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乐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初产妇镇痛效果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2021-08-03 10:36李壮丽平舆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平舆4634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12期
关键词:硬膜外产程初产妇

李壮丽(平舆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平舆463400)

分娩是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阶段,也是女性晋升为妈妈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但分娩的过程中由于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会贯穿整个分娩过程,对产妇造成很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引起一系列应激反应[1]。若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母婴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临床部分产妇由于害怕分娩的痛苦,而选择剖宫产,但对产妇的身体均有一定的损伤。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导乐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干预初产妇对镇痛效果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125例初产妇,根据干预方案的不同分组,将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62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将采用导乐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的63例初产妇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0~37(28.16±3.82)岁;体质量57~76(65.79±6.14)kg;孕周38~41(39.24±1.03)周。观察组年龄20~38(28.62±3.74)岁;体质量57~78(65.82±6.32)kg;孕周37~41(39.26±1.01)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正常范围女性骨盆;足月生产。(2)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不全;合并妊娠合并症;凝血功能异常;椎管内有穿刺禁忌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产前均进行心理疏导及产前宣教,缓解产妇对自然分娩的恐惧感,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严密监测产程,宫缩期间要求产妇躺于病房床上,助产护士关注产妇宫缩时长、强度、间歇时间及宫口扩张情况,以及监测胎儿胎心、胎头下降等情况。观察产妇的血压及二便情况,告知产妇应适当饮食以保持生产时的体力。初产妇宫口开至2~3cm或规律宫缩开始后,给予硬膜外分娩镇痛干预:进行硬膜外穿刺和注药,穿刺点选择L2~3或L3~4间隙,穿刺成功后,从硬膜外注射1%利多卡因3ml实验量,并向头端或尾端置硬膜外导管3cm,采用罗哌卡因,初注入剂量10~15ml,加用芬太尼2~3μg/ml,增加镇痛效果,后将硬膜外导管连接装有配置好的药物,持续输液泵输注5~10ml/h,严密监测30min。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导乐干预:生产全过程由专职医生、护士、助产者及导乐人员帮助生产;初产妇产程中密切观察产程和母婴状况,选择合适的助产技术;导乐人员从待产到产后2h陪伴初产妇,合理安排产妇的饮食,确保产妇营养充足,在产程中能够清醒,并给予产妇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不安的情绪;导乐人员及产妇家属通过给予生理和情感上的支持,使患者增加妊娠成功的信心,感受到亲人的关心与支持;帮助初产妇调节气息,指导其选择正确的体位,介绍分娩阶段的注意事项和使用导乐球的方法,降低产程时间;并根据初产妇需求,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陪伴服务。

1.4 临床观察指标 (1)干预前及干预后(分娩结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对初产妇进行评估,在一条10cm尺子上,左端0cm刻0分,右端10cm刻10分,产妇按自己的疼痛程度在尺子上标记,0~3分:轻微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2)记录两组初产妇妊娠方式。(3)新生儿Apgar评分[3]:胎儿娩出后1min评估新生儿窒息程度,具体内容有皮肤颜色、心率、刺激反应情况、肌张力、呼吸等5项内容,均2分,合计10分。正常为8~10分,轻度窒息为4~7分,重度窒息为0~3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例或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s,分)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对照组观察组15.846 17.588 0.000 0.000 t P 7.15±1.62 6.97±1.43 0.659 0.511 3.35±0.97 2.83±0.79 3.289<0.01

2.2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n(%)]

2.3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胎儿娩出后1min,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7.91±1.6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6±1.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32,P=0.000)。

3 讨论

自然分娩时疼痛较为剧烈,致使部分初产妇会选择剖宫产,避免分娩疼痛。剖宫产虽能减少分娩的痛感,但剖宫产产妇术后并发症多,术后子宫及全身的恢复都比自然分娩慢,且会降低胎儿先天免疫能力。因此,临床提高自然分娩镇痛效果,减少剖宫产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胎儿娩出后1min,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导乐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可增加初产妇的镇痛效果,提高自然分娩率,且可提升新生儿Apgar评分,应用效果较好。分析其原因为,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罗哌卡因是纯左旋体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能够阻断钙离子流入神经细胞膜内对沿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产生可逆性的阻滞,具有麻醉和镇痛的双重效应,还在低浓度时对运动神经阻滞更轻、对母婴的影响较小[4,5];而芬太尼可增加镇痛效果,明显减轻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降低局部麻醉药的浓度,减少局麻药的用量,对母婴影响小;同时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婴儿影响较小,效果较好;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清醒,阻断了感觉冲动的向心性传导和分娩时子宫反射性收缩,减少对宫缩的影响,满足理想分娩镇痛的需求[6]。而导乐是通过陪伴初产妇合理安排产妇的饮食,确保产妇营养充足,在产程中能够清醒,并给予产妇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不安的情绪[7];导乐人员及产妇家属通过给予生理和情感上的支持,使患者增加妊娠成功的信心,感受到亲人的关心与支 持[8,9];向 产 妇 介 绍 生 产 过 程,帮 助 初 产 妇 调 节 气息,促进产程进展;还可以缓解初产妇不安的情绪,避免产后抑郁症,减少剖宫产概率,提高胎儿的安全性[10]。

综上所述,导乐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可增加初产妇的镇痛效果,提高自然分娩率,且可提升新生儿Apgar评分,应用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硬膜外产程初产妇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人文关爱护理与体位护理联用效果分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