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2021-08-17 06:52顾思佳谢莉玲黄龙贤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15期
关键词:问卷护士培训

顾思佳,谢莉玲,肖 玲,黄龙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1.呼吸科;2.护理部;3.心内科,重庆 400015)

护理科研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推动护理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一个国家护理学的发展程度。护理科研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学的发展[1]。自1990年开设护理硕士学位授予点,2004年开始博士研究生教育以来,我国临床护士的学历逐步提高,护理研究也获得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2]。因此,对护理科研现状及需求的调查十分重要。目前已有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对我国临床护士进行科研能力的调查[3],但由于地域差异及医院规模不同等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各地区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参差不齐,有必要根据各地区的特点进行科研能力及需求的调查,以针对性进行护理科研的培训。本研究旨在了解重庆市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及需求,以期为进一步制订提高护理科研能力的培训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采取整群便利抽样法抽取重庆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符合入选条件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有执业资格证书并注册;(2)工作时间大于1年;(3)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因各种原因未在岗者。最终纳入195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83份。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2.1.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科室、年龄、工龄、性别、专业技术职务、文化程度、职务、人事状况等问题。

1.2.1.2临床护士科研行为、态度及需求调查问卷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分为科研行为、态度及需求3个部分,共计11个条目。

1.2.1.3临床护士科研自评量表 选用我国学者潘银河等[4]编制的“临床护士科研能力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由30个条目6个维度组成,分别为发现问题能力(3个条目)、文献阅读能力(5个条目)、科研设计能力(6个条目)、科研实践能力(5个条目)、数据资料处理能力(5个条目)、论文写作能力(6个条目)。得分率问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2分代表“比较不符合”,3分代表“一般符合”,4分代表“比较符合”,5分代表“完全符合”。总分范围为30~150分,得分越高表示科研能力越强。问卷的效度为0.924,选取临床护士进行预调查,Cronbach′s α系数为0.974,各维度的系数为0.822~0.960。将最终获得的183份问卷重测Cronbach′s α系数为0.973,各维度的系数为0.810~0.956。

1.2.2调查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护士以问卷星的方式发放问卷。将研究背景,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临床护士科研行为、态度及需求调查问卷,临床护士科研自评量表问卷编入其中。

2 结 果

2.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本次问卷调查基本在3~10 min完成,共收回195份问卷,有效问卷183份,有效率为93.8%。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n=183)

2.2重庆市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科研行为、态度及需求情况 60.7%的护士参加过科研培训,仅有20.0%左右的临床护士撰写过科研申请书、科研论文、参与科研工作并发表过科研论文。对于科研态度,仅有13.7%的护士每天愿意使用超过30 min的时间阅读论文。见表2。

表2 重庆市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科研行为、态度及需求情况(n=183)

续表2 重庆市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科研行为、态度及需求情况(n=183)

2.3研究对象自评科研能力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重庆市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自评科研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有一定差距,其中总分最高为148分,最低为30分,平均(71.55±26.06)分。临床护士自评科研能力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发现问题能力、文献阅读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科研实践能力、数据资料处理能力、科研设计能力。见表3。

表3 临床护士自评科研能力及各维度得分情况(n=183)

2.4影响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职务及人事状态的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影响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单因素分析(n=183)

续表4 影响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单因素分析(n=183)

续表4 影响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单因素分析(n=183)

2.5影响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职务和学历是影响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独立因素(R2=0.160,F=6.747,P<0.01)。见表5。

表5 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n=183)

2.6临床护士科研行为、态度与科研能力的Pearson相关分析 重庆市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科研行为、态度与科研能力呈正相关。见表6。

表6 临床护士科研行为、态度与科研能力的相关性(r,n=183)

