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香水》人物分析

2021-08-06 20:27王宇康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物分析需求层次理论现实意义

王宇康

内容摘要: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长篇小说《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是一部关于气味的奇幻小说,也是德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之一。作品以嗅觉天才格雷诺耶为主角描述了一个个离奇恐怖的事件。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对《香水》主人公格雷诺耶的人物塑造进行解读,有利于读者理解主人公格雷诺耶对尊严的渴望及情感的期望,窥探小说背后折射出的现实社会的道德伦理困境。

关键词:《香水》 需求层次理论 人物分析 现实意义

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长篇小说《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自1985年出版以来便风靡全球。小说全篇贯穿着魅惑的邪恶之气及血腥腐朽的甜香,充分运用了朴实的现实主义叙事手法及节奏型的叙事语言,首次运用通感的手法,将嗅觉置于小说描写的核心位置。主人公格雷诺耶(Grenouille)在巴黎社会的最底层降生,他在无爱、冷漠的环境中求生存,但他天赋异禀,天生就对香味有着近乎狂热的追求。为了收集少女身上散发出的独特的体香来制成独特的香水,他不惜杀害26名少女来制造这种奇异的异香。格雷诺耶在他的香水王国中征服了世界,可是自始自终他都没有得到爱与被爱的寄托,最后他返回自己的出生地,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香水》延续了德国现当代小说思想文化的思辨精神内核与哲学思想。运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更好地剖析主人公格雷诺耶的人物形象。

一.需求层次理论概述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认为,人类在各个不同的階段中有着本能的、不同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析理念,人类存在着五种不同的心理需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需求了构成三角形模型,按层次逐渐递升,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固定按照由低级的生理需要到高级德自我实现需要来仿制的,伴随着次序变化的移动,三角模型产生的活动影响也不同。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的金字塔模型,并认为正是这五种需求,构成了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活动动机。

马斯洛撰(1943)提出,需求层次理论模型基于三个基本假设;一是人有最基本的生存,人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活动动机;二是人的需求会按照层次性和重要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最基本的需要再到复杂的需要,需求层次理论模型中反映的即是从低到高的需求次序;三是当人的某一级最低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更高一级的需求,由此成为人类社会活动内在动力,以此观照格雷诺耶走过了他那短暂却又惊世骇俗的人生历程。聚斯金德是高超的语言的大师,他用“天才般的想象”和“幽默”的语言,刻画出主人公格雷诺耶在追逐气味和制作香水时显示出的艺术家般的感性和激情,可以说,格雷诺耶既有杀手的无情极端和科学家般的理性分析,也有艺术家般的感性激情。感性与理性在他的身上非但没有走向融合,反而将他推向了欲望演变的无尽深渊。本文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研究格雷诺耶人格形象。

二.《香水》主人公人物分析

(一)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

格雷诺耶一出生即被遗弃,他出生在巴黎最臭的鱼市,一生下来他的母亲就想把他当作鱼肚肠一样扔进垃圾堆,他用一声啼哭为自己赢得了活下来的权利。正是由于他天赋异禀的嗅觉,格雷诺耶才得以在巴黎的最低端的社会阶层生存、长大。为了满足自己吃喝拉撒的基本需要,格雷诺耶隐忍地在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格里马制革铺里生活,童年时期,他在育婴所“喝最稀的牛奶”“消化得了变质的蔬菜和腐烂的肉”,他的生命力“有如像病菌一样顽强”,格雷诺耶有这世上最敏锐的鼻子,他六岁时已经收集了世上十万种不同的气味,并能清楚的加以辨别区分。育婴所的主人拉加尔夫人害怕格雷诺耶的这种可怕的本领,在格雷诺耶八岁的时候便将他打发了出去,卖给了制革匠格里马。在拉加尔夫人那里,格雷诺耶没有得到爱,只是活了下来,对于格雷诺耶来讲,童年在八岁的时候便已结束。

(二)情感归属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当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人自然而然地会对情感和归属感产生依赖。人需要有情感的寄托,一旦这种需要情感无法得到满足,人就会变得偏执极端。因此,格在雷诺耶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必然会产生对情感和爱的依赖。格雷诺耶离开巴黎,前往巴尔迪尼去学习油脂离析法。在嗅觉的指引下,“他的鼻子指引他远离人烟,愈高愈远,愈孤寂荒凉,寂寞有如磁极,引领他前往顶峰”。格雷诺耶在前往巴尔迪尼的路上发现了这个“几乎全无气味,圣洁的”山洞。格雷诺耶在那里可以尽情沐浴在自我之中,不受外界的任何打扰,正是在这个山洞里,格雷诺耶的野心与欲望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他几乎忘记了自己的野心和执念,差点也就全然不顾先前的欲望了”。

