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2015—2018年肺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1-08-23 09:10李建军杨晓丽孔冬青李雅惠杨菊邓雪松曹殿起王月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门头沟区结核病肺结核

李建军 杨晓丽 孔冬青 李雅惠 杨菊 邓雪松 曹殿起 王月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被我国政府列为重大传染病之一。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患病人数位居全球第2位[1]。2019年新发病人83.3万余人,死亡3.3万余人,居甲乙类传染病第二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到2035年全球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目标,发病率要低于10/10万[2-4]。本文对2015—2018年北京市门头沟区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该区新发肺结核病流行情况,对今后肺结核防治工作提供依据,2015—2018年北京市门头沟区结核病疫情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结核病相关数据资料来源于2015—2018年北京市门头沟区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统计局。

三、统计学分析用Excel和SPSS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其结果用n(%)表示。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四、定义:菌阳: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或抗酸杆菌罗氏培养阳性。

结 果

一、发病与流行趋势

2015—2018 年,门头沟区报告肺结核病例51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9.27/10 万,95%CI(44.96/10万,53.58/10万)。其中2016年最高54.5/10万,2018年最低45.3/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79,P>0.05)。 2015—2018年门头沟区登记的结核病患者中,男性患者为400例,女性患者为113例,性别比为3.54 ∶1。男性报告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本区人口338例,流动人口175例。流动人口占34.1%。(χ2=6.539,P>0.05)(见表1)。

表1 2015—2018年不同年份结核病患者发病特征

二、年龄分布

本研究中结核病患者平均年龄为55.72±19.11岁,男性56.26±18.09岁,女性53.81±22.32岁,不同年龄段发病率不同,有统计学差异。20~30岁最低,60岁以上最高(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结核病发病人数分布情况

三、职业分布

患者以退休职工、无业、工人、农民为主,共占80.6%。学生、教师、餐饮业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医务人员、长途驾驶员、民工等群体均有病例报告(见表3)。

综合上述策略可见,茅盾在中国所提倡的新浪漫主义与西欧正宗的新浪漫主义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它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指向现代主义,而是指向现实主义,是为了更好的反映现实,更好的表达为人生的文学。他所提倡的新浪漫主义更加温和中庸一些,需要主观抒情的效果,也要注重理性的观察,它的存在是为了更好的指导人生,是十分功利性的一个存在。茅盾等人这种强行“中国化”的改观,我们将它称之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浪漫主义”在中国的短暂存在。

表3 2015—2018年不同年份不同职业结核病发病人数分布情况[n(%)]

四、时间分布

2015-2018年门头沟区各个月份均有肺结核病例报告,5月份报告病例数最多,共58例占11.3%,10月份报告病例数最少,为20例占3.8%(见表4)。

表4 2015~2018年不同年份不同月份结核病发病人数分布情况

五、肺结核患者菌阳率与治疗类型、年龄分布、合并症的关系

肺结核的涂阳率与复治、年龄、合并糖尿病、煤工尘肺无统计学差异(见表5)。

表5 涂片(阳/阴)与治疗类型、年龄分布、合并症的关系

六、患者就诊来源

因症就诊224例占43.6%,转诊275例占53.6%,体检11例占2.1%,密切接触者筛查2例占0.3%。来源主要为因症就诊和转诊共97.6%。

讨 论

门头沟区是北京市的远郊区,大部分为山区。近年来门头沟区的经济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居民的健康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肺结核疾病发病率仍然较高。2015—2018年门头沟区肺结核年均发病率为49.27/10万,高于北京市的31. 99/10万。2015—2018年该区年均肺结核发病率缓慢下降偶尔回升,未见明显降低趋势。发病人数大幅增加,主要与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病人增多、大量人口流入及外区县病人到我区就诊有关。门头沟区肺结核患者主要来源于因症就诊和转诊占97.2%。门头沟区疾控中心及我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宣教义诊对群众加大知晓率,提高自身认识,及时就诊。门头沟区疾控中心对辖区内的综合医院严格督导管理,防止误诊漏诊,积极转诊。

性别分析显示,肺结核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54 ∶1,这一结果高于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2.3 ∶1[5],也高于徐伟[6]、李国红[7]研究中的肺结核患者性别比。分析其原因,男性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较多,劳累、不规律作息、生活压力大,使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机会。吸烟是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8],其致病机制已得到广泛论证[9-10];男性社交活动广泛,肺结核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男性接触病原体的机会也较女性多,易被传染。再者,门头沟区为煤矿产区,煤矿工人大量为男性,煤矿工人由于长期处于粉尘浓度较高的工作环境中,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粉尘会引起肺部的循环不良,给结核菌创造了适宜的生长和繁殖条件[11]。同时尘肺病患者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加上粉尘对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使大量的巨噬细胞变性、坏死和崩解,巨噬细胞被沉积在肺组织中的粉尘不断地破坏,以致于在结核菌入侵肺组织时得不到及时的吞噬、消化和清除,使结核菌生长繁殖,从而导致结核病的发生[11-12]。

年龄分布上,>60岁年龄组肺结核患者占41. 51%,所占比例高,符合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5],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占48.8%。分析原因:人口老龄化使得老年人口基数增大,高龄患者增多,老年人体质差,抵抗力下降,合并基础病较多,容易导致直接感染或是既往感染病灶的死灰复燃[13]。

职业分布以离退人员为主,其次为无业、农民、工人。因为门头沟区工业主要是煤矿采掘业,离退人员中大部分为煤矿工人,随着煤矿的关停,大量外地工人回家,使工人发病数减少。门头沟区为远郊,大部分为山区,农民以村落聚居生活,可能与农民居住环境卫生及经济条件较差[14]、文化水平较低有关。结合门头沟区人口构成特征以及肺结核流行状况,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点加强矿区医院、农村基层医院、社区宣传教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退休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诊疗及管理工作,以进一步控制该区肺结核病疫情。

肺结核患者以户籍人口为主(71. 3%),外区县人口占38.7%,于北京市结核病发病率外来人口占40%左右相符。外来人口主要分布:一是外地京煤集团退休职工患病后返回治疗,二是通过门头沟区疾控中心与我院的宣传义诊,使我院的知名度提高,吸引周边区县的患者到我院诊治,三是门头沟区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在时间分布上,门头沟区肺结核发病季节性特征并不明显,各月均有发生,只有10月份发病数相对较少,考虑9、10月份北京气候宜人,室内、公交车等通风最佳,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15]太阳光里的紫外线可以杀死室内空气中各种污染源的有害微生物,减少肺结核的传染。

2015—2018年肺结核病例实验室检出阳性率平均为43.6%,低于《“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16]提出的病原学诊断达到50%阳性率标准[17]。这主要与得不到合格的痰标本有关。肺结核痰菌阳性与初复治,是否合并糖尿病、煤工尘肺无统计学差异。加强病人的宣教,开展雾化留痰,化验室加强管理,不合格的痰标本重新留取,以提高病原学检出率。

综合以上门头沟区结核病发病特征,中老年男性、合并糖尿病、煤工尘肺的人群为高发人群,今后的工作中需加强结核病疫情监测与分析,对流动人口、老年人群加大宣教,联合综合医院内分泌科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宣教筛查预防,充分发挥医防合作模式的优势,及时发现并管理患者,加强患者的化疗管理,减少传染机会。全面规范结核病患者的转诊、追踪和督导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减少肺结核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门头沟区结核病肺结核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门头沟区医院燃煤锅炉改燃气锅炉安装工程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为什么全球结核病人数增多
苏无“健肺丸”治疗肺结核2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