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阿塔兰塔”行动医疗救治体系分析及启示

2021-08-17 09:22侯培根詹雅婷甘文科
海军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卫勤阿塔医疗保障

侯培根,詹雅婷,甘文科

2018年10月12日,我驻吉布提保障基地与欧盟“阿塔兰塔”行动某编队开展了联合医疗后送救援演练和学术交流。笔者将对“阿塔兰塔”行动的医疗救治体系进行介绍分析,为我海外舰艇编队任务行动卫勤保障提供借鉴参考。

1 “阿塔兰塔”行动简介

1.1 行动背景 随着海盗在印度洋的活动日益猖獗,该区域的安全形势受到严重威胁。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多次发声,请求一些海上军事强国派军舰在索马里附近海域巡逻,以遏制海盗活动,保护国际救援组织向索马里提供援助物资的海上通道,以及红海与印度洋之间重要国际航道的安全。与此同时,欧盟成员国中多数国家严重依赖进口,而印度洋涵盖了许多重要航线。该区域的安全形势,会对欧盟的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重要影响,同时,海上劫掠与恐怖主义存在建立联系的风险,进而会加剧区域周边动荡国家的不稳定因素,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为了响应联合国号召,维护国际安全形势与欧盟成员国利益,2008年12月,欧盟正式发起了代号为“阿塔兰塔”的军事行动。

1.2 行动目标与具体任务 该行动的基本目标为:在联合国授权以及国际法许可的范围内,采取积极进取的海上安全措施,通过军事与民事多种途径的综合运用,确保印度洋相关海区和航线的安全,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海上不安全因素对沿岸国家经济活动和社会秩序的影响。具体任务包括:为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向索马里国内难民运送食品等物资援助的船只提供保护,同时,为非洲联盟(Au)在索马里进行安全任务的海上运输提供保护;震慑、预防以及压制在索马里周边海域出现的海盗和武装劫掠行为等;保护在索马里周边海域航行的民用船只的安全以及为索马里沿海渔民的正常生产作业提供监护[1]。

1.3 行动范围及兵力规模 “阿塔兰特”行动开创了欧盟在安全防务领域内的若干先例,其在行动范围和力量规模方面是前所未有的。行动范围包括了亚丁湾海域在内的大约1 500万平方公里的印度洋海区,相当于欧洲面积的1.5倍。在力量规模方面,根据相关海域受季风以及潮汐影响的情况,欧盟海军一般保持着4~7艘主要水面战舰、1~2艘支援舰只以及数架巡逻与侦察机的规模。

2 医疗救治体系分析

2.1 层级设置 “阿塔兰塔”行动中,医疗救治共分为5个层级,包括:(1)战现场急救。主要为战现场的自救与互救,包括气道控制及止血等;(2)专业急救。包括有专业人员参与的复苏治疗(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及基础护理;(3)早期治疗。主要为损伤控制手术,为伤员后送做好充分准备;(4)专科治疗。专业手术治疗及加强护理;(5)恢复性疗养。其中层级2~5需在具备相应条件的医疗机构或部门开展。欧盟将提供相应救治的医疗机构划分为Role 1~4共4个层次,而早期治疗根据医疗机构的配置情况还分为基础早期治疗(Role2 basic)和加强早期治疗(Role2 enhanced)。

2.2 时效要求 时间是确保伤员接受最佳救治、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基本要素,医务人员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救护伤员,缩短救治时间链,并对伤员实施科学、合理救治,在特定的临床时限内提供适当的治疗,以挽救生命、肢体和功能[2]。欧盟对伤员的救治时效非常重视,因此,在救治过程中,必须遵循临床时间表(clinical timelines)的要求。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10-1-2”,即:伤员要在10 min内接受现场急救,1 h内接受专业急救,2 h内进行早期治疗,实施损伤控制手术,为伤员转运工作做好充分准备。救治层级、救治机构及时效要求见图1。

图1 医疗救治体系

为确保临床时间表得以严格落实,该行动的医疗官会对任务区域周边同盟国任务编队、军事基地及签署了医疗支援合作协议国家的医疗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各医疗机构的配置情况,对其进行层次划分,从而构建起完善的医疗救治体系。突发伤情时,医疗官会根据伤员伤情及临床时间表要求,协调车辆、舰艇或飞机等,将伤员转运至相应的救治机构。

