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发感动”说与古典诗词教学

2021-08-06 20:42付博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职

付博

内容摘要:古代诗词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目前,中职生古诗词教学情况不容乐观,老师难教,学生难学成为普遍现象。笔者试图将叶嘉莹先生的“兴发感动”说应用于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开拓中职古诗词教学新局面。

关键词:中职 兴发感动 古代诗词

中国的古诗词凭着凝练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优美的韵律传唱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现今中职院校的古诗词教学状况并不乐观,老师台上因循守旧,学生台下昏昏欲睡,甚至还有很多中职学生有着强烈的实用主义思想,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就不担心挣不到钱。在他们眼中语文无用,诗词无用。

那么诗词到底有什么作用?“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这也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格局。”读诗学诗,能够让我们自内而外散发出迷人的气质,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中依然能够保持一颗最纯真最美好的心灵。

我们该如何进行诗词教学呢?叶嘉莹先生是当代我国著名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她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批评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她提出的“兴发感动”说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认为评说诗词“不该只是简单地把韵文化为散文,把文言文变为白话,或者只做一些对于典故的诠释,更应该透过自己的感受把诗歌中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传达出来,使读者得到生生不已的感动,如此才是诗歌中这种兴发感动之创作生命的真正完成。”同时,她还强调指出,“读者应该从诗歌的感发品质中获得一种也可以使自己有所激励感发的力量。这种读者与作者之间相感发的作用,就正是属于诗歌的‘生生不已的生命”。

笔者结合叶嘉莹先生的“兴发感动”说,在中职古代诗词教学中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一.反复吟诵 体悟真情

叶嘉莹先生在很多诗词讲座现场都会进行吟诵示范,她也多次号召我们语文老师学习吟诵,并在课堂上教授学生吟诵。她认为“吟诵关系到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它给中国文化带来的影响是很微妙而且很重要的,不应该让它从我们这一代断绝。”叶嘉莹先生所倡导的这种诗词评赏方式,即通过有感情地反复吟咏诵读诗歌,感知古典诗歌的声律特点,来体悟诗歌所蕴含的情感精髓。然而,当前的情况是,多数教师不知道吟诵是什么,将它与朗诵混为一谈。朗诵是近百年来从西方传入的一种诗歌诵读方式,而吟诵是我国古人吟咏诗歌时使用的一种方式,两者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传统的说法认为,汉字的只有字形可以表达意义,看文字就可以了解作者的真情实感。实际上,汉诗文首先是声音的作品,离开了声音的阐释,对汉诗文的理解就是不完整、不准确、不深入的。比如《击壤歌》中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中“日、出、作、入、息”全是入声字,如此多的顿挫的声音想表达什么,显然是决绝干脆,毫不犹豫的意思。既然毫不犹豫,那就与别人的意志无关,所以最后反问“帝力于我何有哉?”这样才能理解《击壤歌》的全部涵义。

在中职生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吟诵教学,对他们来说,诗词的语言是陌生的、晦涩的;而方言却是生动的、饶有趣味的,所以老师千百遍地教,不如学生用方言来诵一诵、吟一吟,寓教于乐,兴味盎然,在摇头晃脑中理解了诗歌,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这样的吟诵经口入心,増强了记忆,久久不忘。

另外,也可以开展社团吟诵活动。中职学生课堂学习能力弱,但课外活动能力强。这些学生从小学习成绩不好,不受老师关注,不受同学待见,他们渴望表现自己,但是又没有自信心。针对这些个性心理特征,可以在中职学校成立中华经典诗词吟诵社团,教师在课外给予这些学生诗词吟诵辅导,并鼓励他们穿汉服登上舞台进行演出。这样一方面是对课堂吟诵教学的扩充,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培养了学生对中国古代诗词的热爱之情。

二.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叶嘉莹先生认为:“即如屈原作品中之高洁好修的向往追求、陶潜作品中之任真自适的信念持守、杜甫作品中之忧国忧民的忠爱缠绵,他们所写的诗歌,无论是任何题材和内容,就往往都表现有一种与其生命相结合的性情襟抱的本体之呈现,而并不仅只是流连光景的偶发之情而已。”所以,老师在给学生评赏诗词的同时,要带领他们走入诗词中的社会环境和时代,对作者的人生进行品读,与作者共同成长,共同感受作者的心声和岁月的变化。比如,讲辛弃疾时候,我们要重点分析他所在的时代和他所经历的亡国之恨,这样学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他的词中总是能够感受到深刻的精神苦难。

