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腕带联合视频反馈法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08-17 08:58徐志平栾海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15期
关键词:腕带实训案例

汤 艳,朱 蓓,徐志平,栾海丽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革命正深刻影响着课堂教学,传统课堂教学正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1]。智慧教育是适度而高效利用互联网、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智慧化的教育、学习、评价、管理等功能,可增进学习者的智慧创新能力[2]。智慧腕带,即教师将临床综合案例及任务拍摄成短视频并生成二维码印在腕带上,形成智慧腕带。视频由教师指导、标准化患者出演,可呈现真实、丰富的临床情境及患者状态,相对于文字案例更能考验学生的病情观察能力、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3]。实训课堂上教师通过床旁扫码向学生呈现真实的案例情境,课中、课后学生以智慧腕带为依托深入有针对性地练习操作中的护患沟通、病情观察及护理记录等。视频反馈法是一种依靠录像设备进行视频记录的教学方法,课程学习后学生结合案例拍摄操作视频并上传云课堂平台由教师批阅,在此过程中通过学生对视频不断回顾、分析、纠错和评估,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参与[4]。基础护理是护理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之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向临床过渡、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变的衔接课程,其中护理实训课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的重要环节[5]。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课堂演示操作步骤、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点评总结”,由于缺乏临床情境带来的直观感受,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缺乏对多种临床实际问题的深入性综合性思考,操作过程偏模式化,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6]。为改善实训教学质量,本研究以职教云平台为基础,将智慧腕带、虚拟医院联合视频反馈法用于基础护理实训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一般资料 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本院基础护理实训课程中开展智慧腕带联合视频反馈法一学期的2019级护理专科生13名,其中男2名,女11名;平均年龄(20.71±0.56)岁。

1.1.2纳入标准 (1)全程参与教学且愿意接受访谈;(2)注意选择不同性别、性格特点、成绩水平的学生;(3)样本量的确定标准以访谈信息重复出现、不再有新的主题出现为准[7]。

1.2方法

1.2.1教学实施方法 选择基础护理技术中饮食护理、排泄护理、药物疗法、静脉输液、危重患者抢救技术等章节开展教学,所涉及的实训操作有鼻饲法、导尿术、灌肠法、注射给药、静脉输液、吸痰法、吸氧法等。以静脉输液为例的具体教学方法见图1。

图1 以静脉输液为例的具体教学方法

1.2.1.1课前导学 课前教师通过职教云平台发布课前任务单,推送导学案、实训案例、操作视频、虚拟练习任务和个人预习测验。操作视频分为单项操作视频和关键技能点分解视频两部分,前者让学生全面了解从评估到评价的操作全过程,后者是将操作中的重难点环节细化分解,如头皮针静脉输液中穿刺环节被分解为“穿、平、送、松”4个步骤。学生根据任务讨论案例并自主学习操作视频,然后登录天堰公司开发的虚拟医院平台,进入护理技术操作练习模块,通过点击的方式完成操作,提交后系统会自动检测学生对操作流程的掌握情况;随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验并提交,教师根据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测验结果不理想的学生进行督促和指导,根据平台分析出的知识点的缺漏处、技能操作的易错点有针对性地准备授课内容。

1.2.1.2课中助学 教师将静脉输液的典型操作案例拍摄成短视频,并生成二维码印在腕带上,形成智慧腕带。静脉输液的各个视频案例侧重点不同,包括是否高龄、有无肢体瘫痪、有无基础疾病、沟通状态等,课堂上教师通过扫码向学生呈现案例情境,并结合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向学生着重示教操作重难点、操作中的护患沟通、病情观察和记录等。

1.2.1.3课后辅学 课后练习时流程不熟的学生可继续利用虚拟医院平台巩固操作流程,细化操作难点;学生3~4名一组研讨扫码腕带呈现的视频案例,并结合视频中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患沟通、病情观察及整个操作流程的练习。学习结束后小组成员根据随机扫码的视频案例进行结合角色扮演、护患沟通、具体操作及病情观察为一体的视频作业的拍摄,并通过职教云平台上传,教师在终端进行评分并及时反馈。

