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应用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2021-08-05 09:25翟银章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19期
关键词:动能定理钢球动能

翟银章

(江苏省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24000)

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因此其难度较大.多数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而由于动能定理部分的知识与物理学科其它内容之间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可以在题目解答时进行适当的知识迁移,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

一、动能定理的概念

二、动能定理问题的解题步骤

1.思路

综合分析近年来动能定理有关问题的题目考查方式,发现动能定理的问题在许多类型的题目中都有所涉及,不管是在质点运动还是物体运动中,无论采取通过哪种运动形式,无论做功的力是恒力还是变力,都可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的有关知识.不因运动变化的过程而产生变化,只要对物体产生了力的作用,其做功总和就与物体的动能变化相等,并且其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单位也保持一致.在使用动能定理解答题目时,必须关注所选物体的位置,要恰当挑选物体的运动过程.例如,可以以物体运动的全过程为例展开分析,也可以以物体运用的某一阶段作为参考分析问题.需要在问题分析过程中,建立对于不同力所做功的明确认识,同时计算出合力所做的功.在物体受力状况不稳定时,可以结合物体的不同受力情况求解,便于确定不同力所做的功.需要在明确与功有关的问题后,针对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及结束状态展开分析,按照动能定理的公式确定题目方程:W总=Ek2-Ek1.

2.注意事项

第一,由于所研究的内容是动能定理,因此要求确保所研究的对象为单独的运动物体,表达式右边代表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动能的增量,也就是结束状态下的动能与初始位置动能之间的差值.在运用动能定理解答物理问题时,如果物体的运动过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就可以分段进行考虑,或者是将完整的运动过程当做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考虑.在解题过程中,为提升答题的准确性和答题效率,应该优先考虑整体法.

例1一物体在高度为h的斜面体顶端A点先保持静止状态,而后开始逐渐下滑,直到滑到水平面上B点的位置停止滑动,已知点A与点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S,请计算该物体与其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本题中平面与斜面体是由同种材料制成).

分析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题目中的物体运动可以分成两个不同阶段,分别为在斜面上的运动和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过程,由于在两个阶段物体所受的力不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解答题目:

方法一过程分段法——用动能定理分别求出两个过程的受力及做功情况,进而求出动摩擦因数μ.

解将物体的质量设为m,斜面长设为L,物体与其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设为μ,物体到达C点时的速度设为v,由动能定理可知:

又∵Lcosθ=SDC

由动能可知S=SDC+SCB

方法二过程整体法——如果物体的运动过程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物理过程,同时不需要研究物体运动的中间过程时,就可以将几个物理过程视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开展研究.

解在物体由A滑到B的全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知:

mgh-μmgLcosθ-μmgSCB=0

S=Lcosθ+SCB

第二,可以通过动能定理将变力做功的问题进行简化.在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明确:

(1)由于所求的变力做功不一定为物体运动中所做的总功,因此所求的变力功不一定为ΔEk;

(2)物体所受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相等,但是不等于物体的动能;

(3)如果同时有多个力做功,则要确定不同力做功的正负,如果所求的变力做负功,则可以假设克服该变力所做的功为W,因此在表达式中可以使用-W,或者将变力做功设为W,则在计算时必须注意字母W本身含有负号.

例2如图1所示,一质点其质量为m,在一固定的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中从A处由静止开始滑落,在到达容器最低点B时,其对容器产生的压力为FN,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请求出质点在由A到B滑动的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

第三,可以运用动能定理解答多过程的问题.

例3如图2所示,在半圆形轨道ABC中,其轨道半径R=0.4m,且点A与点C位于同一水平面位置,在点A正上方h=2m的位置处以v0=4m/s的速度向下竖直抛出质量m=2kg的小球(可以将其视作质点),小球经过A点后进入半圆轨道,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重力加速度g为10m/s2.

(1)如果轨道平面较为光滑,请求出小球落到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

(2)如果轨道平面较为光滑,请求出小球在C点上升时的最大高度;

“嗯,那么背书’什么局。什么的,是什么意思?”孟导一边听老贾说单口相声,一边把他那堆‘乾隆通宝’按大小分好。

(3)如果在实际运动中发现小球在C点飞出后距离C点的最大上升高度为h′=2.5m,请求出小球在半圆形轨道中克服摩擦力作用所做的功.

