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及其对杨氏夫妇《红楼梦》译本的影响

2021-08-11 04:22陈璇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4期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红楼梦

【摘要】翻译学的“文化转向”凸显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译者主体性研究多采用“文化转向”中的目的语文化导向的研究角度,将译者置身于目的语文化中进行考察分析,关注翻译中背离原文的现象。本文对文学翻译本质进行探讨、采用多元系统理论、解构主义理论及勒弗尔的翻译即改写的观点对传统的“忠实”翻译标准提出质疑,指出“紧随原文”的翻译风格也能体现译者主体性,是译者主体性受源语文化影响的体现。本文通过对分析杨宪益夫妇的文化身份及翻译能动性,指出其“紧随原文”的翻译风格是译者的文化身份和审美价值观所决定的,为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提出新想法。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源语文化;目的语文化;红楼梦翻译

【作者简介】陈璇,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 引言

传统翻译理论将忠实于原文视作优秀翻译作品的唯一标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对忠实这一标准提出质疑,使译者摆脱了“忠实”这一不可能的使命。

然而研究常将翻译中背离原文的现象视作译者主体性的重要体现,而忽略了翻译作品中“紧随其文” 的翻译风格,即着力保留源语文化特有文化形象及语言风格的做法,同样体现译者主体性。

《红楼梦》共有9个英译本,其中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 A Dream of Red Mansions(文中用“杨氏夫妇红楼梦译本”指称)和David Hawks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 为两个完整译本(陈宏薇,2004:46)。杨的译本采用异化策略,高度尊重源语文化和源语言,有时被指过于平实。Hawks采用归化手法,译本更为生动。正是杨译本与同一时期的译本相比的显著特点,引发了本研究的兴趣。

二、“紧随原文”的翻译风格及译者主体性

“紧随其文”是一个相对概念,与“背离原文”的风格形成对比。“紧随其文”的翻译风格不同于简单的直译,其区别主要在于前者保证了译文通畅可读,而非字字对应的机械式翻译。

解构主义认为,文本本意并不存在,文本意义取决于解读,从而颠覆了“忠实于原作”这一传统观点。对文本本意的解构提高了译文地位,凸显译者主体性。佐哈尔在多元系统理论中指出,文学应视为社会这一多元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翻译文学又是文学系统下的子系统。这一观点承认了翻译的创造性,从而承认了译者的主体性。勒弗尔(Levere,2004)声称, 翻译即改写,是再创造,其提出的翻译过程中存在“操纵”的观点也为译者的主体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最初由谢天振引入中国(许钧,2003),关注译文中背离原文之处,以印证翻译作品中的译者主体性。“创造性叛逆”指译者个人风格鲜明的翻译、删节翻译、编辑翻译和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译等(谢天振,1999)。林纾和严复的翻译完全是对源文本的背离,被视作体现译者主体性的典范。但少有研究者意识到翻译中的“紧随原文”也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而将其视为源文本的简单复制,或称之“忠于原文”。事实上,“紧随原文”的翻译风格也是译者受众多社会文化因素制约而作出的主观选择。

本杰明认为,文学作品的本质不是陈述或传递信息。一部文学作品所包含的,除了信息之外,那些深不可测、神秘莫测、所谓诗意的东西,才是其本质(Benjamin, 2000)。本标准适用于《红楼梦》。在这部小说中,曹雪芹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吸引了读者,从多个角度描绘了其所处的时代,贾府的兴衰,宝玉黛玉动人的爱情故事,众多女性人物的悲剧经历,封建上层社会的腐败等。作品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从而拨动了读者的心弦。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创造的艺术作品,其译文也应是艺术作品,具备极高的美学价值。翻译《红楼梦》这样的文学巨著,译者应传达作品的形式美和社会历史内容,唤起读者思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解读原文,进行取舍,发挥艺术创造性,确定总格调并选择具体传达手段,通过翻译表达自己的审美价值观。

总而言之,译者选取“紧随原文”的翻译风格,是因其推崇源语语言形式美、重视源语文化特有文化形象及其所折射的社会历史内容。

三、杨氏译本及其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1. “紧随原文”的翻译风格。人们普遍认为杨氏在翻译《红楼梦》时采取了异化策略,呈现“紧随原文”的总趋势,着力传达中国文化特有的形象和汉语的语言风格。