1.2.2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方法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对参与该教学法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8]。本研究结合研究目的、文献回顾、专家咨询法制定提纲,均为开放式问题[9]:“您对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智慧腕带联合视频反馈法的学习经历或感受?您认为智慧腕带联合视频反馈法有什么优、缺点?智慧腕带联合视频反馈法对您学习基础护理操作是否有帮助?如果有帮助,有哪些帮助?对于完善智慧腕带联合视频反馈法的建议?”访谈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做好隐私保护,承诺会以代码编号(N1~N13)替代受访者姓名;告知受访者访谈过程会被录音,但仅作为质性研究使用,绝不外露;访谈地点经双方讨论,定在本学院实训中心访谈室。在访谈过程中引导受访者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本研究访谈持续时长共403 min,最长为39 min,最短为22 min,中位31 min。

1.3数据处理 将每次访谈录音在48 h 内录入成Word 版电子文稿,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及准确性。采用Colaizzi 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归纳及提炼分析[10],包括仔细阅读资料、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成主题、写出详细及无遗漏的描述、归纳出相似的观点、返回受访者处求证等。对资料有歧义或疑问时及时联系受访者,核对研究者的理解是否与本人意志相符,以确保资料的可信度。

2 结 果

2.1提炼的主题 运用Colaizzi分析法提炼出5个主题,具体内容如下。

2.1.1主题一:教学资源丰富,有利于自主学习 教师通过职教云平台上传导学案、综合临床案例、单项操作视频和关键技能点分解视频等资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N6:“导学案对我帮助很大,以前教师让课前自学,总感觉没有目的性,预习也就是课前翻翻书,自学效率低,但导学案很清楚地将课前要完成的任务写出来,告诉我学什么、怎么学,结合自习测验检测,让我很有收获。”N4:“我学习新知识没有别的同学快,职教云平台里面有很多内容,我可以利用零散时间反复多次的学习,遇到困难还可以通过平台向同学和教师寻求帮助。”N11:“以前操作课教师示教时我总忙着记笔记,等到自己练习时很难记起操作步骤,感觉操作课很抽象,现在上课前的视频资源让我从整体上认识了每一项操作,而且随时可以查看重难点环节的分解视频,课堂上再也不用着急了。”N3:“操作课前会在虚拟医院平台进行练习用物准备,等到在实训室上操作课时会在教师来之前就将用物准备好,节省了不少课堂时间。”

2.1.2主题二:巩固操作技能,强化操作细节 融入视频反馈法的实训课,课后需要学生在职教云平台上传视频作业来反馈操作成果,并以此评价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在视频上交前会多次观看,查漏补缺,从而巩固操作技能。N7:“为了拍摄出完整流畅的视频,小组成员均会一起练习好多次,不由自主地加深了印象。”N13:“我是一直对自己的操作能力很自信的,但是当我将其拍成视频回放时会发现有很多细节做得不够好,如练习静脉输液时我的关注点均在进针的角度、深度、三松这些,看回放才发现我的身体是前倾的,不仅没有做到节力而且姿势很不好看。”N1:“与小组同学一起练习,大家均火眼金睛,指出了很多我之前忽略的细节问题。”N5:“课前看完视频还可以在虚拟医院平台练习准备和操作步骤,让我在课堂上看教师的示教很有针对性,自己练习的压力和难度也小多了。”

2.1.3主题三:创设临床情境,培养临床思维 通过扫码智慧腕带呈现的视频案例,由教师结合操作注意事项及临床案例编制,并指导标准化患者拍摄而成,学生在床边扫码即可呈现出情境逼真的临床情境,护生需要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并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考验护生的应变能力、知识储备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N10:“腕带里的视频案例有的是患者突然的病情改变,就像真的在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一样,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很考验我们”。 N5:“有一个静脉输液的案例是一个老爷爷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在输入生理盐水500 mL加青霉素800万单位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咳嗽、面色苍白,任务是护士发现后应给予何种处理,一开始以为是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后来认真分析才看到视频中咳出的是粉色痰,决定按急性肺水肿处理。”N8:“在床旁看视频案例让我做的操作更加真实,感觉自己就像在医院真正地护理这例患者,为其提供操作一样。”

