掌握的相关因素,并探讨了合理护理措施,以提供临床中有利的参考借鉴,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1例需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在术后出现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者睡眠量不足,整夜有效睡眠时间小于5 h,入睡困难,并且在睡眠过程常出现梦呓、夜惊、梦魇、磨牙及肢体不自主跳动等表现,研究中剔除合并睡眠障碍及心理疾病的患者。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如下:男性40例,占65.57%,女性21例,占34.43%;年龄最小者为6岁,最大者为78岁,平均年龄(45.12±2.36)岁;手术类型:先心病纠治25例,肺癌肺叶切除术20例,肺大疱切除术16例。本研究内容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同意。

1.2 研究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调查,通过查阅既往病历以及向患者调查胸外科术后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根据各项因素的累及例次计算出百分比。

2 结果

经回顾性调查,61例胸外科术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包括疼痛(95.08%)、体位不适(81.97%)、咳嗽(67.21%)、环境干扰(54.10%)、心理压力(49.18%)。见表1。

表1 61例胸外科术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引起胸外科术后睡眠障碍的患者中,58例是由疼痛引起的,占95.08%,属于最主要的因素。主要的原因是胸外科的手术操作比较精细,手术常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时间一般在1 h以上,分离及切除的部分较多,缝合较大,因此在术后疼痛往往比较明显。胸外术后疼痛可持续发作,每次疼痛的持续时间较长,这样引起极大不适,疼痛可造成焦虑及恐惧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使得患者容易多思多虑,继而使得夜晚难以入眠。此外胸外科术后的疼痛在入睡前仍旧会发生,睡眠时若出现疼痛常让患者辗转难眠,不断的调整体位以缓解疼痛,这样也引起睡眠障碍的发生。50例术后睡眠障碍患者(81.97%)是由于术中与术后体位不适引起。主要是术中持续维持一个体位时间较长,术后保持的体位无法维持同肢体拮抗肌群的作用平衡,这样引起肢体胀痛、麻木及酸软等情况。对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术中合理的体位摆放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而因为手术时间往往较长,若护理人员体位摆放不当并持续过久容易引起术后睡眠障碍[3]。术后因害怕疼痛及带管等原因无力更换体位,让机体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这会影响部分肌细胞氧供,致伤乳酸堆积并引起肌肉酸痛,继而导致术后睡眠障碍发生。41例(67.21%)术后睡眠障碍是由于持续咳嗽引起的。胸外科的患者存在长时间心肺功能不佳的情况,并且还长期合并心力衰竭,这样容易导致肺静脉瘀血,同时也存在肺部换气、通气功能障碍等表现。同时胸外科手术的实施上,常常需要采取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全麻方式容易损伤患者气管及造成肺组织牵拉反应,引起术后分泌物增多及持续剧烈咳嗽,并且咳嗽也常在夜间加重且频繁,这样就容易影响患者的睡眠。33例(54.10%)术后睡眠障碍因环境干扰所致。主要因胸外科的患者,术后往往需要送至重症监护室进行看护,在患者清醒后察觉自己所在环境为重症病房,这样使患者常感觉自己的病情比较危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及恐惧等负性情绪,并且监护过程也需提供面罩吸氧,这进一步影响患者情绪状态,负性情绪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睡眠造成影响。另外术后因为担心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关心手术治疗费用等,使得患者在术后处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往往容易出现失望、焦虑及紧张等不良情绪,这样就直接导致术后睡眠障碍发生。同时睡眠障碍同心理情绪双向关联,主要是心理压力在引起睡眠障碍的同时,入睡困难引起白天精神不佳、正常生活受影响,又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针对胸外科术后睡眠障碍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1)术后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护理工作,主要包括对行开胸术的患者可留置镇痛泵,无通气障碍者可给予杜冷丁进行镇痛,术后给予疼痛相关护理如叩背促进排痰,指导患者在术后放松身心,具体可进行深呼吸连续,促进呼吸畅通,对引流管进行妥善的固定,指导患者用双手轻按伤口的周围以有效缓解疼痛,通过与患者聊天及播放舒缓音乐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2)做好体位护理:术前同患者及患者家属讲解术后因体位不适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并教导家属正确按摩肢体的方法[4]。在术中合理摆放体位,避免过度牵拉情况。术后调整患者为舒适体位,可借助翻身枕协助翻身,主要可每隔2 h翻身1次,无频繁翻身条件者可用气垫床,术后尽量的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以有效缓解患者不适;3)咳嗽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密切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通过使用可减轻心脏负荷、解痉平喘及稀释痰液的药物来缓解患者咳嗽情况,此外还可协助患者翻身,轻拍患者背部以让痰液可顺利排出,有效缓解咳嗽症状;4)环境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术后环境,对住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告知患者无需过度担心,病情可缓慢康复。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应做到轻声及操作轻缓,避免引起较大噪声影响睡眠,改善患者睡眠质量;5)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前详细同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意义、过程及预后,交代手术负面影响,术后及时掌握患者内心状况,告知家属给予患者积极鼓励,负面情绪严重的患者可酌情使用黛力新等抗焦虑药物,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5]。此外可经常讲解一些趣味性的事情,让患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

猜你喜欢
胸外科负性体位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安徽省胸科医院在国家级比赛中斩获佳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