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个性化阅读研究

2021-08-23 02:35李明霞
考试周刊 2021年54期
关键词:阅读个性化小学生

李明霞

摘 要:随着大语文时代来临,阅读已经成为各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阅读教学基础方法,让小学生学会运用不同阅读方法进行文字阅读,使其在海量阅读中提高自身阅读水平。文章将以小学生阅读环境现状为着手点,通过营造阅读环境、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优质阅读情境等教学策略,让小学生在个性化阅读教学指导下喜欢阅读、热爱阅读,为学生今后学好语文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个性化;阅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在授课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使学生在原有阅读习惯上,通过教师引导掌握更为高效的阅读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创造力,增强学生阅读感悟,使其在阅读过程中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其感受阅读的快乐,让阅读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以便学生在博览群书中获取更多的文化知识。

一、 小学生阅读环境现状

当前,文字媒体传播形式在互联网影响下发生巨大改变,这使得人们阅读的载体由最初的纸质书籍逐渐转变成电子书籍。自浏览器阅读模式开启以后,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当下阅读的流行趋势。该种阅读方式的优点在于阅读者可以快速了解该篇文章的内容,满足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然而碎片化阅读的缺点,则在于阅读者无法从浅显的内容中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思考,容易使学生受自己的认知局限性影响而人云亦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在阅读中进行思考,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間中流露的情感,以便学生在今后阅读中具有深度阅读意识。

全民阅读时代来临,我国图书市场各类书籍过于混杂,使得阅读者在书籍辨别上存在极大困难。教师在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应以课外阅读兴趣为导向,以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拓展认知视野,提高接受知识能力。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弱,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在选择课外阅读书籍时容易受漫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迷惑,这些均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当前,小学生阅读缺少主题性的阅读形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自大语文时代到来以后,许多家长充分意识到语文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在为学生选择阅读书籍时,家长却未能以兴趣为孩子阅读着眼点,也未能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的家长盲目认为四大名著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便在小学生刚入学阶段带领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然而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不能对四大名著所描写的内容进行理解。长此以往,小学生就会失去阅读兴趣,甚至对书籍阅读产生厌烦心理。还有的家长在为学生选择书籍时,大量购买作文选之类的教材书,致使学生阅读的内容过于浅显化,未能让小学生在阅读中予以深入思考,最终阻碍小学生思想认知。为此,教师应围绕当前小学生阅读现状,提出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二、 小学生个性化阅读策略

(一)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中起到引导作用,在为学生讲述阅读方法的同时,还要做好阅读导向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学生、语文教材三者之间进行情感沟通交流。为此,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减少对语文教案的依赖,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同语文教材进行对话。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应打破传统教学束缚,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热爱阅读。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有限,教师在开展个性化阅读时,许多学生未能对个性化予以正确理解,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个性化阅读就是自己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个性化阅读,教师还应在班级中组织活动,让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对个性化阅读的认知,并在沟通交流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纠正学生对个性化阅读的错误认知,以便教师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此同时,教师在授课时应借助当前新型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以便学生在该种氛围中讨论探究,在拓展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还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敢于质疑,以便使学生在阅读时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除了注重课内阅读以外,还应在课外阅读中发动家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以便学生在同父母进行亲子阅读时,能够将原本枯燥乏味的阅读内容转变成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注重学生课堂主体,培养小学生个性化阅读

由于小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在授课时应充分注意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依照小学生性格特点为学生设置学习内容。倘若小学生阅读领悟能力较强,教师布置阅读任务时应让学生不断探索,鼓励学生张扬自我个性。倘若学生阅读领悟能力较差,教师在布置阅读任务时,应为这类学生选择较为简单的学习内容,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当中。在开展个性化阅读时,教师还应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进行个性化阅读。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课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片段进行阅读,并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阅读该段文章之后的感受,该种教学形式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师还应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将阅读学习视为一种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应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借助提问教学法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紧紧围绕教师授课思路进行思考,避免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出现注意力

分散的情况。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应围绕漓江水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提问,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借助文章中的语句,找出有关漓江水的特点。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给予鼓励,避免打击学生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问题式引导,学会读书,掌握读书方法。

猜你喜欢
阅读个性化小学生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我是小学生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非常小学生