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敷贴、离子导入联合清肺化瘀汤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疗效观察*

2021-08-13 05:21李高峰袁霞刘婉春
河南中医 2021年8期
关键词:大叶清肺性肺炎

李高峰,袁霞,刘婉春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

大叶性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呈大叶性分布的急性肺实质炎症,该疾病是儿童时期相对多发、病情较重的下呼吸道疾病,3岁以上患儿多见,临床常表现为发热、咳嗽、痰鸣、喘息等,严重者伴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抗生素和对症治疗等,经治疗,多数患儿临床症状消失,病情好转,但仍有部分患儿遗留有咳嗽、痰鸣等,易反复发作[1]。大叶性肺炎属中医学“肺炎、咳嗽”范畴,中医多以清热宣肺、运脾化痰、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2]。相关研究表明[3],中药敷贴、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治疗病程,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中药敷贴、离子导入是集电疗和药疗为一体的经皮给药方法,能够使药效直达患处,促进药物吸收,提高治疗效果。笔者采用中药敷贴、离子导入联合清肺化瘀汤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1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1例,女49例;年龄3~14(8.54±3.14)岁;病程1~9(5.86±2.73)d。观察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3~13(8.73±3.36)岁;病程2~10(5.69±2.50)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4]中大叶性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小儿肺炎喘嗽中医诊疗指南》[5]中相关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②患儿年龄3~14岁,发病时间不超过10 d;③近3个月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④临床资料完整者。

1.4 病例排除标准①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或肺部感染性疾病患儿;②先天性疾病、全身性疾病患儿;③精神性疾病患儿;④服药困难、依从性差患儿;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止咳、化痰、抗病毒等基础对症治疗。

1.5.1 对照组 采用阿奇霉素治疗。阿奇霉素注射液(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54),10 mg·kg-1·d-1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60 min,日1次,连续用药5 d,间隔4 d后调整为阿奇霉素片(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924)口服治疗,按体重5 mg·kg-1顿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0.25 g),连续服药3 d。

1.5.2 观察组 采用中药敷贴、离子导入联合清肺化瘀汤治疗。中药敷贴、离子导入:将白芥子、白芷、细辛、麻黄、甘遂等药物研磨成细粉,按一定比例采用生姜汁调制为干湿适中的稠糊状,制成直径2~3 cm、厚度0.5 cm的药饼。指导患儿俯卧于治疗床上,将纱布包裹的药饼敷在患儿定喘穴、肺俞穴、膏肓穴上,采用药物离子导入仪(沈阳赛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SJ-USP-C01)进行药物导入,导入电流强度调至5 mA左右,以患儿可耐受为度,每次治疗时间20 min,日1次,连续治疗10 d。清肺化瘀汤药物组成:鱼腥草12 g,虎杖12 g,黄芩12 g,桃仁12 g,红花12 g,浙贝母12 g,芦根25 g,紫菀9 g,款冬花9 g,大青叶9 g,甘草6 g。用水煎煮,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口服,连续治疗10 d。

1.6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典型症状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儿体温基本恢复正常,肺部典型症状明显缓解,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有所改善;无效:患儿体温、肺部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6]。

有效率=(痊愈+有效)/n×100%

1.7 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儿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后收集上清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厂家: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型号:PUZS-300X)以酶联免疫法检测半胱氨酰白三烯(cysteinyl leukotriene receptor,CysLTs)、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6,IL-8)水平,以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检测所用试剂盒均购自上海士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评估患儿治疗前后的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氧合情况、X线、肺部浸润影进展情况及吸出物细菌培养等7项内容,共12分,分数越高表示感染越严重[7]。

1.8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大叶性肺炎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大叶性肺炎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大叶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CysLTs、ECP、IL-6、IL-8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ys-LTs、ECP、IL-6、IL-8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大叶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大叶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2.3 两组大叶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大叶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s,g·L-1)

表3 两组大叶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s,g·L-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IgA IgG IgM对照组100治疗前1.23±0.44 3.74±0.58 0.56±0.23 100治疗后1.45±0.63*7.68±0.89*1.55±0.51*观察组100治疗前1.24±0.41 3.72±0.56 0.58±0.25 100治疗后1.78±0.70*#9.56±0.97*#1.95±0.74*#

