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造瘘术后瘘口周围皮肤发炎患者应用银离子敷料的疗效观察

2021-08-14 11:40寇雯姜秀琴马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4期
关键词:造瘘银离子发炎

寇雯 姜秀琴 马帅

直肠癌患者手术常应用根治术,同时常对其施行肠造瘘术,肠造瘘是指因治疗需要,将肠管拉出腹腔,将肠管开口缝于腹部切口上,以使粪便排出。肠造瘘将患者原来的排便方式进行了改变,因为皮肤褶皱消失,浸渍皮肤,如护理不当,常会造成肠造口周围皮肤发炎,造口周围皮肤发炎也是直肠癌和造瘘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1,2]。对其处理的关键是促使患处肉芽快速生长,降低创面感染发生几率。银离子敷料具有促使肉芽组织生长、防止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功效,常应用于各种伤口的管理中,探讨银离子敷料对直肠造瘘术后造瘘周围皮肤发炎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 年9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直肠造瘘术后周围皮肤发炎的患者6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 例。对照组中男21 例,女12 例;年龄49~76 岁,平均年龄(65.3±5.5)岁。观察组中男20 例,女13 例;年龄47~77 岁,平均年龄(66.1±6.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直肠造瘘术后,应用无菌纱布敷料覆盖肠造口创面:应用无菌棉球沾温盐水擦拭创口及周围皮肤的褶皱处,而后用干燥无菌棉球将多余盐水拭干,造瘘周围皮肤干燥后,应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上,敷盖水胶体透明敷料及防漏环,后粘贴造口袋。每24 小时更换1 次无菌纱布,如有肠造瘘袋的底盘被粪便浸渍>1 cm,应随时进行更换无菌纱布。

1.2.2 观察组 行直肠造瘘术后,应用银离子敷料覆盖创口:应用无菌棉球沾温盐水擦洗创口及周围皮肤褶皱,后应用无菌干棉球擦拭创口周围皮肤多余盐水,待皮肤干燥后应用银离子敷料敷于创面,粘贴水胶体透明贴和防漏贴环,最后粘贴造瘘袋,每48 小时更换1 次银离子敷料,如果48 h 内出现底盘被粪便浸渍≥1 cm,应立即更换。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对比两组患者瘘口皮肤发炎程度评分 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应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瘘口周围皮肤颜色、浸蚀性溃疡程度以及组织增生情况,总分5 分,评分越高发炎情况越重。

1.3.2 对比两组患者换药时疼痛评分及造口创面愈合时间 应用VAS 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为0~10 分,0 分为无痛,1~3 分为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10 分为重度疼痛[3]。

1.3.3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总分为100 分[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瘘口周围皮肤发炎程度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瘘口周围皮肤发炎程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观察组瘘口周围皮肤发炎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瘘口周围皮肤发炎程度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瘘口周围皮肤发炎程度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患者VAS 评分、创口愈合时间对比 观察组换药时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造口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 评分、造口创面愈合时间对比()

表2 两组患者VAS 评分、造口创面愈合时间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8.01±7.07)分,高于对照组的(69.73±3.5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直肠癌现已成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常采用直肠造瘘术,手术后常造成肠瘘口周围皮肤发炎,发生率高达25%~30%,原因为术后患者需频繁更换瘘口袋及换药,以致损伤皮肤;患者粪便及消化液对皮肤产生刺激[5,6]。传统的肠瘘口术后应用无菌纱布及敷料对创面进行覆盖,但此方法需频繁更换敷料,增加皮肤损害几率。患者瘘口周围皮肤会出现破损、溃疡、发炎、疼痛等症状,频繁的更换创面敷料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不利于创面的愈合,导致创面愈合时间延长,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也常导致患者出现抑郁、失望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厌世情绪。应用银离子敷料敷盖肠瘘口皮肤创面,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银离子敷料的组成成分有古洛糖醛酸藻酸钙、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及银离子化合物[7-10]。此次对66 例直肠癌造瘘术后周围皮肤发炎患者开展研究发现,治疗后7、14 d,观察组瘘口周围皮肤发炎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换药时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造口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银离子敷料覆盖造口创面具有明显优势,原因为银离子敷料中藻酸钙盐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可吸收伤口渗液,形成柔软、有内聚性的水凝胶,提供肠瘘口创面湿润、密闭的环境,对肠瘘口周围皮肤具有保护作用,利于创面内肉芽组织生长以及细胞的修复,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同时敷料持续缓慢释放银离子,具有杀菌、抑菌作用,可阻止细菌生长。此敷料不与组织粘连,不产生碎屑,减少机械刺激,减轻疼痛,减少对患者创面处皮肤及神经末梢的刺激,减轻周围皮肤的水肿,增加了患者的舒适程度。

综上所述,直肠造瘘术后瘘口周围皮肤发炎患者应用银离子敷料覆盖肠瘘口创面,可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舒适程度,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造瘘银离子发炎
什么是发炎?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肠扭转大肠破裂近端大肠造瘘与远端大肠造瘘效果对比
扁桃体发炎怎么办
眼睛发炎
末段回肠造瘘对比结肠造瘘的临床研究
扁桃体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Ⅱ型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分析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