知人论世的同时,还要重视将诗词中的情感与接受者的情感相关联,引导读者与作者感同身受,做到以意逆志。也就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主观感受融入诗词欣赏过程中,生发出新的旨趣。在读诗词时,可以融入自己的很多身世经历和主观感受,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诗。比如在讲解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以运用大篇幅表达自己读该作品的心理感受,阐述个人对该诗的看法和观点,以及自己大学毕业后背井离乡,独自在异地打拼时候的辛苦和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心境就与苏东坡的创作情感产生了共鸣。

我们在运用知人论世这一教学策略时,要引导学生的个人情感与诗词情感相融合,真正发挥其教学效果,而不仅仅浮于形式。

三.专题鉴赏 比较阅读

叶嘉莹先生在解诗的过程中,往往通过对不同诗歌文本的比较鉴赏,思考某个意象出现在诗词中的将殊缘由,而不只是单纯讲解意象本身。只有对诗歌意象的情景合一的特质做互文阅读,才可能在同类意象的关联和区别中见出某个具体的诗歌文本妙处所在。

同一个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设置成一个专题来讲,比如李后主亡国前“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的纵情享乐与亡国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痛彻心扉,这是两种不同的情感表达。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跟他不同时期不同心境有很大关系。那么,他前后期的作品是不是要分别看待呢?答案是——不,我们如果站在诗人心灵感发的这一本质来看,他的特点是真纯、锐敏、深挚,这也造就了他任何时候都会全身心投入,没有节制,没有理性思考这一风格。对于诗歌来讲,是好事,他这样的詩句非常有感发力量,冲击力很强,能够调动起广大读者共同的感受。对于做人来讲,这样的性格,也就造就了他最终悲惨的命运。

同一类主题不同作者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同样面对人生无常,苏东坡会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晏殊会说“不如怜取眼前人”,秦观会说“砌成此恨无重数”……这样一对比,就可以看出苏东坡的通达,晏殊的圆融,秦观的脆弱。如果我们都有苏东坡一样的历史观,有晏殊一样的变通,就不会把小我的利害得失看得那么重,就不会沉溺在痛苦中无法自拔。

即使是同样的遭遇,不同的诗人處理方式也会很不相同。欧阳修被贬后“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柳宗元被贬后“海天愁思正茫茫”。正如叶先生所说,“天下自其可赏爱者而观之,天下也有很多可赏爱的;天下自其可悲慨者而观之,天下也有很多可悲慨的事情。”

每个人的修养品格都与他生长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在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的阅读中才会对作者和作品有深刻的理解。

四.多维感发 诗意升华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一般就是就一首诗展开来讲,逐字逐句分析翻译后就要求学生背诵,这样的课堂枯燥无味,对于文化课学习兴趣本身就不浓厚的中职生来说,更容易使他们见到古诗词就产生抵触心理,“啊,又要背诵了!”诗意美好成了一种任务,一种负担。那么,没有多少人会从心底里爱上古诗词。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中职生专业的特点,使用多种维度,多种方法来感发他们,这样更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比如教授美术专业的同学,教师可以尝试在范读带读后,引导学生去把自己脑海中出现的画面画出来,在此之前教师不提供任何图片或者录像资料。因为这样会先入为主,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比如教授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教师在讲解完作品后,可以组织观看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然后请学生根据作品创编歌曲,曲调可以选择熟悉的旋律或者自编;比如教授小学教育专业的同学,他们基础较好,可以尝试让他们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编出一些简单的情景剧;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诗词游戏,如“飞花令”,提取出所教授作品中的一个字为关键字,在限定时间内,让学生轮流背出含有该关键字的诗词,最后的胜出者给予奖励。

这样丰富的课堂形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将读者与作者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学生就成了主人,而不再是旁观者。

综上所述,古代诗词教学应从叶嘉莹先生的“兴发感动说”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古代诗歌里面美好、高洁的世界,引导他们一步步地走进诗人的生命,并将他们的生命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叶嘉莹.古诗词课[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8).

[2]叶嘉莹.古典诗词讲演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7).

[3]纪媛媛.叶嘉莹的诗词教学思想与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2012.

[4]孙继红.叶嘉莹“兴发感动”说对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

[5]黄华鈞.叶嘉莹“兴发感动”说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和意义[J].海南师范大学.

(本文为广东省河源市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研究课题:“‘兴发感动说在中职古代诗词教学中的运用”课题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hy20036)。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
中职历史课补充内容的实施探索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加强中职生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
中职生健康性取向教育不容忽视
中职农村医学专业发展前景探究
用“第三只眼”看待中职学生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