3 讨 论

3.1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总体特征 本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总体水平不容乐观,得分跨度较大,最高分为148分,最低分为30分,平均(71.55±26.06)分,低于潘银河等[4]的调查结果。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研究中,68.3%的临床护士年龄小于30岁,59.6%的临床护士工作年限为1~5年。相关研究表明,临床护士对护理科研的首要动机是为了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而科研动机是科研行为的动力,只有在科研动力的驱动下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活动[5]。对于工作1~5年的临床护士,由于医院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年龄限定,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不是此类人群的主要需求。本研究自评科研能力各维度均分较高的是发现问题能力及文献阅读能力,均分较低的是科研设计能力及数据资料处理能力,这说明临床护士经过临床工作实践能够逐步认识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及不足,并且文献阅读是科研的基础,该能力尚可。但由于缺乏科研实践及统计学系统培训,所以临床护士的科研设计能力及数据资料处理能力相对较差。此外,科研行为调查中,60.7%的临床护士参加过科研培训,仅有20.0%左右的临床护士撰写过科研申请书、科研论文、参与科研工作并发表过科研论文。对于科研态度,仅有13.7%的临床护士每天愿意使用超过30 min的时间阅读论文。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科研行为、态度与科研能力呈正相关,说明临床护士如果愿意花更多时间在科研上,积极参与科研行为,那么科研能力越强。所以护理管理者应该重视提高临床护士对护理科研的认知及态度,正确认识到护理科研的重要性,并改变部分临床护士应对科研的消极态度,将直接影响着护理科研的发展[6]。

3.2影响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因素

3.2.1职务是影响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职务的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科研能力最高,其次是带教护士,责任护士次之,普通护士得分最低。与袁宏艳[7]研究结果一致。护士长作为科室护理团队的管理者[8],不仅对临床护理工作起着指导作用,对护理科研也起着带头作用。临床带教教师在承担带教工作之初,医院对其选拔也有较高要求[9],不仅需要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科护理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及管理能力。临床带教教师在带教过程中作为师者,将自己所知所学教授予学生,也促使带教教师了解更多护理领域未来的发展,因此,对带教教师的科研能力也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0]。

3.2.2学历是影响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学历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越高,其科研能力越强。与王冰飞等[11]、潘银河等[4]和李硕[12]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学历越高,涉及护理科研相关课程更有深度及广度。如研究生培养模式不仅注重提高综合素质,在统计学基础知识及应用学习方面也进行了针对性培养[13]。所以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明显高于本科、专科护士。因此,临床护士应通过各种形式及渠道的在职教育和继续学位学历教育提升自我。

3.3提升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策略 本研究结果显示,89.1%的临床护士认为发表护理论文最大的难点在于缺乏科研相关专业知识,临床护士对护理科研的培训意愿也是十分强烈,其中对科研选题、设计、资料整理及统计分析的培训意愿位于前3位,与自评科研能力结果一致。但相关研究显示,大多护理科研培训多以讲座的形式进行,缺乏系统完整的培训模式[11],造成了临床护士参加过培训但仍然不会做科研的现状[14]。葛玉荣等[15]将行动研究法运用在护士科研能力的培训中,在明确问题后,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4个动态环节进行3个循环实施护理科研培训,结果显示,3轮培训后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通过行动研究法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护理科研培训体系,值得借鉴。马珂珂等[16]成立临床护理科研小组,实施分层培训,对不同科研基础的临床护士进行针对性的分层科研培训,不仅提高了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在护理科研的培训中不仅要根据临床护士的需求进行分层培训,而且要讲究团队合作效应。团队合作能让临床护士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带到团队中共同讨论研究,拓宽彼此的思维,不断推动科研的进展[17]。赵庆华等[18]运用导师组模式培养护理研究生就是采取了团队效应有效解决单一导师制的弊端,有效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导师的学术水平。

综上所述,重庆市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科研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低年资临床护士。临床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不同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及人事状态的临床护士制订科研培训计划,尤其是科研实践及统计学相关知识的培训,以不断提高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研究对象仅限于重庆市某三甲医院,而未根据医院等级进行分层抽样,今后仍需扩大样本量,以提供更加全面的实证依据。

猜你喜欢
问卷护士培训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