2.1.4主题四:培养沟通能力,提升人文素养 基于视频的角色扮演让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冰冷的模拟人,有助于培养沟通能力和人文意识。N5:“模拟人手上的腕带用手机扫码就会有视频,患者的情况和我们的任务会很直观地呈现出来,操作的时候感觉面对的不再是冰冷的模拟人了。”N8:“以前对着模拟人进行操作,说的话都是些固定的句子,而且模拟人不会回答也没有表情,练习久了感觉说话像背书一样,现在练习是根据视频进行角色扮演,有同学扮演患者及家属,与患者沟通更加灵活,而且操作时会考虑到同伴的感受,如绑止血带的松紧、操作时体位的安置等。”N12:“课后练习时组员会扮演患者,需要多磨合、多合作、多练习如何与患者沟通。”

2.1.5主题五:实践同练同考,增进团队合作 护理工作是以人为中心的工作,在为患者提供服务时需要护生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N9:“现在我们一般是3~4个人完成一个视频作业,一个视频的成绩代表了团体成绩,会不由自主地团结起来,有种一荣俱荣的感觉。”N1:“以前课后练习时大家均各练各的,不到考试均不知道哪里做得不对,现在是大家一起练习,一个组里面的同学会互相帮忙,指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N2:“一个组里面每个人擅长的东西不一样,有的同学理论强,有的同学操作强,有的同学会视频剪辑,大家在一起完成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2.2不足和建议 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智慧腕带联合视频反馈法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但仍有不足之处。N6:“虽然教师要求我们每次要与不同的同学进行主要操作,但在执行及分工时有的同学会退缩,任务分配时小组间会有分歧。”N10:“完成视频前我们均很认真地抠细节,视频上传后教师反馈回来的点评同学好像就不太重视了,感觉应该更有始有终一些。”

3 讨 论

3.1智慧腕带联合视频反馈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无论有无外力的帮助均能主动判断学习需求,形成学习目标,评估可利用资源,选择并执行适合的学习方法,评价学习效果[11]。传统教学中课堂学生按教师制订的计划学习,被动接受知识,课后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这使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主动学习意识[12]。在基础护理实训课的课前导学、课中助学、课后辅学各环节充分运用了智慧腕带、职教云平台、虚拟医院及视频反馈法,为学生提供了精准的学习指导、丰富的学习资源及多方位的学习反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基础护理实验教学将各种资源通过职教云平台整合推广,使现有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有利于解决师生比过低带来的问题;虚拟医院平台有助于解决实验室空间、时间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问题,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增加学生进行有创操作练习的机会;在视频反馈法实施过程中为拍出高质量的视频,小组内的同学需要在课外练习时互相配合,在多次的练习→对照标准视频→更正→再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拍摄,第一稿结束后部分同学会通过组间比较和评价发现异同点,从而取长补短,相互促进。通过让学生用逐渐熟练的操作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开展护理操作,有利于操作的逐渐规范化,进而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

3.2智慧腕带联合视频反馈法,有利于培养护生综合素质 基础护理实践教学是引导护生将所学基础理论知识技能与临床对接的重要环节,是护生获得护士专业技能、职业态度与行为的重要途径[13];在教学中加强护生沟通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人文关怀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14]。智慧腕带创设真实、多样的临床情境,需要组内学生相互配合并结合具体案例讨论如何实施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角色扮演,让护生与患者的沟通从标准化、模式化的语言转变成灵活、有温度的关怀,同时,注重对病情的观察与健康教育,体现了护理人文关怀。有研究表明,护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较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使护生仅靠工作经验积累获得的应急能力远远不够,护生应急能力的培养须从在校阶段开始,并逐步开展,最终形成应急意识[15]。智慧腕带呈现的视频案例紧贴临床、病情多样,针对案例拍摄视频的过程可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并用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锻炼其临床思维、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3改进措施 本研究中被访谈者表达了其对全员主动参与及教师综合评价情况的担忧,说明智慧腕带联合视频反馈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护生的个体情况实施方向精准、目的明确、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同时,须整合学习内容、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监测及反馈护生学习效果,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方式。此外,学院教师应定期到临床进修、学习,不断丰富临床经验,更新临床知识;学院可邀请临床教师直接参与实训教学,促进护教协同,提升护生岗位胜任力。

猜你喜欢
腕带实训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一种新型新生儿腕带在新生儿身份核查中的效果观察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PDA系统及二维码腕带提高PICU患儿输液安全性探讨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