三、动能定理问题的解题技巧

1.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具体的解题思路

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正确分析题目条件,做好审题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在应用动能定理进行问题解答时,也要结合具体的题目和题目中所给的已知条件展开分析,深入挖掘题目中的隐藏条件,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要求在审题过程中对题目进行深入分析,不要急于求成、本末倒置,在题目内容一知半解时就开始作答.在审题过程中,通常包含以下步骤:首先,从头到尾阅读题目,明确题目中所给已知条件中对解题有用的关键信息,并展开针对性的分析;其次,重新提炼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简化题目中的信息,与具体的题目内容结合,确定相关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解答题目.

在将动能定理应用在判断物体结束状态及初始状态的有关题目时,要仔细分析题目信息:

例4一个质量为M的小车以A点为起点,进行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圆周的半径长度为r,该车在绕了一圈后重新回到起点A.如果路面对小车造成的阻力是车重的n倍,请求出小车在此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阻力大小及其做功的数值.

在第一次读题时,必须毫无遗漏的展开题目阅读,不能只是在大体上扫过题目,必须培养仔细审题、认真阅读完整题目的习惯.其次,要明确题目的要求,了解解题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以本题目为例,通过仔细审题可以确定,解答该题目时,为顺利解决后续问题,首先需要确定题目中运动的物体是小车.再次,重新阅读题目,并且重点关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需要解答的问题以及题设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并在头脑中建立对于问题的清晰框架,便于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有利于解答后续题目.此外,需要在深入了解题目内容的基础上,借助数学思想从不同方面解答题目.在本题中,小车的初始状态和结束状态分别为匀速圆周运动和静止状态,因此,在小车运动的全过程中,其动能不发生变化,也即W总=0,因此可以得出W动=W阻=kmg·2πR.经过认真细致的审题,可以建立对于题目信息的深度了解,有利于开展后续解题过程.

2.针对具体的情境采取具体的解题方式

在运用动能定理解答题目问题时,不仅要认真审题,结合具体的问题采取具体的解题思路,还应该针对具体的情境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首先,需要对物体在做功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及做功情况进行分析.在物体运动时,会产生一定的动能,必须分析其在此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及做功情况.因此,需要在解答动能定理的有关题目时,紧紧把握物体的受力情况及做功情况,将一切解题步骤和技巧建立在对物体状态分析的基础上,有效提升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例5 一个钢球,其质量为4kg,从距离坑面高度为1.95m的位置自由下落,该钢球在陷入沙堆0.05m时停止下落,请求出沙坑对钢球产生的平均阻力.在本题中,不需要考虑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的变化,关键信息是钢球的位移量,该钢球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动能定理,根据钢球的位移量,求出钢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的阻力.

解析可以将钢球视作研究对象,将其运动过程分为在空中的加速运动和在沙中的减速运动.由于钢球在空气中运动时只受到重力作用,且重力在此过程中做正功,因此钢球的动能逐渐增大.根据题目中已给条件:钢球在到达沙坑表面时的运动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可知:

由于钢球在沙中受到重力及沙的阻力作用,且在此过程中重力做正功,阻力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可知:

将以上两式①②相加,可以求出mg(h1+h2)+(-fh2)=0-0,也即:4×10×(1.95+0.05)-f×0.05=0,进而解得f=1.6×103N.

其次,可以针对终止位置的动能情况展开分析.在研究与动能定理有关的问题时,必须关注物体的位移和做功条件.

总而言之,动能定理在物理知识体系中占有关键的地位.本文在对动能定理有关内容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动能定理有关问题的解题思路,并且结合相关例题提出了具体的解题步骤和答题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解题思路,确定答题技巧,以提升学生解答有关物理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动能定理钢球动能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硬度测量法测定20号钢球化等级的实验
昆钢球团生产降事故率降消耗的生产实践
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8Cr4Mo4V钢球压碎载荷不合格的原因及返修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动能定理应用精析
健身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