2.4 两组大叶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肺部感染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CP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PI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大叶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肺部感染评分比较 (±s,分)

表4 两组大叶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肺部感染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00 6.10±1.36 4.59±0.67*观察组 100 6.07±1.28 3.24±0.45*#

3 讨论

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多种病原体引发的肺部炎症性疾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程长的特点,该疾病引发的发热、咳嗽等症状若无法及时控制,长期发展可引发肺内并发症和肺外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患儿器官功能衰竭,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大量临床研究证实[8-9],病原体感染刺激机体免疫调节导致的炎症反应是儿童大叶性肺炎发生发展的关键。随着疾病发展,大叶性肺炎患儿体内白细胞介素、白三烯等可溶性炎症介质被大量释放,加重炎症反应,造成恶性循环,促使患儿病情急剧加重,免疫功能减退。阿奇霉素是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常用药物,该药物对多种病原体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抗菌谱较广,且对肝脏损伤较小,但由于大叶性肺炎病情进展快且病情严重,阿奇霉素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治疗中疗效并不理想[10]。

中医学认为,大叶性肺炎病机为外邪袭肺、热毒蕴结于肺,使肺气闭郁,产生痰、瘀等病理产物,二者又互相影响,致疾病持续进展,治疗时多选取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化瘀功效的中药[11]。中药穴位敷贴是传统中医外治疗法之一,通过将药物制成膏药贴敷于体表特定穴位,经皮肤吸收进入血脉经络,从而起到治疗作用[12]。中药敷贴、离子导入则是在中药穴位敷贴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发展而来的一种靶向、经皮给药治疗方式,可促进药物吸收,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以中药敷贴、离子导入联合自拟清肺化瘀汤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取得良好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ysLTs、ECP、IL-6、IL-8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IgA、IgG,IgM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PI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药敷贴、离子导入联合清肺化瘀汤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疗效显著优于西药阿奇霉素。IL-6、IL-8是功能广泛的多效性炎性因子,在机体抗感染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CysLTs和ECP由嗜酸粒细胞分泌产生,具有收缩气道平滑肌、增加气道分泌物的作用,可反映肺部感染引发的气道炎症反应程度。IgA、IgG、IgM是免疫保护因子,其水平变化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况。白芥子、白芷、细辛、麻黄、甘遂等药物均具有通窍止痛、温肺祛痰、祛风除湿、散结消肿之功效,在祛痰平喘、抗炎、抗病毒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定喘穴、肺俞穴、膏肓穴均是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病的主要穴位,具有止咳平喘、调补肺气、补虚清热的功效;中药敷贴、离子导入采用直流电对药物产生定向推力,使药物有效成分通过人体穴位更深入、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药物、腧穴和直流电综合作用,起到经皮给药、针灸、按摩三位一体的治疗效果,可调节患儿免疫功能,缓解患儿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13]。清肺化痰汤方中,鱼腥草、虎杖、黄芩、大青叶清热解毒、清泻肺热;紫菀、款冬花润肺下气、消痰止咳;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清解血分之热结;浙贝母、芦根利湿排脓、化痰止咳,清热结之源;甘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宣肺、止咳化痰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4],鱼腥草、虎杖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作用;大青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且具有抗内毒素的作用;黄芩、紫菀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均有抑制功效,同时黄芩能减少过敏性介质的释放,有显著抗过敏效果,还能缓解发热症状;桃仁、红花具有抗炎、镇痛和抗过敏作用,桃仁还能止咳、平喘;浙贝母、芦根、款冬花均具有镇咳、平喘、祛痰等作用。中药敷贴、离子导入联合清肺化瘀汤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可进一步增强抗菌、抗炎效果,有效抑制炎性因子释放,缓解患儿肺部感染及气道炎症损伤。因此,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炎性因子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及肺部感染CPIS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中药敷贴、离子导入联合清肺化瘀汤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减轻患儿肺部感染程度。

猜你喜欢
大叶清肺性肺炎
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思考
清肺排毒汤为什么要配大米汤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大叶胡枝子根皮抗炎镇痛活性部位及其机制
冬清肺火用橄榄
大叶落地生根及其盆栽技术
大叶女贞锈壁虱药物防治试验
浅谈家畜大叶性肺炎的诊治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