医疗机构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医疗机构分布图

2.3 指挥架构及医疗官职责 该行动的指挥架构分为三级,包括位于英国本土诺斯伍德的司令部(Operational HQ)、位于吉布提欧盟行动支援基地的行动指挥部以及任务编队成立的海上临时指挥所。医疗官作为每层指挥机构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其职责主要包括:向所属的指挥机构汇报行动的医疗风险情况,并提出意见建议;跟进欧盟、北约、海上联合编队等一切可利用的医疗资源情况,并负责医疗联络;管控医疗风险,确保临床时间表得以贯彻执行;为行动指挥部提供实时救援信息;指导、协助下级医疗官完成其职责;协调医疗后送;维护、更新医疗保障标准化手册。可见,医疗官所处的指挥层级非常高,能够直接参与作战计划的拟制和作战指挥,便于第一时间掌握战场动态和伤情发生情况,以及协调伤病员后送。

3 启示

3.1 探索构建海外医疗保障体系 “阿塔兰塔”行动对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非常重视,这是实现分级救治、执行贯彻临床时间表的前提和基础。在我军的远海任务中,医疗保障任务往往只有随行的医疗力量承担,支援力量较为有限,未能形成分级救治体系。而吉布提保障基地的成立,为我军在基地周边的任务行动提供了有力支点。以基地为基础,构建海外医疗保障体系,可以从3个方向进行探索和实践。一是与国家援外医疗力量建立合作。截止目前,我国已向吉方派出了19批医疗援助力量,包括口腔、眼科、普外、麻醉等专业的医护人员。必要时,可支援基地医院开展医疗保障工作,提高保障能力。二是加强远程医疗建设。基地医院目前可实现通过远程医疗系统与国内医院实时联线,进行远程会诊。但因时差、通信不便等原因,实际开展远程会诊时,无法确保时效性。未来,可考虑在指定医院设立海外保障基地远程会诊中心,并采取简化申请流程、设立专人值班等措施,确保联线时效性,形成稳定、可靠的医疗支援力量。三是与任务周边国家建立医疗合作关系。我国可与行动区域周边的传统友好国家建立医疗合作,必要时,为我军提供医疗支援。

3.2 建立完善军事行动医疗保障工作标准规范 欧盟非常重视标准的建立,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阿塔兰塔”行动中,医疗官职责明确指出,要维护和更新医疗保障标准化手册。该手册是欧盟针对“阿塔兰特”行动而专门制订的,用以规范和指导行动中的医疗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医疗保障工作中应当普遍遵循的原则、标准,如临床时间表、医疗机构评级标准,以及某些救治工作的实施条件和流程等,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医疗官会在每次任务后,对医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以此对手册提出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意见,并以书面形式呈报行动司令部,经审议通过后进行修订完善。

为更好地保障我军形式日趋多样、环境日趋复杂的使命任务和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局部战争,应逐步探索和建立在军事行动中医疗保障工作的标准规范,用于指导平时的卫勤训练和战时的卫勤保障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更新、积累和完善,逐步形成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权威性的指导手册,使医疗保障工作有章可循。

3.3 优化卫勤指挥架构 “阿塔兰塔”行动中的医疗官为本级指挥机构直管的参谋人员,美军的设置也与此相似,在各作战司令部设有卫生主任办公室和卫勤组织指挥机构,直属于作战指挥机构[3],或者在作战部门下设一个专职负责伤病员空运医疗后送指挥协调机构,负责空运医疗后送的组织指挥与协调工作[4]。这种设置相较于我军更加扁平化,缩短了卫勤组织指挥的中间环节和时间,提高了卫勤决策效益,为伤员的转运和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我军可以此为参考,结合实际情况和任务需求,探索出更加科学高效的卫勤指挥架构。

猜你喜欢
卫勤阿塔医疗保障
2049
抽组卫勤力量应对重大疫情的应急培训模式探讨
多种医学影像设备联合应用在突发事件卫勤保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历史转折与阿富汗塔利班的选择
军事卫勤一体化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从我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看联合作战卫勤动员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5号(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防控医疗保障战线的坚实卫士
贵州全面落实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助力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