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Y市环卫队伍激励机制研究

2021-08-09 08:19龚雪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激励机制建议

龚雪

【摘  要】城市的环境卫生既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卫工人作為“城市美容师”,承担着维护城市卫生的重要职责。但是,环卫工人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问题日益凸显。论文通过对Y市环卫处的实地调研,分析了该市环卫队伍的现状,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构建环卫队伍激励机制的建议,以期提升环卫工人作业的积极性,保障该队伍的长期稳定。

【Abstract】Urban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window of urban civiliza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symbol to measure the degree of urban civilization. As "urban beauticians", sanitation workers shoulder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maintaining urban sanitation. However, the problems of the stability and work enthusiasm of the sanitation worker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sanitation department of Y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anitation team in this city,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the sanitation team combined with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so as to improv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sanitation workers and ensure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team.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激励机制;建议

【Keywords】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incentive mechanism;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TU9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6-0158-02

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求层次论。他把人的需求按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需求是由低到高逐渐形成并得到满足的。在低层次的需求得到基本的满足后,高一层次的需求就会逐步增强,低层次的需求并不会消失,但此时低层次的需求满足所带来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很难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主要因素。

2 Y市环卫队伍的现状

Y市环卫工人大部分由下岗或就业困难人员构成,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一职业,整个队伍老龄化严重。经调查,40岁以上工人占总数的80%以上,总体受教育水平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5%以上。因工作环境差、工资福利待遇低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整体环卫队伍呈现招工困难、劳动力短缺、流动性较大等特征。

2.1 工作收入低,工作时间长

长期以来,环卫工人工资水平停留在最低工资保障线,每月工资为1600~1800元。名目繁多的卫生检查“扣罚工资”项目也让工人压力倍增。全勤奖则需要本月无旷工、迟到早退、病假事假,如违反相关规定,即扣除相应的奖金。同时,工人认为单位内部的考核没有做到客观公正,存在“谁与管理人员关系好,就能得到更多加班费”的误区。另外,过节补贴及高温补助等比较固定且金额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已丧失了福利的激励作用,变成了固定的附加工资。

在工作时间上,通常环卫工作要求从凌晨开始,每天工作时长通常超过8h,若遇上节假日或迎检时期,更需要加班加点,甚至“全月无休”。

2.2 安全意识淡薄,工作环境不佳

环卫工人大多在车流量较大的城市主干道进行洒扫作业,以保障城市环境的干净整洁,使得环卫工人的危险系数也随之增加。从整个行业来说,从事环卫工作的都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反应灵敏度差,尤其在超时间、超负荷工作后,容易产生疲劳,对机动车的躲避更加缓慢,容易出现人身伤害。

作业环境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卫工人身体存在影响。环卫工人在清运、处理生活废物时,作业点空气受到灰尘、恶臭气体、氨和致病菌的严重污染。调查中,“担心工作中受伤、环境致病”的人占有较高比例。另外,环卫工人作为城市弱势群体,部分市民对这一职业存在偏见,歧视环卫工人,导致其被侵权的事件时有发生。

2.3 人际交往匮乏

环卫工人为避免自己不被他人接纳,往往自发地形成有利于自身社交的群體交往网络,主要偏向于与亲属、同乡、同事之间的交流,这造成他们人际交往空间小,这也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增加了他们融入城市的难度。据了解,环卫工人在休闲时间里,大多是玩手机、看电视,大部分表示没有或很少参加过集体文娱活动。有环卫工人主动表示,自己从来没有与领导说过话,除非遇到检查询问。

2.4 归属感不强,社会认同度较低

环卫工人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干净、有序、整洁的市容环境,却一直缺乏相应的关注和理解,受到的歧视有增无减。在调查中,环卫工人普遍表示“遭受歧视司空见惯”,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未得到相应尊重。相比园林工人、市政工人,环卫工人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很低”,工作压力大。城市归属感和幸福感也不断降低,环卫工人的个人价值和工作价值也得不到肯定,影响了工人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环卫工人虽从属于事业单位的环卫处,但与环卫处签订的是短期劳动合同,职业晋升的期望值为零。很多工人本着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先就业,骑驴找马的心态,一旦遇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就立即离开环卫队伍。