例1

清明涕送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

Through tears she watched the stream,

On the Clear and Bright Day;

A thousand li the east wind blows,

But her home in her dreams is far away.(Yang,1978:75)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了介绍中国的风俗,杨保留了节日名称,并按中文字面涵义将之译为Clear and Bright Day。相比之下,Hawks则采用归化策略,省去原文中的节日名称,使译文流畅生动。另外,在中国文化中,“东风”是春天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特别是英国文化中,“东风”是冬天的寒风,“西风”是春天的象征。杨并未顺应译入语文化标准,而保留了原文中东风的形象,在Hawks的版本中,“东风”则被替换为“春天”。

例2

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奇,且更可厌了。(曹雪芹,1990:267)

If so, she is 'Tang Shih imitating His Shih', which isn't original but rather tiresome.

(Yang 1978: 446)

杨将“东施效颦”按字面意思逐字翻譯,并采用文后加脚注的方式向西方读者解释典故的来龙去脉,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源语系统中特有的文化形象及语言风格。相比之下, Hawks则直接在正文中插入译者对东施效颦的故事讲述,完全改变了原文的表达形式。

2.译者主体性的体现。“紧随原文”并不等同于没有个人解读,不意味着简单复制原文。杨氏夫妇选择紧跟原文,是主动选择,而非为了达成“忠实原文”的标准而进行亦步亦趋的机械对译,是出于对源文化和源语言风格以及作者艺术表现方式的尊重和热爱。这一点可从以下杨氏夫妇的具体翻译模式及其一贯对中国文学文化、翻译策略的态度中得以印证。

(1) 杨氏夫妇的翻译工作模式。在翻译过程中,母语为汉语的杨宪益提供翻译初稿,由母语为英语的戴乃迭进行校对和修改(杨宪益,2003:80),这一工作模式,相对于由译者独力解读原作并进行翻译的工作模式,确保翻译作品不受译者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足之桎梏,译文更真实可靠地体现了译者主体性。

(2)杨氏夫妇对中国文学文化的态度。杨氏夫妇热爱中国,推崇中国文化及文学。作为翻译家,他们以向世界推介丰富的中国文化遗产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希望通过翻译为西方读者打开一扇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窗。因此,在翻译中国文学时,源文本和源文化在他们的心目中具有至高地位。

(3)杨氏对翻译策略的理解。杨宪益和戴乃迭以大量优秀的文学翻译作品而闻名于世。尽管他们没有发表任何系统的翻译理论,但夫妇两人对翻译的看法高度一致。他们都认为翻译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环节,是介绍不同民族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手段(金文宁,2005)。因此,对他们而言,保留源文化特有的形象和源语言的语言风格是翻译的重要因素。

四、 结论

翻译本质上是对原文的艺术再创造。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译文是译者做出一系列决定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为了再现作者的意图而模仿原文。杨氏夫妇《红楼梦》英译本采用的“紧随原文”的风格,是出于对源文化体系的文化意象和语言风格以及作者艺术表现方式的尊重和热爱,反映了译者的偏好,揭示了译者的文化身份,是翻译主体性的体现。

参考文献:

[1]Even-Zohar I. Polysystem studies[J]. Poetics Today, 1990,11:1.

[2]Hawks D. The Story of the Stone[M]. Vol. 1 Lond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9.

[3]Lefevere A.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Yang X Y, Yang G.  A Dream of Red Mansion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78.

[5]陳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J].中国翻译,2005 (2):3-9.

[6]陈宏薇,江帆.难忘的历程——《红楼梦》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刘世聪(编).红楼梦译评[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7]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8]张经浩,陈可培.名家 名论 名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9]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0]徐坚忠.后记.杨宪益(编).我有两个祖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1]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 (1):6-11.

[12]杨宪益.漏船载酒忆当年[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

[13]杨宪益.此情可待成追忆——记乃迭生前二三事[A].杨宪益(编)我有两个祖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5-81.

[14]张鲲.从《红楼梦》两英译本看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的影响.刘士聪 (编).红楼梦译评[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性红楼梦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续红楼梦
作家阅读的方式
特定历史语境下外籍译者群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译者主体性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试题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