然后山顶经历在格雷诺耶的需求追求中却具有转折性意义。一方面,格雷诺耶的情感和归属感需要并没有得到满足,他从来没有得到别人对他真正的爱,育婴所的拉加尔夫人、制革匠格里马、香水店老板巴尔迪尼对他只有恐惧与厌恶。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格雷诺耶的基本需要——情感归属没有得到满足,他萌生了更高一层的心理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五大需求环环相扣,一旦有某层次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却强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需求动力的动态循环发展将会被破坏,由此将会给人的心理等方面带来伤害,即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高层次需要建立在较低层次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有实现的可能性。格格雷诺耶近乎偏执疯狂地寻求满足心理需要,这一悖论性的执念也预示了他最终会在疯狂中走向人生毁灭之路。

(三)尊重需要

尊重需要在马斯洛需求理论框架中也占据重要位置,需求往往对人物形象分析起着关键作用。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可以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即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指的是希望自己得到稳定的社会地位,个人的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香水》主人公格雷诺耶在后期的尊重需要已经接近变态、疯狂的需要,格雷诺耶自身也被深深的执念及虚假地自我满足感包围。“所有唾弃我的人都必须得到应有的惩罚”,这种为了获得尊重需要的执念在格雷诺耶进入格拉斯城学习了油脂离析法后近乎疯狂与血腥。当他第一次杀害了一名妓女并获得了她的体香之后,格雷诺耶也踏上了一条疯狂杀人的不归路。香水的神奇功效也得到了充分地显现:它可以使妓女的小狗将自己认作主人,它可以使狂怒地旅客对自己彬彬有礼,它可以使原本清醒的人群完全受到格雷诺耶的掌控,它可以使育婴房主人和工匠对格雷诺耶厌恶唾弃之情瞬间消失殆尽,进而对他感激涕零。

当混有26名少女体香的香水终于制成的时候,格雷诺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所有人都对他毕恭毕敬,凡是闻过他的香水的人都面带喜爱愉悦之意,怀着重见天使的感激之情对他进行顶礼膜拜”。甚至在他即将被行刑时,格雷诺耶将香水滴到自己身上,“所有人原本对这位杀害26名少女的魔头的愤怒之情顷刻间转瞬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对他的无限崇拜和尊敬之情”,格雷诺耶的毕生心血——用26名少女的体香制成的香水把刑场变成了露天的纵欲狂欢。顷刻间,格雷诺耶的被尊重感与尊重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后这是虚假的尊重感与满足感。因为人们膜拜的是香水,并非是主人公本人。格雷诺耶也意识到:“只要他愿意,他手中的香水可以征服整个世界,他甚至可以让国王跪倒在他的脚下,可以让教皇宣布他为新的救世主”“荒唐的是,香水无法使他如常人一样爱与被爱”。格雷诺耶的一生,放弃爱,却要生存。当他凭借手中的香水得到了所有人的爱,他却知道这不是他想要的爱,也因此,可怜的格雷诺耶最后放弃了生存。

小说《香水》透过格雷诺耶这一悲剧性人物形象,为我们揭示了爱和归属感的匮乏导致的人性沉沦。本文结合需求层次理论,结合文本分析,揭示了在人物的性格塑造过程中,五大需求层次缺一不可,环环相扣,任何一个层次的确实都可能导致人物性格陷入消极乃至极端的境地。主人公格雷诺耶的性格养成中,长时间缺失爱与归属感,这是他日后变得疯狂和执拗的诱因之一。对于小说《香水》中的人物分析,本文仅是通过心理学视阀下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主人公人物刻画进行分析,相关学者也可以联系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及文学与社会学等交叉学科,对小说相关人物形象进行多维度分析。

参考文献

[1]李舒萍. Die Kunst der Perversitt: Die perverse Identitt in Jelineks Die Klavierspielerin und Süskinds Das Parfum. 2019, 104-123.

[2]续文.从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看大众歇斯底里的外部成因[J].文化学刊,2020(09):58-61.

[3]乐波娜.小说《香水》里的欲望分析[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01):93-96.

[4]杨怡顺.评价理论视角下《香水》中格雷诺耶的人物塑造[J].北方文学,2016(11):106-107.

[5]璐璐.在尋找中迷失——分析电影《香水》人物的精神世界[J].大众文艺(理论),2007(12):23-26.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业大学校内专项课题(2020DC08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猜你喜欢
人物分析需求层次理论现实意义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谈中职生实现真正学习的路径
基于激励理论的组织薪酬方案设计的思考
略谈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读海子的诗作
例谈高中语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特征
《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人物分析
《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形象分析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