3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环卫队伍激励机制的建议

3.1 提高工资待遇,完善福利保障,满足其日常需求

提高环卫队伍的福利待遇。相关部门应明确规定基本工资不得低于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并且各种补贴,如高温补贴、加班费等不得计入基本工资内。在福利方面,除了固定的年节慰问品、节日红包外,应对未达到退休年龄的办理社会保险,对已达退休年龄的已由单位支付购买商业保险,做好意外来临的基础抵御。

建议引入等级工资和工龄工资,进行薪资福利调整。等级工资根据不同岗位,依据其技术复杂程度、劳动繁重程度、操作熟练程度及工作责任大小等因素,划分劳动等级相对应的工资等级标准,每个等级之间设一定的工资差额。同时,引入工龄工资,根据任职年限享受一定的工龄工资。等级工资制度和工龄工资制度能够有效发挥薪酬的调节作用,减少人员流动,维持队伍稳定性。

3.2 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满足其安全需求

在上岗前,要统一进行安全教育,举办安全教育讲座,提高环卫工人的安全意识。人员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把好安全第一关。合理安排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尤其是清扫、收集、转运及处理过程中因废物装卸而产生大量粉尘、臭气的场合,应强化现场防护措施,如水雾降尘、抽风除臭、面具防护等。更新、改良环卫工人的服装,上衣、裤子、作业使用的推车、扫把、铁锹等都应贴上反光条。

政府有条件可以提供一定数量的廉租住房或公共租赁住房,解决环卫工人的住房保障问题,对符合当地保障性申请条件的环卫工人,可优先考虑。加大环卫工人休息场所建设力度,配备桌椅、茶水、微波炉等设施服务。

3.3 举办各种活动,扩大交际范围,满足其社会需求

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通过定期举办内部团建活动,促进同事间互相了解与沟通。环卫管理层人员定期深入一线,关心关注工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让工人感受管理层人员的人性关怀,增进领导与职工之间的感情,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良好人际关系。

关注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心理情绪,了解其心理状态。环卫管理部门可与社会工作机构合作,定期为环卫工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传授情绪减压的方法,调整其心理不适状态,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3.4 发动社会关注,满足其尊重需求

一方面,通过媒体传递正能量,加大对好人好事、工作典型的宣传,树立环卫工人的美好形象。鼓励环卫工人学习模仿优秀事迹,营造队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呼吁社会公众提高公民素质,加强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境意识。可以发动沿街沿路的企事业单位、商户等市民体验环卫工作,体会环卫工人工作之不易,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关心和爱护环卫工人。

3.5 增加激励途径,满足其自我实现需求

一是提升环卫工人的自我认同,在环卫队伍中形成“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良好风尚,提升其对自身工作对城市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其工作自豪感。二是开展在职技能培训,组织设备厂家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安全规程培训。管理部门根据业务能力,组建内部培训师队伍,选拔业务技能骨干为操作工定期进行个性化辅导,搭建职业晋升通道。三是开展内部业务技能比拼赛,选拔业务“小能手”,并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及公开宣传,刺激内部形成“你超我赶”的竞争氛围。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满足环卫工人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及自我实现需求,做好激励管理工作,有助于激发环卫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提升环卫队伍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黎媛,张智会.环卫工作人员权益保障措施分析——以中环洁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6):237-238.

【2】吴振君.浅谈激励机制在环卫工人队伍管理中的作用——以福建省莆田市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20(11):37-38.

【3】黄晓阳.论激励在环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J].低碳世界,2016(22):275-276.

【4】杨柯,张伟豪.当前城市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与研究——以山西省L县为例[J].山西科技,2019,34(4):4-7+13.

猜你喜欢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激励机制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需求层次理论视野下的杰克·伦敦小说《马丁·伊登》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在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几点思考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在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